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视域下马克思的暴力观与阿伦特的暴力观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暴力观在于其思想与行动对传统的挑战,尤其是以对劳动、对作为手段的暴力的推崇来对传统提出挑战,这种挑战即一种对传统的暴力。正是这种挑战打破了等级秩序,重建阶层;打破社会秩序,重构人类文明蓝图。阿伦特对暴力的思考则是对马克思时代对暴力推崇的"后遗症"的反思:法与秩序的破坏,极权主义、恐怖主义的诞生,人类技术性武器威慑下脆弱的和平状态等,这些都源于暴力推崇的结果。马克思和阿伦特正因为都怀有对人类深沉的爱意,从而对时代问题进行探索溯源,并努力从中找到突破口,向前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构建未来。本文从时代与政治
其他文献
100多年前,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曾经引用过一句名言:资本有了20%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时代不同了,社会制度也在变化,但资本追逐利润的特点没有变,市场经济的规律没有变,因此,这段名言在今天仍然能够得到应验,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的安然、世通等公司如此,中国的“银广夏”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路明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发展历程,给
在中国话语中,所谓“超越”,既有战胜超过的意思.也有传承扬弃的意思。中国道路的开辟肇始于鸦片战争,在其后100多年时间里,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现代化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面
人的存在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种面相,它们借助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和生产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分。资本主义主张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市场的理念虽然带来了
随着经济格局的调整,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针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如加快体教结合进程、拓宽体育保险、坚持政策扶植、寻求企业合作、参与社
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论述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本文集中探讨封建社会的剥削方式问题,首先论述从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比较研究出发的合法性,进而通过农民身份的二重性解说超经济强制产生的必要性,又通过地主身份的二
目的观察调脾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活血组(40例)及调脾组(40例)。对
事实与价值问题是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事实与价值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经济持续增长而
目的:研究丹参素脂质体的处方、制备工艺。方法:以脂质体的包封率为指标评价,采用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反相蒸发超声法制得丹参素脂质体。结果:成功制得丹参素脂质体,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