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班,我该如何去爱你?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婧凝,本刊小小编。就读于辽宁盘锦市实验小学四年(2)班,是一位热情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
  放学了、周末了、假期了,各种休息时间一直很多,可是各种课后的学习安排也很多,每天忙个不停。
  从六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钢琴,听着那舒缓流畅的钢琴声,往往会让自己陶醉其中。上了小学之后,每天的课程增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学习钢琴也占去了大部分看书和游戏的时间,更多时候则是要在放学后,急急忙忙地赶去上钢琴课。这种忙乱的奔波,让我愈发痛苦起来。经常和同学闲聊这个话题的时候,知道和我有着一样经历的同学很多,尽管有的技能学习是同学自己喜欢的,却也因为时间的紧迫与休息日时间的占据,形成了一个无法快乐的坚持。
  妈妈和爸爸经常说,要把我培养成一个快乐的“琴童”。可是,在这种忙碌的时间里,我只是一个学习钢琴的“琴童”,快乐,却少了很多。
  爸爸的“唠叨”
  父亲:王小东
  “凝凝,人呢?你又干什么去了?”
  “爸爸,我去上厕所了。”
  “凝凝,怎么又不弹了?”
  “妈妈,我去喝口水。”
  这几乎是家里每天晚上都有的“剧情”。从孩子小时候,就想培养一下她的特长,也出于孩子的喜欢,学习了钢琴。初时还好,现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却不积极了,让我头疼不已。
  想想我小時候,特别喜欢音乐,却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年少时,我也特别喜欢钢琴,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视里看钢琴现场演奏,就被那美妙动听的琴声深深打动了。钢琴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轻快,时而舒缓,像一股清泉从山涧里流淌出来一般,让人百听不厌。只是,那个年代能够学得起钢琴的家庭,寥寥无几。但今夕不同往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新时代,家长也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能是一切来得太容易,孩子们只是有兴趣,却不肯下功夫,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我家的这位小琴童每天都在练琴、学琴,她还没学会的,我这个没有基础的“陪练员”倒是先学会了。唉,真是拿她没办法!
  我的心理话
  女儿:王婧凝
  爸爸放下笔,去接电话了,我也很好奇他在书桌前一直奋笔疾书,在写些什么呢?偷偷去看,竟然是在“控诉”我不认真练琴。回头看去,爸爸正拿着电话对我微笑着。哦,原来是另一种方式的“对话”。只不过,这真是冤枉我,一直以来,我学琴是很认真的。
  还在幼儿园时,每次和爸爸妈妈出去玩耍,在路过附近的琴行时,我总要忍不往跑进去在琴键上乱弹一番;在家里若看到电视中有弹钢琴的画面,我又要学着在桌上乱弹一番……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六岁那年,我开始正式学习钢琴了。坐在钢琴凳上,看着乐谱上一串串好似小蝌蚪的谱子。老师在一旁告诉我说:“它们在向你打招呼呢,你们很快就能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开始了我学琴生涯中的第一堂课。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学习的曲子越来越难,每次当自己不够坚持的时候,爸爸总会走过来,和蔼地对我说:“我和你一起练琴,你把学的知识教给爸爸,我们比赛,看看谁学得好。”可以做个小老师,这倒是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与毅力。从那天以后,爸爸每天和我一起学琴、弹琴,不厌其烦地陪着我,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随着年级的升高,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学业开始变得繁重,各种课外班逐渐增加,每一科都需要认真学习,而留给我练琴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像一个小陀螺一样,放学后就徘徊于各个课外班,练琴的时间也被分割得七零八碎,让我有点失去信心,满身的疲惫也开始让我刻意逃避,找借口偷懒。
  唉,要是我能长出三头六臂,分身有术就好啦!
  小小编王婧凝总结:这是近几天我的小经历,随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心情似乎放松了一些,或许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吧!我曾和同学认真聊起过这个话题,而意见惊人地相同:并不是我们不认真学习课外技能,实在是力不从心。我们一直都很羡慕爸爸妈妈口中的那个童年:寒假时可以打雪仗、滑冰车;暑假时可以捉蜻蜓、爬小山……而我们现在却只能通过书本亲近大自然。周末了,等待我们的是各种课外班,游戏的时间可以说几乎没有。时间久了,我们也开始反感那些课后学习,有时候宁愿在学校多呆两个小时,毕竟那里有同学可以游戏,可以聊天。
  我想对所有的爸爸妈妈们说:不要以为是我们不想去认真学习课外技能,虽然经常听见你们的抱怨,但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的时间太紧张了,放学后的时间被课后班占据太多,完成后还有作业的等待。我们想解放双眼,让观察更敏锐;我们想解放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想解放头脑,让思维更开阔。请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吧!
  (指导教师:赵 娜)
其他文献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雨水一直顺着玻璃流淌。又是一个下雨天,我无奈地撑起手中的小雨傘,走进雨中。  工作让妈妈忙得抽不开身,早回家的时候屈指可数;爷爷奶奶年过半百,对我的照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人回家,已是常事,就算下雨天。我恨他们,没能给我一个完整的家。  走出校门,我沿着梧桐小道缓缓行进。忽然,我心一阵揪紧:前面一位年轻的父亲一手擎着雨伞,一手紧紧地攥住身旁那一只细嫩的小手,一路欢笑。那大手握
期刊
很不幸,第一排讲台边的“宝座”竟然轮到我了。  本来不是这样的,多年来我一直稳坐中间,安享快乐。但是原来坐在第一排的韩涵,以“粉笔灰过敏”的理由请求老师更换位置。当时的我正笑哈哈地看着老师,等着看谁会是下一个“第一排”。却不想,老师眼神疾闪,瞬间就锁定了我,因此,让我成功地坐上这张“宝座”。你若问我坐此位是何滋味?唉,只能说,人间最大疾苦莫過于此!  第一排这个位置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期刊
旭日东升,万丈光芒穿透云层,抚摸着大地,泛起点点光影。  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打破了原来的静谧,我在阳台探身观望,只见几位追风少年,紧握把手,脚踩踏板,风驰电掣般驰骋在羊肠小道。  风撩起了我的衣衫,撩动了我的心念,也想加入他们的战队,成为一位潇洒的骑手。正巧,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之前父亲接送我的时候一直使用,现在已经闲置多年。  我转身下楼,迫不及待地推出自行车,找了一个空旷的场地,拼命回想着那
期刊
我的老家有一种交通工具,该车底盘高,越野性能好,四“腿”驱动,车的动力取决于牛的力气,而且无需汽油或柴油,保证节能环保。这就是我家乡的特色交通工具——牛车。  牛车就是把一个超大的木板推车套在牛身上,那厚实的橡胶轮胎,跟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个头差不多高。牛車的用途多为农家运货。因为牛的力气很大,只要牛愿意,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拖起一张沙发,再载五六个大人,一口气慢悠悠地走上个七八公里,都不是问题。但是,牛
期刊
如果我没猜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父母温情的陪伴——在一起聊天、吃鲜美的食物、讲故事、逗趣……亲子享受着日日流淌的幸福,似乎永不中断才好。岂不知,幸福原来也有保质期,“过期”之后,才会愈加显得珍贵。那么,在保質期内就不珍贵吗?是原来的幸福成色不够?这样的幸福,给孩子带来了哪些改变呢?下面,我们就以《铁路边的孩子们》为例具体讨论。  关于幸福的成色。  书中的“妈妈”,对幸福有自己的理解。她告诉孩
期刊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心目中的美食——云吞。  虽然云吞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可是卖相却是一级棒!晶莹剔透的云吞皮,配上粉红色的猪肉馅,浸在半透明的汤汁里,像极了一个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小娃娃,再撒上翠绿的葱花和肉色的虾仁,简直让人口水直流啊!  云吞的做法十分讲究,要想做得好,最重要的是看馅。首先要把姜洗干净,切成末,再选一些葱切碎,然后一起放入准备好的肉末中。
期刊
掰手腕大赛  禹沛都  “我觉得他肯定赢不了!”  “是啊!”  ……  在同学们的关注下,一年一度的掰手腕大赛正在紧张进行。  两束灯光照向赛台,刘明和于奇的比赛正在进行。刘明有些瘦,于奇很胖,也很强壮,同学们都认为刘明输定了。  果然不出所料,于奇占据上风。尽管刘明满头大汗,咬紧牙关,脸也憋得通红,却依旧处于弱势。于奇似乎放松了警惕,竟然笑了起来,自以为胜利属于自己了。就在此时此刻,刘明突然发
期刊
中国最早的小学生白话文作文,淳朴的日常语言,自由的思想表达,广泛的写作素材,大胆的想象,一切都带着启蒙时期的诚实和趣味。  今年一月十三日上午,我正闲着没事,跟着一些村民去打鼓迎春。这时突然传来了我大哥急病昏厥的消息,我大吃一惊,立刻停止了玩耍回家,只见大哥,咬着牙齿,闭着眼,像死去了一般。房内已站满了人,捧着他头的,是慈爱的母亲,她一面拿冷开水倒入哥哥的嘴里,一面呼唤他的名字,希望他醒过来;站在
期刊
我是一辆共享单车,我和伙伴们停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增添了几分时尚的色彩。人们只要一扫我们“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把我们骑走,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非常方便。我为我是一辆共享单车而感到骄傲。  最近,我们也有一些苦恼。我的好朋友小蓝被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撬了锁,还把它推回了家。共享单车活生生地变成了“私人单车”。从那以后,小蓝就不知所踪了。我的另一个好朋友叫小黄。有一天,它瘸着“脚”回来了,漂亮的“裙
期刊
今天,我在网络中看到华君武老先生一幅题为“假文盲”的漫画,感触很深。  这幅漫画是这样的:公交车站里立着一个提示牌,牌子上写有“母子上车处”五个鲜明的大字。四个身强力壮的男人站在那里候车,一脸高傲。可怀抱婴儿的妇女只能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本应属于自己的候车处被占,无依无助。这四个男人为了方便自己,有意不遵守社会公德,真可恨。当然,自己也从中也体会到了“假文盲”这三个字的讽刺意义。  只是,在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