砸白菜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困难时期,村前的河岸上种了好多大白菜,大白菜成熟后圆鼓鼓的,非常喜人。这天,队里安排老王和林一峰去市里卖大白菜。
  平日里,大伙儿进城办事都是摇船,这次也不例外。大白菜装了满满一船,船很沉,虽然天很冷,但两个人都摇得出了汗。几个小时后,船进了市区。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蹿出来一条船,砰地一头撞了过来。老王见势不妙,急忙用篙子去撑。可没想到,对方船上一瘦一矮两个人,拉着老王他们的船不肯放,非要叫他们赔钱不可。
  那年代谁的口袋里会有钱?林一峰说:“真是笑话!你们撞的我们,况且船又没有损坏,还要我们赔钱,哪有这种道理?”
  瘦子见老王他们不肯赔钱,立马破口大骂。林一峰见对方蛮不讲理,就跟他们对骂起来。
  双方越骂越凶,瘦子叫嚷着让矮个子上船教训一下林一峰,自己还朝老王他们船上砸起了小石子。老王之前一直没加入“骂战”,可这一下,他突然抓起手边的大白菜砸了过去。林一峰见状,也跟着抓起大白菜砸过去,一时间,大白菜像雨点似的砸向对方。突然,一棵大白菜飞向瘦子,只听到啊的一声,瘦子就倒在船舱里了。
  林一峰吓了一跳,老王趁机将船撑开,迅速摇走了。
  进了市区,老王他们顺利将大白菜卖给了收购站。回来的路上,经过之前吵架的地方,林一峰说:“不知道那个被砸的人怎么样了……”不过很快,他又气呼呼地说:“是他们活该!”老王想了想,说:“应该没啥问题……”
  回去后,林一峰常跟大伙儿说起他们用大白菜砸人的“壮举”,并以此为傲。
  多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村办企业应运而生。老王这时已当上了村支部书记,他也想办企业,让村里人富起来。老王多次找到镇上办事处的主任,主任最终被老王打动了,很上心,没过多久就告诉老王:“市帽子厂要办一个分厂,厂里挑了好几个村进行考察,你们早做准备,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自己了。”
  老王听说几个村都在筹钱建新厂房,可他们村哪有钱建新厂房啊?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用礼堂来改造。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帽子厂的人来考察验收了。
  没多久,帽子厂来了三个人,带头的是刘厂长。刘厂长转了一圈后挺满意,但说最后结果还要看其他几个村的综合情况。
  不管怎么说,第一关总算过了,老王很高兴,非要在家里设宴招待刘厂长他们不可。刘厂长他们盛情难却,就去了。老王还叫来林一峰作陪。大家落座,老王和林一峰轮流举杯敬酒,刘厂长的目光一直不离这两个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兴致都高了,纷纷说起了“想当年”。轮到刘厂长时,他说了自己亲历的一件难忘的事。
  刘厂长说,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啥吃的都没有。有一天,他和兄弟又是几天没吃饭,他问兄弟想不想搞点吃的,兄弟饿得脸都绿了,一听这话,连忙点头。接着,他就把兄弟带到了一条空船上。他们等啊等,终于等来一条装满大白菜的船,他和兄弟拼命地摇船并撞了上去。
  听到这里,林一峰看了看老王,老王却没啥反应。这时,刘厂长继续说:“那条装满大白菜的船上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起篙子想要把船撑开。我们好不容易等来这条船,怎么能轻易让他们跑掉?我和兄弟死死地拉住那条船不松手,硬要叫他们赔钱,他们不赔,我们就破口大骂。后来,我故意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砸他们,还让兄弟到他们船上去撒潑。其实我做这些啊,就是想激怒他们,好让他们用大白菜砸回来!我兄弟正要过去的时候,那个年纪大点的人终于沉不住气,用大白菜砸了过来,接着,那个年轻人也跟着砸了起来。没一会儿,我们船上就积了一堆大白菜。最后,我假装被砸倒,吓得他们赶紧撑船逃走了。那些大白菜救了我们全家人,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后来,我和兄弟都参加了工作,日子慢慢好了,但我心里一直记得这件事……”
  林一峰听得目瞪口呆,刚想说那两个人就是他们,老王却摆摆手,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候日子都苦,缺穿少吃是常事,也许他们知道你们有困难,故意将大白菜‘砸’给你们,让你们救急的。”
  刘厂长看看老王,笑着说:“是啊!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真的很感谢他们的大白菜。”
  刘厂长走后,林一峰直盯着老王,问:“你当时就知道他们是来骗大白菜的?你咋不告诉我?”
  老王微微一笑,说:“一条空船,平白无故地撞过来,两个年轻人瘦得跟猴子似的,一看就是饿几天了。他们想尽办法跟我们起冲突,甚至朝我们砸石子,肯定是想让我们砸回去呗!如果我当时就告诉你,他们是来骗大白菜的,你还舍得扔吗?后来,你一直对这件事津津乐道,把它当作你的‘英雄事迹’,我也就没好意思再提了。”
  林一峰一时答不上来,但马上他又埋怨起老王:“那刚才你为啥不告诉刘厂长那大白菜就是我们给的呢?如果刘厂长知道了真相,也许帽子厂的事情就能落实下来了。”
  老王却反问道:“你当初是用大白菜‘砸’人家,还是想扔些大白菜给人家救救急?而且,如果刘厂长是个公平公正的人,我们说了也是白说。如果他念及此事而行了方便,那对其他村公平吗?所以我想,就当此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听了老王的一番话,林一峰羞得涨红了脸……
  其实,那天考察完,刘厂长就怀疑老王和林一峰是当年砸大白菜的人,所以故意讲了当年的故事来试探,见老王没承认,他也就没再问了。不过后来,市帽子厂的分厂还是开在了老王他们村,这当然不是刘厂长行的方便,而是老王他们村努力争取的结果。
  〔本刊责任编辑 马星星〕
  〔原载《故事会》2019年第13期〕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李老太今年恰好八十四岁,也真是邪乎了,跨过年她就得了中风,只能依靠轮椅活动。比她大一岁的老伴儿,不但闯过了八十四岁的“关口”,而且身体翘健,完全担负起照顾老伴儿的重任。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欢实的李老爹虽然闯过了八十四,却在八十五岁突发心梗,在医院里撒手人寰。家里立刻乱了套,儿女们手忙脚乱地安排老爷子的后事。大家一致决定:先对老娘封锁消息,如果她得知相依为
1936年12月25日下午5时,失去自由达13天的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乘坐专机离开西安。一天后,专机经洛阳中转后安全抵达南京。这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一个好头。然而,重获自由的蒋介石,会如何处理曾经扣押并软禁他的东北军以及这支军队的高级将领呢?  对“次要罪魁”的处置  蒋介石重获自由后,对东北军可谓是深恶痛绝,他不仅将这支军队形容为“叛军”,还将指挥“叛军”的高级将领全部以“×逆”来称呼。尤
蒋智英,1996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2014年夏,她考到四川省一所名校。快大学毕业时,她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以下,是她的自述……月黑风高:校园遇到打劫  2014年8月,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爸妈都是黑脸,因为报考志愿时,我全填了外地的学校。我爸是一名警察,常年跟坏人打交道,每次开学前,他都会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一个人走夜路!”碎碎念就算了,他还时不时拉着我练习防狼术。  我一直认为他的
近两年来,“共享奶奶”项目遍地开花,退休老人组织成团,利用空余时间,帮社区里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辅导作业,这种老小互助的新模式一经推出,备受推崇。  上海市的退休教师袁欣也热情地加入了“共享奶奶”项目,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因此心惊肉跳……“喜大普奔”:“共享奶奶”小区上线  “妈妈们,快带着娃去‘认亲’啊!”  2019年12月底,上海市松江区一个社区的微信妈妈群内,气氛异常活跃。原来,社区的一群
巍巍大别山,纵横八百里。  大别山余脉毛尖山暗暗积聚了八百里山川上的雨水溪涧。忽一日,那万丈河水如一条巨龙,依山顺势,昂首长啸而去。奔至山脚,河水呼喇喇兵分两路,将苍凉辽阔的古皖平原,布帛一般,硬生生撕开两道千百米宽的河道,尔后,两河左冲右突,竞相驰骋,直至炫耀干净了最后一丝武勇,方悄悄聚首沙帽洲,即于斜阳残影里,一头遁入长江。  梅城夹在两水之间,安如磐石,已历千年。那城西的河,称为潜河。城东的
从纳粹战犯到巴勒斯坦领导人,以色列建国以来,其情报机构摩萨德的暗杀名单不断延长。他们把暗杀发展成了一门学问,善恶的界限也在复仇之火的炙烤下渐渐模糊。  在中东这片宗教和民族林立的土地上,每天都会发生比电影更精彩的故事,其中不少涉及同一个名字——摩萨德。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克格勃和英国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它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情报系统,擅长通过隐
陶勇将军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放牛娃到东海舰队司令、开国中将,他的每一步晋升和功勋中都满含着无畏和勇气。  陶勇,原名张道庸,安徽霍邱县叶集周南庄人,生于1912年1月21日。因为家贫,他给地主家放过牛,做过窑工。1929年4月参加革命,走上了军旅生涯。1938年加入新四军后,因为工作需要,陈毅和粟裕为他改名,取“道庸”谐音:“陶者,无忧也;勇者,无惧也。”而乐观与勇敢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从此,“
小镇青年许祎因为在武汉没有房,相亲接连失败。要恋爱,先买房!可许祎手中的钱,也只够在三环外买半套房。正当他愁苦时,女孩苏玉钗在网上发帖众筹房子。于是,爱情为房产所累的两个单身男女,住进了同一套房子……众筹半套房:两个“爱情病人”同一屋檐下  2016年4月的一个周末,许祎如往常一样在武汉的房产论坛里闲逛,看到一则众筹买房的帖子。发起众筹的,是一个叫苏玉钗的女孩,众筹金额为25万,贱卖武汉南湖片区一
19岁从斯坦福大学退学创业、颜值高气质好的伊丽莎白·霍姆斯曾经怀揣着要改变世界的理想,希望成为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的业界传奇。那一年她创办了Theranos,一家售卖“验一滴血即可知全身病”概念的独角兽公司。  霍姆斯向全世界推广的点子是,在未来的医疗产业里,化验流程可以变得令人难以想象的简单。依靠Theranos研发的验血设备,只需要采集患者的一滴血液,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多项生理指标,而且其成本
航天专家潘厚任保存了很多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东西:一所中学孩子们的打分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画的画,还有各地学生写来的信。在信里,有人问候他的身体,有人请教他问题,比如“近地轨道空间将来会不会有饱和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这位退休研究员,曾参与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现在,他的职业成就感来自另一个领域。  81岁的潘厚任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