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我习惯使用单反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但是在抓拍新闻的时候就经常因忘记调整光圈而出现曝光时间过长的问题,我应如何应对呢?
A使用光圈优先大多是为了控制景深,而多数单反相机在设置了光圈优先之后,其光圈的设置就不会自动变换了,所以您在使用这一模式拍摄的时候,要一直关注光圈的设置,光圈小必然曝光时间长,如果这时需要抓拍新闻照片,有这样两个办法:一是迅速将光圈尽量设置得大一些,二是转换到“P”模式拍摄。
在较暗的环境中,“P”模式会将光圈设置到最大,如果为了顾全景深,请您及时调整模式盘,使光圈与快门速度有一个合理的搭配。
Q我使用的索尼单反数码相机由于是机身防抖,我在用三脚架拍摄的时候是否需要将防抖功能关闭呢?
A不用,如果您的相机在三脚架上处于完全的静止状态,相机的机身防抖系统不会启动。另外,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相机即便在三脚架上,如果遇到大风导致相机颤动,打开相机的防抖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Q使用RAW或JPEG格式拍摄都需要事先设定好正确的白平衡吗?
A我认为都需要在拍摄之前设定好符合您拍摄要求的白平衡模式,虽然使用RAW格式拍摄可以在电脑后期重新设定白平衡,但是如果没有在拍摄之前设定好白平衡,可能会让您在修整照片的时候无法回忆起拍摄时的“色彩记忆”。而JPEG格式的拍摄则一定要事先设定好白平衡,因为这种格式的文件在电脑后期再调整白平衡的可能很有限。
Q我看到市场上还有木质的三脚架出售,请问这种三脚架适合哪一种相机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吗?
A其实早期的三脚架都是木质的,后来才出现金属材质以及现在普遍使用的碳纤维制造的三脚架。
木质三脚架与金属三脚架、碳纤维三脚架一样,适合于各种照相机使用,与相机配合的原则也是大相机配大型的,小相机配小型的。至于木质三脚架的优点,很多使用过这种三脚架的朋友都会感觉它的震动吸收效果比较好,而又比同样大小的金属三脚架稍许轻便一些,现代木质三脚架制作得都比较精巧,外观十分典雅。但是木质三脚架又相对比较娇气,不适合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使用,尤其不要让它遇水。
Q总听人家说要用“常用的镜头”,请问什么样子的镜头是单反相机常用的镜头呢?
A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摄影镜头有这样的称谓,依我的理解,人家所说的 “常用的镜头”应该是单反相机的套机所配装的镜头。这种镜头多是从广角到中焦或长焦的规格,假若在您还没有对相机镜头有具体的使用要求之前,这种“常用的镜头”既能够拍摄合影、风景,也可以应付微距、人像,等到您觉得这个镜头不能满足拍摄的特种需要了,就要开始考虑自己真正的“常用的镜头”了。
单反相机套机的镜头配置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型号也会有不同的镜头配装,像佳能EOS550D就有18-55mm镜头和18-200mm两种镜头的套机,价格各不相同,用途则大同小异。
Q在单反相机上使用一个与相机不同品牌的闪光灯,还能够进行自动闪光吗?
A使用非原厂的闪光灯,其特殊的自动闪光功能有可能不会再起作用,但使用光圈优先或手控曝光功能也能够让有自动闪光功能的闪光灯做到自动闪光。您这样试试看:把闪光灯设置于“A”模式,再设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值(如F5.6);把相机调整到手控曝光模式,快门设置在此1/125秒以下(1/60秒比较合适),让镜头的光圈设定与闪光灯的光圈设定相一致(比如都设置在F5.6),这样就可以在闪光灯能够覆盖的距离内进行自动闪光了。
Q我在市场上买到一台二手的135胶卷单反相机,配有一个55mm1∶1.7的镜头,请问这也算标准镜头吗?
A三十年前的很多135单反相机的标准镜头多数都是55mm焦距的,我国生产的海鸥DF135单反相机早期配置的标准镜头是58mm焦距。大概从70年代末开始,135单反相机的标准镜头才都统一到50mm的规格上来。
Q我从小DC升级到数码单反相机之后,拍摄仍然会有时滞,不是说单反相机没时滞吗?
A任何相机从按下快门到记录影像都会有时滞,只不过因使用以及相机结构不同而时滞长短各异而已。数码单反相机的时滞比小DC短,但依然还是有。
相机的时滞有很多原因,相机厂家标明的时滞多只是从反光镜升起到传感器感光的一段时间,而每个人按动快门的不同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时滞延长,不同的镜头和不一样的调焦距离,都是影响时滞长短的因素。有经验的摄影师会考虑到自己相机的时滞问题,加进一定的提前量,以弥补因为时滞所造成的影像记录滞后。
A使用光圈优先大多是为了控制景深,而多数单反相机在设置了光圈优先之后,其光圈的设置就不会自动变换了,所以您在使用这一模式拍摄的时候,要一直关注光圈的设置,光圈小必然曝光时间长,如果这时需要抓拍新闻照片,有这样两个办法:一是迅速将光圈尽量设置得大一些,二是转换到“P”模式拍摄。
在较暗的环境中,“P”模式会将光圈设置到最大,如果为了顾全景深,请您及时调整模式盘,使光圈与快门速度有一个合理的搭配。
Q我使用的索尼单反数码相机由于是机身防抖,我在用三脚架拍摄的时候是否需要将防抖功能关闭呢?
A不用,如果您的相机在三脚架上处于完全的静止状态,相机的机身防抖系统不会启动。另外,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相机即便在三脚架上,如果遇到大风导致相机颤动,打开相机的防抖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Q使用RAW或JPEG格式拍摄都需要事先设定好正确的白平衡吗?
A我认为都需要在拍摄之前设定好符合您拍摄要求的白平衡模式,虽然使用RAW格式拍摄可以在电脑后期重新设定白平衡,但是如果没有在拍摄之前设定好白平衡,可能会让您在修整照片的时候无法回忆起拍摄时的“色彩记忆”。而JPEG格式的拍摄则一定要事先设定好白平衡,因为这种格式的文件在电脑后期再调整白平衡的可能很有限。
Q我看到市场上还有木质的三脚架出售,请问这种三脚架适合哪一种相机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吗?
A其实早期的三脚架都是木质的,后来才出现金属材质以及现在普遍使用的碳纤维制造的三脚架。
木质三脚架与金属三脚架、碳纤维三脚架一样,适合于各种照相机使用,与相机配合的原则也是大相机配大型的,小相机配小型的。至于木质三脚架的优点,很多使用过这种三脚架的朋友都会感觉它的震动吸收效果比较好,而又比同样大小的金属三脚架稍许轻便一些,现代木质三脚架制作得都比较精巧,外观十分典雅。但是木质三脚架又相对比较娇气,不适合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使用,尤其不要让它遇水。
Q总听人家说要用“常用的镜头”,请问什么样子的镜头是单反相机常用的镜头呢?
A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摄影镜头有这样的称谓,依我的理解,人家所说的 “常用的镜头”应该是单反相机的套机所配装的镜头。这种镜头多是从广角到中焦或长焦的规格,假若在您还没有对相机镜头有具体的使用要求之前,这种“常用的镜头”既能够拍摄合影、风景,也可以应付微距、人像,等到您觉得这个镜头不能满足拍摄的特种需要了,就要开始考虑自己真正的“常用的镜头”了。
单反相机套机的镜头配置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型号也会有不同的镜头配装,像佳能EOS550D就有18-55mm镜头和18-200mm两种镜头的套机,价格各不相同,用途则大同小异。
Q在单反相机上使用一个与相机不同品牌的闪光灯,还能够进行自动闪光吗?
A使用非原厂的闪光灯,其特殊的自动闪光功能有可能不会再起作用,但使用光圈优先或手控曝光功能也能够让有自动闪光功能的闪光灯做到自动闪光。您这样试试看:把闪光灯设置于“A”模式,再设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值(如F5.6);把相机调整到手控曝光模式,快门设置在此1/125秒以下(1/60秒比较合适),让镜头的光圈设定与闪光灯的光圈设定相一致(比如都设置在F5.6),这样就可以在闪光灯能够覆盖的距离内进行自动闪光了。
Q我在市场上买到一台二手的135胶卷单反相机,配有一个55mm1∶1.7的镜头,请问这也算标准镜头吗?
A三十年前的很多135单反相机的标准镜头多数都是55mm焦距的,我国生产的海鸥DF135单反相机早期配置的标准镜头是58mm焦距。大概从70年代末开始,135单反相机的标准镜头才都统一到50mm的规格上来。
Q我从小DC升级到数码单反相机之后,拍摄仍然会有时滞,不是说单反相机没时滞吗?
A任何相机从按下快门到记录影像都会有时滞,只不过因使用以及相机结构不同而时滞长短各异而已。数码单反相机的时滞比小DC短,但依然还是有。
相机的时滞有很多原因,相机厂家标明的时滞多只是从反光镜升起到传感器感光的一段时间,而每个人按动快门的不同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时滞延长,不同的镜头和不一样的调焦距离,都是影响时滞长短的因素。有经验的摄影师会考虑到自己相机的时滞问题,加进一定的提前量,以弥补因为时滞所造成的影像记录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