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勐大镇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fai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镇沅县勐大镇一直致力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中心的建设,通过示范中心的建设,为全镇水稻种植提供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绿色、科学使用农药、化肥药剂的方式,帮助全镇水稻种植农民提高种植水平,降低病虫害对水稻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最大化的实现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勐大镇地处镇沅县的正西方向的边缘位置,距离县政府58公里,全镇大约有42000人,其中农业人口在98%以上,全镇范围内主要有土地870km2,年降水量超过了1200毫米,平均气温也在19℃左右,非常适合水稻种植。但由于近些年,客观环境变化对气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勐大镇水稻种植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威胁了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为此,为了降低经济损失,农民采用农药、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治理,严重的影响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所以文章从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一、病虫害绿色防控制技术试验分析
  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生态、优质、高产增收、安全、高效为目标,以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手段运用為方针,以绿色环保、植保为理念进行水稻种植,基于此,勐大镇在其下属的村落中建设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内共有三种类型的试验田:试验田1主要采取的是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试验面积约67hm2,采取的防治手段有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试验田2主要是不防治田,试验面积为0.07hm2,其是指在发生病虫害后不进行任何防治措施使用;试验田3主要采用的是常规预防和治理方法,试验面积为1hm2,由农民自行进行治理和预防,不进行过多技术性干预。
  在示范中心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选择具有抗病的优良种子进行种植,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稻出现御稻瘟病或水稻飞虱等虫害的破坏。二是种子在种植前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法通过配置化学药剂进行浸种,防治恶苗病等病菌在水稻初始生产阶段的污染,降低了大田病的发生规模。三是秧苗生长阶段、快要进行移栽的一周内彻底进行一次“送稼药”喷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理成本,而且抗病虫害的效果好。四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将稻鸭放置在稻田中进行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水稻秧苗生长至返青阶段至齐穗阶段时,稻鸭正好生长20天左右,需要广阔的活动区域和更多的营养,将每公顷稻田中投入150只稻鸭,能够有效的清除稻田中存在的粘虫、飞虱等,并且能够帮助到农民出去稻田中的杂草,降低稻田中化学药剂的残留成分。这种方法可至少代替一至两次的药物防治。五是采用灯管捕杀的方式,在示范区稻田周围安装振动式杀虫灯或汞灯,能够有效的降低二化螟、水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的生存率,而且效果明显。示范中心内时在四月份进行安装,每盏灯的有效区域在4hm2范围内,5份中旬开始正式捕杀,直至9月底结束捕杀。六是采用诱虫黄板,这种方式是利用害虫对黄色有一定敏感性的特性,而且黄板上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害虫。试验中心此次共设置了20000张黄板,黄板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在示范区悬挂了近两个月,效果显著。七是采用生物农药等方式利用药剂进行防治,根据稻田内实际的病虫害情况,选择低污染、低危害的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喷施,禁止喷施复配制剂。生物农药有噻嗪酮、苏云金杆菌、青雷霉素制剂等,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残留成分的有害物质含量低,对水稻的生长也有保护作用。八是实施专业化的统一防治,这种方法是通过植保人员进行组织,使用先进的施药设备,提高了药业的雾化率,实现低药量、高效果的防治目标。
  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的结果分析
  1.防治效果分析
  通过调查和了解,去年种植过程中,勐大镇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域主要发生了飞虱虫害、稻瘟病害、白叶枯病害,其中对于水稻飞虱的治理效果突破了95%,与常规防治方式对比,治理效果高出了近一成左右;对于稻瘟病害的治理效果也接近了90%,比常规防治高出了近8个百分点;白叶枯病害的治理达到了90%,比常规治理高出了7个百分点。
  2.对比分析防治成本
  示范中心对于绿色病虫害防控主要采用了黄板、杀虫灯、稻鸭、生物农药喷施等方法,其中黄板的成本共为480元;杀虫灯的成本共为400元;稻鸭的投入成本为每躬亲3180元,但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每公顷3375元,所以其治理成本为每公顷195元;生物农药喷施的成本为每公顷225元。
  常规治理手段的成本为每公顷900元。通过综合计算与比对,示范区的综合治理成本要比常规治理成本节约了290元。
  3.产量预算分析
  绿色防控试验区的单产产量为每公顷8200kg,常规试验田的单产产量为每公顷7500kg,不防治试验田的单产产量为每公顷5200kg。绿色防控示范试验田实现了单产最高。
  4.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绿色防控试验田不仅病虫害防治成本低,而且单产产量最高,按照当年的市场价进行计算,绿色防控试验田与其它试验田相比增产了近120000元。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看,通过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提高了病虫害治理的效率,而且降低了农药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维护了生态的平衡,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镇沅县勐大镇通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中心的建设,让全镇农民看到了绿色防控技术对提升水稻经济效益和种植区域生态效益的作用,并希望能够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使农民都能享受到绿色防控技术带来的效益,从而建立全面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全镇水稻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广炳,刘文,李明山等.汉阴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1):151-153.
  [2]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29(7):2924-2925.
  [3]梁开明,章家恩,杨滔等.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7(7):757-765.
  [4]谢加飞,陈海新,郭登华等.不同施药机械对水稻病虫害防效及效益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0(29):137-138,142.
其他文献
期刊
江坪河水电站洞室群及出口边坡处结构面发育,不同产状裂隙面相互组合,对洞室稳定性起控制性作用。以1号溢洪洞为例,采用赤平投影法和块体计算程序分析不同结构面组合下洞室和
期刊
期刊
期刊
人是一个需要有梦想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的人生是完美的。即使我们在梦想的路生付出的艰辛都已经成为一种独到的风景。就像是周维,一个因为想成为电影导演,却用时尚摄影
期刊
目前手机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商贩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利用不正当渠道进货,导致手机市场以次充好、以走私货、拼装货、冒牌货充当正货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只要我们在选购手机时瞪
期刊
期刊
以实验室17株种属关系较近的菌株进行特异性评价,通过溶解曲线Tm值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可同时检出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EAEC(aggR)、EHEC/EPEC(ea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