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农业的发展问题,在我国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九七九年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九八四年,我国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241公斤,均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在这以后,我国农业又陷入徘徊局面,特别是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停滞不前,人均占有粮食也由一九八四年的394公斤降到一九八八年的359公斤。进入“七五”计划时期后,农业
其他文献
【正】 目前,“上下交言利”,这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逐步确定后并按它的内在要求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条件下,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反映方式,是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变化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2010年12月10日至28日,由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小学科学)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小学科学)在我省古城阆中顺利进行。在培训期间,笔者对全部前来参加“国培计划”的四川省各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并不丰富,数学知识基础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学习是一件辛苦也很乏味的事,一些学生在玩时充满了激情,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可一旦让他们定下心来学习时,就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究其原因,也许是我们安排的学习内容枯燥无趣,没有挑战性;也许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单调重复,没有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情境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过程。大而言之,古诗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小而言之,古诗是个人精神的写照。小学
文章针对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关系网络、社会资源等概念相互混用的现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及其主要研究观点,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获取稀缺资源的一种
当我们每一次带着精心的预设走进课堂,我们可能都隐隐地怀着一种期待,期待整节课能够如我们的设想,顺畅地从导入开始,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不生意外地,直到一节课结束。然而,愿望总是美好的,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一些“节外生枝”的情况,让我们不知所措。  其实,“意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面对“意外”时,采取回避和忽视的态度。如此,不仅会让学生的疑问挥之不去,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养成对学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必须充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 1926年是中国革命振奋人心的一年。当时革命力量是空前壮大,北伐战争已经开始,中国的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展开了大决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情
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数据,分析了川东北元坝西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建立其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过程,为须三段致密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