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诚信,便有向上的力量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郁林,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中学教师、德育室主任。他从事教育工作27年,行政管理工作16年。做人,他诚实守信,即使总有人说他“太傻”;做教育工作,他用人品感染并影响着身边的教师,用无边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学生。他简单、真诚,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他是年轻教师心中的“老大”,是学生迷途中的指路人。总有那么一些人,他或她,用看似不太强大的力量,一点一滴,影响着我们价值观的形成——
  
  郑燕康:敢做,敢管,敢说
  
  敢做的李郁林——我来白马井中学担任校长之前,学校的围墙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校园四通八达,学校成了镇上群众到庙里拜神的必经之地,学生逃学现象严重。前几任校长致力解决此问题,但因镇上的群众封建思想严重,只要学校提及修筑围墙,镇上群众便敲锣打鼓到校长家里进行抗议,在群众的压力下,学校围墙问题始终解决不了。2005年,我到白马井中学新任校长一职,李郁林主任马上向我提议:“想把学校管理好,必须改变校园四通八达的局面。你是外地人,又刚上任,目前群众对你还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你住哪儿,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经过一番交流,我决定立刻解决这遗留的棘手问题。李郁林办事很有头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带动一千多名师生利用劳动课和活动时间苦干了一个月,开辟另外一条新路线,方便了群众的出入,此举感动了群众,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最终学校的围墙建了起来,安全、良好的校园环境逐步形成,为学校发展成一所拥有四千多名学生的大校奠定了基础。
  敢管的李郁林——白马井本地的宗派思想极其严重,学校里来自不同村庄的孩子常常因为小冲突引发大规模的群架。李郁林解决问题的原则是: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问题发生时,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他;一些社会小青年来学校捣乱,李主任会是第一个勇敢站出来制止的人。由于他能干、责任心强,到目前为止我校没有严重的学生伤亡事故发生,学生犯罪率为零。
  敢说的李郁林——李郁林在学校出了名地敢说。学校有些教师生活习惯不好或工作不到位,李郁林见了总要说几句,因此得罪了许多人。他却说:“我不怕得罪人,他做错了,我就要说!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敢说的李郁林。由于他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在教职工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所以他的“说”很有效果。
  
  【郑燕康,白马井中学校长】
  
  
  甘琳:白马井中学的“永动机”
  
  李主任精力旺盛,对工作充满热情,我们称他为“永动机”。无论何时,他总抱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工作,从未见他松懈过。我曾问过他:“为什么能这么长久地坚持?”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认真去做,随随便便不是他的性格。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德育室宣传工作,他学习使用电脑,还学会了摄影。他曾感慨,时代在发展,电脑和网络不可缺少。他从头开始学习,学习word,学习excel。我清楚地记得,为了学打字他还在办公室准备了字典,天天练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刻苦学习,他打字从“二指禅”变成“十指飞舞”,现在比我们一般人都快,已然成为熟练的电脑操作者。他用行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
  李主任是个认真的人。学会电脑后,网络便成为李主任的老师。他从网上学习好的经验,也听取老师们的建议,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认真做好班主任考核工作,组织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激励班主任积极工作,培养年轻班主任。比如:时常开展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活动。为了做好主题班会样本,他还积极参加班主任培训,认真学习。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好。
  
  【甘琳,白马井中学教师】
  
  
  叶秀丽:我心目中的“老大”
  
  来到白马井中学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时间虽然短暂,但作为班主任的我,接触最多的一个人就是李主任了,我总是亲切地把主抓班主任工作的他叫做“老大”。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只身一人从河南来到海南,再加上没什么工作经验,事无巨细都要麻烦李主任,作为领导的他却是一点脾气也没有,总是耐心地帮我出谋划策,教我如何管理好那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李主任是个很随和的人,别看他总是笑呵呵的,可是他的嘴却“毒”着呢,只要你做错了,教职工也好,中层领导也好,甚至是校长他都敢“骂”,从来都不怕得罪人。
  李主任对我们这批新来的年轻教师,总是耐心指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一个明确的坐标和方向。首先,他总是强调一个班级的管理要从班容班貌抓起,于是每学期我们都要多次进行“文明教室”评比,大到班级设施建设,小到卫生工具的摆放,他都要认真查看、指导点评。教室环境美化了,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也精神了许多。其次,他总是强调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他要求每个班主任每周都要对学生的道德操行进行评比和公示,并且亲自检查,多次组织学生道德规范教育主题班会,青少年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演讲比赛。起初,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本来就烦琐而辛苦,李主任总是花样百出地组织各种活动,心中难免有些抱怨,可是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发现学生的道德操行一天比一天规范,学习氛围一天比一天浓厚,尝到甜头的我,开始逐渐喜欢上班主任这份工作。
  
  【叶秀丽,白马井中学教师】
  谢振蕊:迷途中的指路人
  
  过去,和爷爷相依为命的我是一个对生活没有目标,对人没有热情,对事漠不关心的人,可在遇上李郁林主任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令我感动,他对学生的关怀令我倍感温暖。李主任给予我学习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心,在他的帮助下,我考上了市重点中学。现在我进入高一了,还经常接到他鼓励和关心的电话,“现在学习怎么样了?生活有困难一定跟我说说哦!”虽然我缺少父爱和母爱,但是李主任给了我父母般的爱和感动。
  课堂上他教给我们博大精深的知识,课下与我们朋友般地交心。他时常告诉我们:“一个老师的价值,不是教育局给他颁发的任何奖状,而是学生能把他当朋友、当亲人。”离开学校时,由于学习忙,偶尔跟他联系一下,李主任就会觉得,你能记住他是对他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肯定。
  我们的李主任,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他对学生的热情和关心不掺任何水分,他的品质与精神是一本学不完的书,无论今后身在何方,我们都会永远记得曾经有一位施恩不求回报,热爱教育事业,待学生像朋友,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谢振蕊,白马井中学毕业学生】
  
  
  陈立淑:用心爱人的李主任
  
  他不是我的朋友,却以朋友之谊与我相处;他不是我的父亲,可他以父亲之爱关怀我。
  李郁林主任是我们班的政治老师,初二我转到了李主任班上,成了他的学生。在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学生时,常常会听到同学们的议论:“这个李主任呀,什么都管,连人家穿什么鞋都管。”“我们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吧,反正又不光脚,还不能独自到海边,到网吧上网也管,真多事!”平时在学校里看到李老师,我有点怕甚至讨厌他,但是真的成为他的学生后,我的感觉是:眼见、耳听真是虚,用心感受才是实。
  初到新班级时,我总担心班上的同学和老师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很自卑,甚至不敢拿问题去问老师,这时李老师主动地接近了我,鼓励了我,照亮了我的世界。每当我有不开心或不明白的事都会和他说,他总以朋友身份和我谈心,在他的开导下,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平时我和班长总爱往他办公室跑,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朋友——李郁林主任。
  在李主任的关怀下,我顺利通过了中考,考上了市重点中学。现在我从母校毕业,到了市一中读书,可李郁林主任还是如友如父,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我:“在外面读书适应吗?身体好吗?食堂的饭好吃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听到他的“唠叨”,我心情大好,学习动力倍增。
  日子不断流逝,李郁林主任对我的关怀也在延续,他继续以朋友之谊、父亲之爱陪伴我成长!
  
  【陈立淑,白马井中学毕业学生】
  
  连线
  
  中国德育:您从事了多年的管理工作,对德育的认识一定很深刻,您如何理解“德育”二字?
  李郁林:德育范畴广泛,我认为德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中国德育:衡量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德育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李郁林:这个标准很简单,是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中国德育:日常教学工作中,您比较注重学生哪方面能力或品质的培养?
  李郁林:思想方面,我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陋习,什么是文明行为,会比较注重对学生开展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学会帮助别人、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等方面的教育。行为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包括仪态仪表、礼貌用语、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等。
  中国德育:榜样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您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您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您这样的人吗?
  李郁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希望我的学生比我做得更好!
  
  中国德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您会选择什么词?
  李郁林:我们的关系很好、很和谐。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关系,我会选择朋友,我希望跟学生一直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国德育:透过您的事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教师,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您是如何权衡这三种角色的?
  李郁林:我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不放弃、不抛弃,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责任编辑/闫益佳
其他文献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先生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基于此,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探索实施了校本课程“生活德育”,并把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作为其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道德教育深深植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
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及功能  现代教育的演进。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适应的;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近100年时间,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
国际化与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准。江苏省镇江市将教育现代化提升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更高平台上,着力打造教育现代化的“升级版”。而诸多的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用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来办教育。开放离不开改革,改革也需要开放的土壤。在镇江这块具有探索精神的土地上,我们发现了植根于每个学校的德育特色“基因”。  办教育需要开放的心态、视野和方法  :赵
经过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10月20日~22日举办了第三届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期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创新实践策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300余人与会。    一、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新发展    第一, 对公民权利与责任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解读。  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彰显了对权利意识与责任感的关注,这是公民意识中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也
一年一度的大队委竞选演说结束了。申报劳动委的没有一人,而竞选大队长的趋之若鹜。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的回答很有趣:“大队长可以管大队委,中队长能管中队委。当得越大,管的人就越多。”看来,孩子们是非常看中手里的权力的。  一、每个人都有对于权力的需要  权力是什么?在维基百科中,权力被定义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政治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在很多人看来,“权力”一词是与统治、权威或控
近读武汉大学沈壮海、佘双好教授等撰著的《学校德育问题研究》,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该著直面学校德育问题,研究视野宏阔战略,研究方法综合全面,问题求解富有启示。    直面真问题    该著在正视新中国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本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切准“真”问题,即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实践中面临的弊端、真实存在的困惑,诸如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等;聚焦“大”问题,即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
一    “开展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规范教师道德行为的内在要求,是确保我区教育系统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2009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以高屋建瓴的讲话拉开了区2009-2010学年度“师德师风教育月”的帷幕。  本学年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正值宝安区迎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督导评估,除了活动本身的要求外,教育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儿童现在最需要的东西是动的机会,是自动的机会,是联合自动的机会。我们的教育方法就是要使学生自动。”他的这一观点,在21世纪教育发展的今天看来,非常具有前瞻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理念的核心,而“动、自动、联合自动”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方法。学生社团是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
穿过紫薇路的小桥,走进绿树环抱、小河环绕、红墙裙楼的魅力校园,笔者专访了该校班级文化建设项目负责人、副校长肖家芸。肖校长非常热情,透着让人放松的儒雅和慈祥。他为我沏了杯热茶,在茶水袅袅升起的热气中,我们慢慢进入到这次访谈中。  :肖校长,作为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您是如何认识德育、定位德育工作的呢?  肖家芸: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德行根于内心,所谓“秀内美外”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德育要先行一步、先打基础,就像盖楼要从一楼盖起一样,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局长郑庆东在交流德育思想时如是说。  中国德育:郑局长,您好!我们常说,百育德为首,成才先成人。今年是您从事教育事业的第30个年头,一路走来,您对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郑庆东  中国德育:德乃为人之本,德育乃育人之本。宋代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