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小学生的外语知识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英语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行动,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做简单总结。
  一、确定提问的目的,计划提出的问题
  目标的确定是提问活动开展的前提。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与之相应的提问技巧。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在备课时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中提问应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计划提出问题。目标的不同,问题的类型也就会有所差别,提问的层次也会发生变化,采用的技巧也会不同。
  即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就是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后,不仅能理解所参与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设计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Yes/No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自然交流。
  1.提问诱导性的问题
  当学生的回答不得当、不完整时,教师应继续提问,通过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应该在其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使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生讨论。
  2.提问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如果所谈论的话题是学生所了解的,所提问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范围有关,学生就会感兴趣,参与意识也会增强。应多提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关的问题,每个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很熟悉的,当谈论起这方面的情况,每个人都会有话可说,在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可能对课文不理解,难以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但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谈论自己,谈论周围的环境,那就是最恰当的话题了。
  三、多种提问方式相结合,增强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问题的类型有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三类。记忆性问题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根据环境、情节,去推理下面所要说的内容;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尽情发挥。这样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开阔思路。
  第一类问题鼓励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回答,积极回答,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方式回答。提问的时候必须注意,先把问题认真读两遍,确保学生都已经听清楚了问题,然后做适当的停顿,认真观察各种层次学生的反应,根据情况选择某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再点名。切忌先点名后提问题,那样会剥夺其他学生思考的兴趣。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回答,甚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这样可以适当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类问题由浅入深,可由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引导,一步一步地做合理推理。
  第三类问题具有发散性,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这样可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以形成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理想局面,而组与组之间又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可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要分别做汇报总结,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最后再由教师做最后总结或归纳。但是这种讨论的形式,有时教师管理不到位的话,会形成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用中文交谈的坏习惯,教师应注意适时引导,形成学生积极踊跃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交流的好习惯。
  四、面向全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师的提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所以课堂提问应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设计了小游戏环节,充分利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欢快紧张的气氛中集中注意力,既培养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单词教学时,充分把单词融入句型之中,并在情境中进行操练、巩固、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堂形式多样,学生讨论问题热烈,气氛活跃,通过探索学习、师生互动、交流合作达到了本节课预定的教学效果。在操练过程中,如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今后应该更加注重的地方。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让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多操练,就会避免出现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的状况。因此,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動,乐于开口表达,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这几种技巧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它们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应关注这些技巧,对不同的提问技能加以练习,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这必定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独立意识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业负担等,学生中出现明显分化,部分学生开始“厌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乐学”, 实现“学乐俱得”的学习效果。  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一种学习境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
期刊
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前预习中引入国情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国情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
期刊
摘 要:品德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创新教材,利用生活事实、利用生活中的镜头,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构建一个回归生活的课堂。生活的品德课程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以活动化的形式、体验性的学习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  关键词:生活课堂 教材创新 师生互动  品德源于生活,也为了生活。鲁洁教授曾说:“如果将这门课程的性质作为一种过程性的以儿童为主体的表述,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期刊
题记: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教育,即使在现在,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关注的更多的也就是在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都皆大欢喜。“分,分,学生的的命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式、方法、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能力培养,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学生主体 生活化 活动化 学法指导  更新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
期刊
现在在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们抱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育,明明犯错了,硬是不承认;对待错误的事实如挤牙膏一样,查明一点,说一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等等,甚至有时惹得老师们大发雷霆。其实,大可不必,我们要静下心来,慢慢去解决,否则只能越搞越糟,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除保持一个平静稳定的心态外,还要注意学习、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谈话、批评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期刊
摘 要:定向运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竞争性,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能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运用效果。新课改明确提出,应该重视定向运动的效果,把这一形式运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基本体能。本文针对定向运动的概念进行论述,对新背景下如何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进行了研究,總结了把定向
期刊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 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我选择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取对照手法进行实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基本情况的测查,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成绩為依据,进行评价及分层分组。
期刊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
期刊
为了适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强调了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并就课文缩写、仿写、改写、续写、评写等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学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须“能根据所读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