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旅程(二)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著名作家。他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
  不久,我又读到了余华发在《收获》上的《世事如烟》。我感觉,《世事如烟》明显是他在阅读古代笔记小说的背景下,对自己的又一次超越。
  这个中篇中的角色都是用数字和其他符号命名的:7一病不起,算命先生说他是被儿子克的,只有离开儿子,病才能好。接生婆的儿子是司机,司机梦见轧了灰衣女人,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要大祸临头了,破法是以后路上遇到灰衣女人要停车。司机花了20元钱买了一件灰色的衣服,开车轧了衣服。一个灰衣女人回家就死了。司机去参加灰衣女人儿子的婚礼,在婚礼上因为屈辱自杀了。司机死后,接生婆深夜去出诊,去的竟然是坟场,接生回来,她遇见算命先生的最后一个儿子,算命先生的儿子死了,接生婆自己也死了……
  说余华“轻松地掠过了陈腐”,是因为他能像写《聊斋》故事一样,精妙地写接生婆的阴间接生;借葛洪的《抱朴子》说算命先生的续生术和“采阴补阳”;还能不断地脱离直接因果写意外。在这些精彩局部的组接下,他以一个中篇,就凌驾了笔记小说的传统叙述。
  余华在写司机见到接生婆洗脸时,竟能将水写成“像一张没有丝毫皱纹的白纸,母亲正将这张纸揉作一团”。小说最精彩的段落,大约是第三节司机自杀前,新娘给他擦脸的过程和最后一节4的歌声导引瞎子走进了江水。新娘给司机擦脸,先是“毛巾迎面而来,抹去了2的手指”,这是视线,像蒙太奇。然后,“一只手轻轻按住了他的后脑,他体会到了五个手指的迷人入侵”。当他后来变得一无所有时,新娘按在他脑后的五个手指,又变成了“五个生锈的铁钉”;瞎子刚听到4的声音,“像水果一样甘美”,“飘来时似乎滴下了几滴水珠”,4的歌声携带着瞎子走向江边,4感觉到,江水正在给光着身子的她“穿上了一件衣服”,4的歌声伴着江水慢慢淹没了瞎子,瞎子又听到了那几颗水珠的跳动,“似乎是4微笑发出的声音”。余华说他在写这个中篇时,写得很慢,这样的文字,的确是需要寻寻觅觅的。
  余华是1988年9月进入鲁迅文学院的。时,鲁院与北师大合办了一个研究生班,这是鲁院第一次培养文学硕士,当时的说法是,为了“青年作家的学者化”。
  一个文学青年,因為一个短篇、两个中篇,就读上了研究生,也只有80年代,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我还记得第一次去鲁院找余华的情景。他和奠言住一个房间,莫言是在军艺毕业后,到这里来读硕士的。从军艺来的还有刘毅然,刘原是在军艺教电影课的老师。鲁院办的研究生班似乎就这一届,因此吸引了很多人。我的熟人中,有北京写报告文学的沙青、写《无主题变奏》的徐星、写《塔铺》的刘震云,还有部队写《黑峡》的王树增。刘震云是北大毕业后,已被分配到了《农民日报》当记者,他在《农民日报》的宿舍就在鲁院的后面,所以他是个走读生。外地来的,我熟悉的,有吉林写《瀚海》的洪峰、黑龙江写《北极村童话》的迟子建、安徽写《心弦》的严歌苓等。刚到鲁院时,余华还带着海盐的习气:手插在牛仔裤口袋里,耸着肩,叉着腿,头发中分,说话声响亮。他带我去食堂,就算是请了饭。
  后来,余华成了我家的常客。那时我家有一个录像机,找录像带一起看电影,就成了一项大家都很喜欢的活动。第一批录像带是吕梁从他秦皇岛的家里拿来的,我记得有斯科塞斯的《出租汽车司机》、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费里尼的《放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安巴》,都是他自己翻录的。秦皇岛潮湿,录像带有的发霉了,图像很差,有的已根本部放不出来了。然后到张暧忻那儿去借,从张暖忻那儿借到的片子印象最深的是法斯宾德的《舀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再到军艺刘毅然家里去借,刘毅然那里借到的印象最深的是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和戈达尔的《芳名卡门》。我家那时房子很小,仅有里外两间,大家都席地坐在化纤地毯上。记忆中余华最赞叹不已的是伯格曼的《野草莓》,最讨厌的是威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魂断威尼斯》他只看了三分之一,就固执地坚决不让看了。
  那段时间余华和格非经常在我家相聚。记忆中最难忘的是1990年夏天,他们一起在我家看世界杯。决赛之夜,我们准备了啤酒与各种吃食,余华力挺马拉多纳,我则赌德国队,格非态度游移。那是贝肯鲍尔的德国队,他站在球场边,就似乎拥有无限的力量。那晚其实卡吉尼亚停赛了,马拉多纳被布赫瓦尔德钳住,跌跌撞撞只有一脚射门,但余华就是喋喋不休地说,德国是一架陈腐的马车。既然打赌,就会时时觉得险象环生、呼吸急促。胜负似乎是在快终场前奠定的,沃勒尔冲入禁区被绊倒,布雷默罚点球。我还记得余华当时气急败坏的样子,随后便自嘲:“阿根廷虽败犹荣,阿根廷虽败犹荣!”此时天色已大亮,大家伸着懒腰,方觉在地毯上坐得腰酸背痛。
  刚进鲁院时,余华还沉浸在古典小说的场景里,1988年年底,他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古典爱情》:公子柳生赶考途中被大户人家的花园吸引,在“吟哦”声下,见到了绣楼上的小姐惠。随即就伫立窗下,雨中还在等待,直到感动了惠,让丫鬟放下根绳子,使他攀上绣楼。四更时分,惠剪下秀发作为定情物,催他离去,临别时说:“不管榜上有无功名,都请早去早回。”但等柳生落榜归来,花园已颓败,惠也难觅踪影。三年后,柳生再赶考,遇饥荒年,以人为粮,在小酒馆竟遇到成为“菜人”的惠,已经被人买下了一条腿。他以盘缠赎回了惠的腿,保留了她的全尸,然后将其洗净埋葬。有意思的是,再过几年,柳生清明祭扫惠的坟,在坟旁搭了茅舍,惠竟在夜晚身披月光而来。第二天柳生挖开惠的坟墓,见她栩栩如生,通身长出了粉红的鲜肉,那条断腿也已长好,似在安睡,不久便可醒来。结尾是,惠当晚再来,悲戚地说:“小女本来可以生还,只因公子发现,此事不成了。”
  1989年年初,余华又给我写了个短篇武侠小说《鲜血梅花》。这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一起发表的还有格非的《风琴》、苏童的《仪式的完成》。
  1991年春节前,余华从鲁院研究生班毕业后,成为嘉兴市的职业作家,分到一套30平方米的房子。在这房子里,他写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呼喊与细语》是伯格曼的电影,那段时间余华沉浸在对伯格曼的热爱中,这电影一定启发了他自己对呼喊的感悟。伯格曼电影开头是穿过晨雾氤氲中的大树的光线,不同频率嘀嗒着时光的钟,然后是艾格尼丝艰难的喘息,我们当时就感叹不已。生死、隔膜、怜悯、亲情,余华借了这“呼喊”的意象,斑驳的记忆如同重新曝光显影,他将钟声换成了遥远的雨滴声,在雨滴声中展开池塘、田埂、泥土、小桥、母亲蓝方格的头巾与父亲握着的长长的粪勺,展开时光荏苒中各种童年、少年情景的纠缠、悲伤,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自制、无法释怀。这第一部长篇,余华就选择贫困的农村为他叙述的基点。他在1994年编辑他的第一套三卷本作品集时写过一个自传,自传中说他生于杭州,一岁时,父亲为了当外科医生,从杭州到了海盐,母亲也只能放弃在杭州的生活。按他自己的说法,到海盐后,他们一家住在一条胡同的末尾,胡同外就是农田,父母的医院被一条河、一座桥隔成两半,这就是他在小说里描写的南门。小说的第一节,“我”就看到两个城里孩子“穿着商店里买来的衣裤”,坐在树荫下的小圆桌边吃早餐。这两个城里来的孩子,应该就是余华和他的哥哥。小说里,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苏医生,而“我”父亲,则是一个天天咒骂“我”祖父、半夜钻出斜对门寡妇的被窝,再钻回母亲被窝的无赖村民孙广才。余华说,他是从小与农村孩子一起玩耍长大的,但重要的是,他在这部小说里回首往事时,就将“我”换成了农民儿子的视角,这为他凝注乡村中国提供了便利。他在思考这部小说的落点时,就已经明晰了:没有孙广才这样父亲的童年记忆是苍白无力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清晰的认识,才有了他之后越写越深刻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直至《兄弟》。
  (未完待续)
  据《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她在12岁和16岁时动过两次大手术。病情非常没有改观,双腿反而完全丧失力气,行动异常艰难。2012年秋,她被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获得校园网络人气最高的“自强之星”。但是,弟弟可能患上了和她一样的病,她决心要成为弟弟的榜样。  她是农村姑娘,肌无力患者,双腿完全丧失力气,行动异常艰难。但她凭借自己的毅力,考上大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就在她好不容易融入学校时,发现弟弟患了和自己一样的病。弟弟消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内地影坛可以说是百花争艳,有刘晓庆、姜黎黎、龚雪等多位女演员。其中最美的要数林芳兵了。  林芳兵曾经凭借电视剧《唐明皇》的杨贵妃角色,拿下了1991年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在演艺生涯到达巅峰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隐退。2017年2月,林芳兵对笔者说:“幸福真的与名利无关。有人说,如果我不急流勇退,可能会比现在更辉煌,但我觉得,现在远离名利的我过得依然辉煌。”  两难抉择:要“潘
期刊
时隔5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终于要推新作品了。“这次,我在故乡山东高密写了一批短篇小说,最长的一篇也不超过一万字,估计大家很快就能在《人民文学》和《收获》上看到。”8月23日,莫言在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書博览会上参加活动时透露,这是五年来自己第一次比较集中地发表作品,“重新拿起笔来写小说,我感觉自己有很多新的想法。因为生活在变化、人在变化,过去我作品中所描写的很多人物形象已经
期刊
在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和老京张铁路下方,一处震撼世界的工程正在悄然推进。地下102米处,正在崛起的京张高铁长城站连接北京与张家口,不仅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也是京包兰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西北和华北。记者近日走进施工现场,揭秘这座开创多个世界之最与国内首次的地下高铁站。模拟长城下高铁站图  站在中铁五局八达岭隧道二号斜井工地,能清晰地看到老京张铁路的一个小站卧
期刊
斯蒂芬·马布里的故事,很多不是篮球迷的人都有所耳闻,从NBA离开,来到中国,带领北京队三夺总冠军,当选北京市荣誉市民,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马。电影《我是马布里》就是根据马布里的亲身经历改编,囊括了他传奇的经历。  由青年导演杨子编剧并执导的热血运动电影《我是马布里》上映三周,口碑仍然在持续发酵。《我是马布里》以篮球为主题,讲述了一群热血四溢的男孩汗洒赛场、追逐冠军梦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代篮球巨星从谷底
期刊
U13女足队赴欧7场轰61球精彩表现令人割目相看  8月初,上海梅陇中学的U13女子足球队受到挪威首相邀请,远赴欧洲,参加了在挪威舉行的全球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挪威杯,该赛事一共吸引了全球超2000支青少年足球队。上海梅陇中学女足竟在所有的7场比赛中打入了61球,其中决赛以7比1的比分大胜对手,而场均近9球的表现也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女足小将的惊艳表现甚至吸引到了在比赛现场的挪威首相。  郭靖宇版射
期刊
实力戏骨王刚多年后再战喜剧,与女星于明加结成老夫少妻的《吾儿可教》将于8月27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影视制作、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大唐辉煌等单位联合出品。《吾儿可教》被称作中国版的《摩登家庭》,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质景家庭喜剧,该剧幕后会集了众多业内精英,制片人刘娟曾打造过《我的父亲是板凳》、《漂亮女人》、《地道英雄》等大热剧集。而该剧导演綦小卉堪称最
期刊
本文作者是三毛的父亲,该文写于三毛回到台湾定居后的一段时间。再有名的作家,也就是父亲眼中的“老二”。父爱拳拳,尽在其中……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位律师,勤奋、努力、谦卑、正直。他虽然不看三毛的作品,但却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儿。对于三毛主动离世,陈嗣庆认为: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她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父爱拳拳,尽在其中。  “老二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  我的女儿陈平本来
期刊
【编辑推荐理由】  大概在两年前,我与陈燕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是作为媒体评委参与录制了央视的节目《挑战不可能》,陈燕则是晋级总决赛的一名选手。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是一名盲人调琴师,因惠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遭父母抛弃,被姥姥捡回到北京抚养成人。录制现场,陈燕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和导盲犬珍妮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通过这次采访,让我对陈燕加深了了解,也让我对导盲犬有了新的认识。  在《挑战不可
期刊
近年来,大多数的家庭剧主要是围绕着婆媳间或夫妻间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故事,年轻人忙着谈恋爱,婆婆媳妇忙着开战,父亲这一角色类型一直处于绿叶地位,难有突破。韩童生却凭借《大丈夫》、《小丈夫》、《虎妈猫爸》等多部优秀作品中出挑的演技,开创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为中国家庭剧中的父亲形象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表演模式。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我的老爸是奇葩》用轻喜剧的基调讲述了以常宝童为首的一家四口酸甜苦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