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宝”铅质母钱浅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我国的钱币史,在所有的古钱币中,专为纪念策府而铸造的钱币,除“天策府宝”钱币外,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天策府宝”钱币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纪府钱币。
  据考,由于马殷才智过人,作战勇猛,在潭州(今长沙)、浏阳、朗口(今常德)等地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曾被唐任为潭州刺史、武安军节度史。不久,后梁灭唐,马殷又被后梁太祖册封为“天策上将军”,建都长沙,开天策府,辖湖南八州及广西东部地区,始建楚国。
  按照历史惯例,改朝换代时,都要铸造新钱币,楚国也不例外。辖区内,湖南地区有丰富的铅、铁矿资源,马殷听从高郁的献策,于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开铸“天策府宝”铜钱和铅、铁钱,据《十国纪年》载:“时城中(辖区内)行铅铁钱,城外(辖区外)持用铜钱。”我这枚“天策府宝”铅质母钱,从它的形制、钱文和老旧包浆分析,应是开门见山的真品无疑。因长期以来,泉界对铅质钱不重视,仿之价值又不大,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却反而赋于铅钱之真。
  是品陈旧土白斑锈沉着入骨,锈斑脱落处可看到锈蚀致钱文和地章呈沙滩样,千年之沧桑历历在目。此钱钱径41毫米,穿径9毫米,厚3毫米,重23.3克。钱体厚重,制作规整,内外廓深厚,钱文楷中含隶,书写流畅,力道遒劲,字口深峻挺拔,笔划之间毫无粘连,明朗清晰,棱角分明,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气势生动。具有典型的母钱特征。
  由于铅钱钱质较软,不易完好保存,加之长期流用,致传世品皆貌不佳,故诸谱从不入主流。是品如此好的品相,实属难得。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张朝晖,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其斋名为三思斋,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书法艺术机构及书协举办的展赛中获奖,并被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文化部中外首工美术馆、现代诗词馆、吴江静思园、黄河石林艺术研究院等有关单位收藏。  书法精神:艺无止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通讯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昌路鑫荣小区商业中心(向荣集团)  邮编:363000
期刊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特征,所以,拙文《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载《收藏界》2011年第11、12期)未予分析。本文试从弘治时期陶瓷文化的背景下一种特殊的传承关系着手,结合正德朝的相关资料,专题讨论此一时期的民窑青花牡丹纹。  有纪年或款识的纹样资料:
期刊
很少能有一种物质像和田玉那样,与生俱来就拥有深厚的内涵和文化魅力。它肌理温润细腻若凝脂,色泽内敛柔和而凝重。精工雕琢后灵巧不失大气,即便原石丝毫不修饰依然能散发迷人的贵气,仍可让收藏家们爱不释手地摩挲。中华民族比较崇尚含蓄、内在美,而正是这种带有禅味的灵石最能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所以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和田玉始终是中华传统玉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华数千载,多少风流人物亦为之痴狂。有诗为证:“冰雪为躯,地
期刊
《中国陶瓷史》是叶喆民先生以其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修订后出版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展开,发现了许多古陶瓷窑址、窑具和陶瓷器,使陶瓷界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中国陶瓷史》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急需修订和改正。为此,早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就组织在国内外文博界有影响力的4l位专家,启动了新编《中国陶瓷史》工程。  今年六月下旬,中国古陶瓷学会在浙
期刊
仰慕董大勇先生很久了,藏界名家,泉界翘楚,艺坛老兵(原《音乐天地》杂志主编)。未见其人,常见其文,洋洋洒洒,博大精深。见其人如见其文,器宇轩昂,潇洒倜傥。  我给《收藏界》“打工”近十载,写过不少国宝精英,怎地就忽略了身边的这位老人?万万没有想到,轮到我写他的时候,董先生竟是坐在轮椅上接见我了,眼泪偷偷地滴进腹中。  与其说是专访,不如说是闲聊,见到他,就知道这不是在完成一次采访任务,而是一次拜见
期刊
一直觉得,一个专心搞艺术的人,一定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决心的人。而我所认识的陈文南,便是这样一个人。  宜兴这座古镇是紫玉金砂的艺术堆出来的,从事紫砂陶创作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无论是先辈高人,还是后起之秀,都在紫砂这一泓流淌着文化的碧水中,翻涌出或大或小的波澜。而这些或大或小的波澜,没有一朵叫做陈文南,他的身影只是水面浅浅漾开的涟漪,从不跳出来,只愿在水的滋养中做沉默而永久的回荡。  才自精明志自
期刊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吟咏过梅花。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也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同治、光绪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力衰微,外敌入侵,整个社会都处于剧烈嬗变之中,人们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仍有很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以品行高洁的梅花自勉,晚清的浅绛彩瓷画师便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特殊群
期刊
这对光绪浅绛彩瓷琮式瓶(图1),一只是京城老友的陈年庋藏,一只是广东旧识的新纳之物。2010年(农历庚寅年)初冬,这对久别的“原配夫妻”戏剧般重逢了。再看琮式瓶上的落款时间—“庚寅岁季夏月”,又是庚寅年。  又是庚寅年,斗转星移,两个甲子过去了,这对琮式瓶在颠沛流离中见证了一百二十年的世事沧桑。团聚之日,却依旧温润似玉,色艳如新。  琮式瓶的瓷画作者是雷洪章。在同光年间数以百计的浅绛画师里,雷洪章
期刊
明清两代单色釉瓷以其品种多、质量高而著称于中国陶瓷史,瓷都景德镇借力于官办御窑厂的特殊地位,成为生产、研发色釉瓷的主要阵地。以下就让我们细数一下这一时期究竟出现了多少色釉品种。  一、明代的单色釉瓷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都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以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釉、铜红釉,以及蓝釉、孔雀绿釉和弘治黄釉瓷最为著名。  甜白釉(图1):明代永乐时烧制的一种釉色如玉、胎体薄如卵壳的白瓷,
期刊
一、民国三年交通银行“五元”券上的“此票不买日货”戳记  “此票不买日货”票券,是民国三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火车图案,加盖“天津”的五元券,后盖上三枚“此票不买日货”戳记的货币。分别是:正面中间右侧竖排“此票不买日货”,左侧六字分右左竖排,每排三字“此票不买日货”,背面中间位置戳记与正面左侧戳记同(见图1、图2)。  民国三年,即19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8月23日,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