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农村做生意的经历

来源 :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川东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的主要收入是靠父母种地,一年收入不过两三千元。一家人省吃俭用,供我读书。小学、初中成绩还算优秀,到了高中,由于年龄小,不懂事,到处贪玩,成绩一落千丈。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很差了,只能在一所三流的高中读书,考大学当然无望,名落孙山了。当时毕业时只有17岁,父母又不让打工,就让我复读,连续复读了两年,可我英语每次只考三四十分,仍然离录取线还差得远,于是说通父母,外出打工。
  毕竟逐渐懂事了,仍不放弃大学梦想,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半年后回到学校继续复读,在1998年恰逢高校扩招考上一所三流的大学,可是高额的学费又怎么办呢?读高中和复习已经耗尽了家里所有的钱,当时我做了个决定,不再读书,已经圆了上大学的梦,拿到录取通知书就算了。可是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在农村考上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无论如何都要读下去。只能张罗四处借债,借了好几千就送我到学校去了。整整三年,我父母在家里省吃俭用,还是欠下了10000元的外债,也让我母亲累下了一身的病痛。
  2001年我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四处漂泊打工,先后在建筑公司當过办公室秘书,做过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还与老乡一起在外面摆过摊。到2003年春节,我从外面回家终于还清了家里的外债,但母亲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了,再也不能下地干活,越来越衰老了……为了照顾母亲,我选择了不外出打工,就在离家很近的小县城里找了一份工作,月薪五六百元,除了各种花销,能落个两百元左右,就是每周都能够回去看看母亲。看着母亲一天天的衰老,一天天病倒,我心里真的如刀割,她也只能偶尔到县城来检查一下,开点药回去吃,要不就在乡镇的小个体诊所拿点药,想让她做手术。可她一直不肯,至少要几万元啊!2004年7月1日,接到二叔的电话,母亲快不行了。那天我还在小县城里给公司忙事,赶紧回家,仍然晚了。愿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够原谅不孝的儿子……
  母亲去世后,我在家里陪着父亲,看着父亲苍老了很多。我很茫然,想法也很多,不知道这个家庭的重担我要怎么样才能担下去,但是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想法,就是绝对不会再让我父亲这样下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我父亲生活得好一点,让母亲能够在地下安心。母亲去世后,我有种预感,如果继续这样,那么我的父亲有一天也会累得病倒。不仅是农活劳累,而是人心理的疲劳,如果我外出打工走了,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是太苦了。于是,我决定让父亲和我一起外出打工,可是父亲任凭我怎样劝说,就是不答应,他要继续留在农村整那一亩三分地。
  恰逢春节我姐回家,我们姐弟俩轮番劝说,父亲始终不答应,他实在是丢不下他的庄稼,也不知道像他那个年龄还能外出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知道,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父子俩是相依为命的。于是,我放弃了到南下打工的打算,决定继续留在小县城里,帮助父亲找份轻闲点的职业,让他能够有一些事做,也能够挣得一点生活费。我慢慢搜寻,一份职业一份职业的排查,可是谁也不会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只有建筑工还要,让他当建筑小工我有于心不忍。看来,只能自谋出路吧,用一点小的投资开一家小的什么店吧!副食店、百货店、水果店、服装店,感觉都不适合,有的适合投入又太大,我哪去找那么多本钱。慢慢地,想到了我在县城打工的饲料公司,周未我也可以去帮忙销售呢,而且本钱投入不过两千元左右。征求了姐的意见,决定一试。
  我的家乡在四川东部一个小县城,属于丘陵地带,经济确实不发达,小镇方圆也不过一公里,属于还没有开发起来的小镇,当然也无所谓开发区了。我准备做生意,首先是要租一个门市,在小镇主干车道上的门市,好的一年租金一千元左右,如果次车道和村级路方向的门市,则是七八百元左右,但是很少有空房,,即使有也许被房主当成住房或者仓库用了,他们不愿意出租。就这样,大概找了两三个月,终于找到一间别人放水果的仓库门市,总面积约20平方米,店面开间3.6米,和一般的乡镇门市差不多。与房东联系,每年租金750元,然后又找到卖水果的租房者,出了200元转让费,一切搞定。
  这个门市位置还可以,属于次干道上,上行50米是十字路口、镇中心位置,下行20米是镇农贸市场,赶集时行人还是较多,特别是我老家那边的人都要从门市前经过再到十字路口。我的店左边是一家定做皮鞋的师傅,右边是一家修理电视的师傅,而斜对面则是一家饲料店,正像楼上那位朋友说的是做正大饲料的。他的生意还一般,在小镇上算不上最好,也算不上最次,时间久了,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了。
  都说农村是一片广泛广阔的天地,我选择了做饲料生意……小店才开张不久,我想,只要我努力了我会成功的!
  (责任编辑 许舜洁)
其他文献
我和你的出身不一样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名叫柏波罗和布鲁诺的年轻人,他们是堂兄弟,雄心勃勃,住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子里。他们是大梦想者。他们不停的谈着,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他们想他们需要的只是机会。  一天,机会来了。村里决定雇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水缸里去。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两个人都抓起两个水桶奔向河边。一天结束后,他们把整村上的水缸装满了。村里
期刊
样板店的诱惑    南京“大海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皮包公司,在老板被司法机关以诈骗罪逮捕前,其连锁加盟业务一直红红火火,火的让人真的以为“大海公司”是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民营企业。  据被骗的加盟商们介绍,当初加盟“大海公司”时,都曾被公司的业务员带到南京的样板店参观,他们之所以下决心加盟,主要是因为听了样板店老板的介绍。河南某加盟商杨先生拜访“大海公司”总部后,被带到南京市参观样板店,回忆当初的景象
期刊
为什么金庸小说能风靡华人圈?为什么哲学书让人看了犯困(研究哲学的人除外)?  因为金庸的小说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情节紧张跌宕起伏、余味无穷,总是让人读之欲罢不能;哲学书则豪无故事情节可言,相对乏味,吸引不了人。    缘起华南虎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华南虎事件的来龙去脉:  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照片最初在专业网站上发表,一些好事者将此照
期刊
·营销·    佳能公司过河拆桥  5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处于领先的位置,各国的产品进军世界市场,首先就要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而要进入美国市场其道路之难,有如上青天,日本的佳能公司为了要挤占美国市场,所运用的就是借人之力的计谋。1955年,佳能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它和美国一家富有销售经验的贝尔哈威尔公司合作,向美国当局注册,以贝哈佳能的商标,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照像机。  几年以后,佳能
期刊
发改委:08年将调水价  2007年12月,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闭幕。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闭幕式上从七个方面描述了明年我国在经济体制、投资体制、资源产品价格、社会事业领域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2008年我国城市供水价格将适当调整。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合理调整水利工程水价,就是要将非农业用水价格尽快调整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在整顿水价秩序、完善水费计收机制等基础上,合理调
期刊
农夫早上起来,对妻子说要去耕田了。  当他走到要耕的那片田時,发现耕田的机器没油了,农夫决定回家取点油来。可是一想起机器要加油,就想起家里的四五头猪早上还没喂。这机器没油就是不工作,猪没喂可是要饿瘦了。农夫决定回家先喂猪。当他经过仓库的时候,农夫看到几个土豆,一下子想起自家的土豆可能要发芽了,应该去看看,农夫就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经过了木柴堆,想起来妻子提醒过几次,家里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
期刊
走路去温州找工作    初中毕业那年,我满16岁。  毕业了继续读书是不可能的,家里太穷,根本没办法供我读书;留下来帮我爸爸种田嘛,我又不甘心,总觉得这样没出息;跟同乡出去一起打工,虽然这样相互有个照应,那也不是我个性,因为我了解自己,有了依靠自己就不会努力。因此,我选择一个人独自出去打工,我从小就是一个要强的人!  那时,父母坚决反对我一个人出去。 “难道你们也要我跟你们一样,种一辈子田吗?”我
期刊
黄选明打算再进行一次人事大换血。他知道,这样做会引起极大的震动,企业要么在大换血的震荡后走向稳定要么在震荡后走向休克。  但无论是稳定还是休克,都比不改革慢慢地等着企业死掉强。    构思药方    2004年8月底,黄选明开始策划一场对明光医院脱胎换骨的改革。经过反复考虑,黄选明认为解决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组织结构;第二、干部素质;第三、规则与程序。黄选明的策划思想是,先从这三个问题入手
期刊
人物简介:徐锐,1984年生,湖北黄冈人,200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曾任该校某学院记者团团长、广播台副台长。在校期间曾尝试创业,经营一家餐馆。参与创办北大青鸟鄂东分校,现为北大青鸟鄂东分校负责人。    前三四年的时候,报刊媒体大肆渲染80后的种种现象,但不久就归于沉寂。这是意料中的事,因为许许多多真正有实力、有才华的人并未完全浮出水面。当时间到了某一刻,当这些真正有实力和有才华的人出现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