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研究氮肥增效剂肥效

来源 :核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ron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于1976—1978年应用~(15)N 对氮肥增效剂 CP、ASU 在我省主要水稻土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盆栽、盆栽模拟大田、大田微区和大田小区结合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15)N 示踪结果表明,在我省几种主要水稻土上水稻对碳铵、尿素的利用率不高,在习惯的分次面施条件下碳铵的利用率一般为24.3—29.5%,土壤固结率为37%,损失量为48%;尿素的利用率一般为31.35—35.52%,固结率47—50%,损失量为20—30%。2.氮肥增效剂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说明增效剂的效果在不同土壤上反应不一致。在我省肥力水平 In 1976-1978, we applied ~ (15) N on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uilders CP and ASU in the paddy soil of our province. Experiments using potted plants, potted field simulation, Daejeon and Daejeon district combined.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cing results of ~ (15) N show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mmonium bicarbonate and urea is not high for paddy soils in several major paddy soils in our province, The rate is generally 24.3-29.5%, the soil consolidation rate is 37% and the loss is 48%. The urea utilization is generally 31.35-35.52%, the consolidation rate is 47-50% and the loss is 20-30%. 2. Nitrogen synergist application effec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synergist in different soil reaction is inconsistent. Fertility in our province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棉花蕾铃生育及脱落与气象条件及栽培的关系,探索蕾铃生育的规律性,并对“三桃”的比例进行了讨论,认为提早播种,加强苗蕾期管理,能争取较多的伏前桃。 This pape
前言由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编写的《遗传及作物育种》一书很好,它内容丰富,联系实际,对广大种子工作者和农业科技干部,学习农作物遗传和育种知识很有帮助。今年,本刊在“种子讲
湖北省常年玉米栽培面积700万亩左右。当前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粮食,将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将成为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而且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对山区经济作物的发展
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当今水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氮素是主要的污染因子。现代污水脱氮技术中,许多污水生物脱氮研究工作都涉及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对异养硝化菌和好氧反硝
对软基底薄膜热敏电阻器的可靠试验进行了研究,由试验数据找出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The reliable test of soft base film thermistor was studied, the failure reason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近年来。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多路无线电通信系统任务中,都运用了价格便宜,稳定可靠,使用灵活的三路无线电通信机.水利部门中所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一般都在偏僻
辐射诱导小麦嵌合体的研究已重复进行了五年。已在 M_1代多次得到嵌合体,其平均诱导频率是2.2‰,最高诱导频率是10.5‰。诱导频率的高低与品种材料及γ照射量大小有关,得到嵌
1962—1963年间曾对春播条件下高粱的茎、叶与籽粒的生长特性作了观察。第一年着重观察茎叶部分;第二年着重观察籽粒部分。供观察品种为黄罗伞,属下散穗型。为北方地区分布
新时期广播记者走基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是摆在广播媒体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理解深刻、追寻正确、策划精妙、操作有力,广播记者就能带着新时期走基层的特征,全面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