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 饥荒之外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埃塞俄比亚”,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战乱?是饥荒?抑或是Micheal Jackson那一首为埃塞俄比亚饥荒所创作的Weare the World?
  事实上,埃塞俄比亚远不止这些。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克里斯·约翰曾说:“非洲不是一个地方,而是100万个地方,是100万种声音。没有任何一张照片能抓住非洲的神秘、多样性和它带给人们的惊奇。”
  作为具有超过j000年历史的东非之国,古老的埃塞俄比亚恰恰是这一片广袤而神秘的非洲大陆的缩影。
  在古希腊语中,“埃塞俄比亚”表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所居住的土地”。从地理上看,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的内陆国家,人口约7760万。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整个国家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根据古代考古学发现,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地域是人类的诞生地之一,而且也是人类宗教起源的重要地域,人类的生活呈现与此息息相关,因此人类的原始状态在那里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毫无疑问的是,这一地域的人类和神性的世界非常接近,同时和动物世界也是关系紧密。
  的确,上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块土地的偏爱。他将其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变成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处处有落笔:由熔岩阻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原湖泊塔纳湖,“冒烟的水”青尼罗河瀑布,壮观广阔的地下洞穴索夫奥马尔岩洞……
  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和元素自然成为了非洲纪实的重要源头。于是,他们不仅进入了康拉德和海明威等作家的世界里,同时也出现在一些非洲作家如阿切贝和沃库的著作中。
  
  长毛和弯刀下的独立
  
  1896年,意大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长枪大炮居然会败给埃塞俄比亚的长毛和弯刀。
  当时正值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高潮,几个欧洲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已经把厄立特里亚作为殖民地的意大利,-3K对埃塞俄比亚抱有殖民野心。
  1889年5月,埃塞俄比亚同意大利签订了《乌查利条约》。条约中最重要的是后来引起争议的第17条。该条的阿姆哈拉文本说,埃塞俄比亚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请求意大利协助。但是,在意大利文本上,“可以”被故意改为“同意”,并进而曲解为“必须”。1890年,意大利据此宣布对埃塞俄比亚实行“保护”。1895年又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同年9月,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书,表示要抗敌卫国。1896年明,埃塞俄比亚人民取得了阿杜瓦会战的胜利。这场胜利,让埃塞俄比亚这支军队一战成名——这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埃塞俄比亚也就此成为了非洲唯一一个从来没有沦为欧洲殖民地的国家。
  其实,在1941年以前,埃塞俄比亚并非称作“埃塞俄比亚”,而是“阿比西尼亚”。这个名称源自阿应伯语,意思是“混种人”——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埃塞俄比亚原本就是由许多流动的部落和城市组成的联合体,这些部落和城市几乎各自都拥有着像时间一样久远的历史,松散且冲突不断。在这里,有给自己的孩子行割礼的基督教徒,也有让女人佩戴唇盘的摩西部落;北方有几十年居住在洞穴中的隐士,南方有戴着金属发套、嘴里镶着赤褐色假牙的太阳崇拜者;当中部的亚的斯亚贝巴已经步入现代艺发展时,南部欧摩谷地的汗马族、卡罗族等少数民族却仍处于奇风异俗、原始蛮荒的状态。
  
  碰撞:传统与现代之歌
  
  然而,某些变化却正在慢慢地发生着。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山谷(Omo Valley)被视作是非洲最后的未垦地。这里至今仍然是一片以宗教仪式和复仇行为所统治的地区。在奥莫河的周边,聚集着多个部落,有卡拉部落(Kara),摩西部落(Mursi),哈马尔部落(Hamar),苏里部落(Suri),尼扬加通部落(Nyangatom),克威古部落(Kwegu)和达撒奈克(Dassanech)部落等。正当这些部落还在以鞭打女性直至出血为习俗、以“跳牛”为男孩的成年礼,部落领导者还在谋划如何为被其他部落谋杀的兄弟报仇时,或许,就在他们部落所在地的不远处,便是轰鸣的机器和飞扬的灰尘。
  离卡拉部落320英里远的地方正在建设一个大坝。这个叫做“Gilgel Gibe III”的大坝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之一,预计2013年完工后,发电量可达1870百万瓦。而埃塞俄比亚会将这些电力卖给与他们共享能源的邻国,例如肯尼亚和苏丹。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微妙碰撞,很大程度上是由埃塞俄比亚政府为发展社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所带来的。
  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由于内乱以及严重的旱灾,埃塞俄比亚的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整个国家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饥荒。在经历历史的阵痛之后,执政当局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农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事实是,埃塞俄比亚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却处于开发不足,甚至尚未开发的状态。以其水资源为例。被称作“东非水塔”的埃塞俄比亚境内共有15个大型湖泊、河流和水库主要集中在非洲大峡谷附近。湖泊面积达到7400km2,河流长度达到7000km。其充足的水资源成为了发电的主要能源,而国家特有的地貌形态使得其中至少25%的水利资源能够为经济发展所用。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埃塞俄比亚全国发电总量仅有2000兆瓦,还不到国家自然资源潜能的2%,而其水力发电潜力估计在15000—30000兆瓦之间。
  “我们希望可以加大在水电站方面的建设,修建大、中、小各个不同规模的水电站,以多开发我们丰富的水电资源。”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塞尤姆·梅斯芬说,“同时,埃塞俄比亚也不仅只是希望通过开发水电资源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也希望向邻近的国家输出能源。我们和民主刚果共和国在这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潜力。”
  除了水资源,蕴藏在埃塞俄比亚土地下的矿产资源是其吸引外资的另一张牌。根据埃塞俄比亚的《新五年增长与转型计划(2010/11—2014/15)》,埃塞俄比亚矿产部将加大在矿产领域的投资,预计到2015年,总投资额将从目前的127亿比尔增加到200亿比尔。埃塞矿产部长表示,矿产部将着重开发进口替代矿产,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更多私人企业开展矿产与石油勘探。埃塞矿产部将把埃塞国家地质填图覆盖率从现在的51%提高到100%。该部长表示,目前埃塞年出口黄金(包括黄金首饰)和钽铌创汇1.08亿美元,到2015年,矿产出口年创汇将达2.773亿美元。
  据梅斯芬大使介绍,目前,已经有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产,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同时在用于能源、化肥 和出口这些领域的煤炭开采方面,也有中国的另一个公司正在积极竞标。”他说。
  而且,埃塞俄比亚还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高岭土、硅藻土、石英、钾碱等矿物。但是,由于埃塞俄比亚矿产业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尽管其具有换取外汇、增加就业机会和为当地工业提供原料的巨大潜力,矿产业对埃塞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相当小,尚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可以说,在矿物勘探方面,埃塞俄比亚称得上是一块“处女地”。
  然而,吸引外来者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亟待开发、能够产生丰厚经济效益的资源。他们更愿意趁麦当劳来到这片土地之前,前往当地部落去体验一把与现世截然不同的传统生活。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埃塞俄比亚的旅游业有了大力发展的可能性。2009年,埃塞的入境旅游人数为41万人次,旅游业实现收入2.1亿美元,旅游工业收入成为国家的第三大外汇来源。
  梅斯芬大使就此对一位空调供应商调侃到:“即使你不能够把空调卖到埃塞俄比亚,但至少你来埃塞俄比亚能享受到宜人的气候,这还是不错的。”
  但是,埃塞俄比亚旅游业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落后的服务基础设施,在—定程度上影响了埃塞旅游业及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鼓励各类资本加大对酒店和假村等旅游设施的投入,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埃塞政府还制定了优惠政策,以鼓励外商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埃塞俄比亚计划于2020年成为非洲的旅游大国,争取届时每年的游客数量增至100万人以上。
  
  鲜花拉动GDP
  
  相比起其他产业,埃塞俄比亚的花卉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按照埃塞俄比亚的国语阿姆哈拉语,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意思是“新鲜的花朵”。这座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以漫城的姹紫嫣红和处处照眼的鲜花而不负美称。
  事实上,埃塞俄比亚因地处东非高原和位于赤道附近,其特有的高原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利资源及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气温,对优质花卉的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埃塞的鲜花以花朵大、花期长、花茎_长而见长。
  然而长久以来,埃塞俄比亚人对漫山遍野的鲜花视而不见;加上长期不稳定的政局,很大程度妨碍了花卉产业的发展。
  直到近年,看着自然条件相似的邻国肯尼亚依靠花卉出口获得了丰厚收益,埃塞政府和人民才意识到鲜花的价值,当地政府开始关注花卉行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花卉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同时,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埃塞政府还制定了“海外投资者可以建立完全私有化的花卉公司”、“长期拥有优先租赁权”、“对投资者进口的固定资产给予免税”等相应政策保护投资者,并为其提供许多投资便利条件。
  优良的自然条件、优惠的政策、低廉的土地价格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吸引着许多国际著名花卉开发商前来投资,从而推动了埃塞花卉产业的异军突起。由于欧洲人喜欢大朵类的鲜花,因而埃塞俄比亚的花卉颇受欧美国家的欢迎和国际市场的青睐,鲜花种植和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额跃居非洲第二。据统讹埃塞俄比亚出口鲜花和切花到欧洲的淡季花卉市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也有70余家国内外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开始花卉培育。目前,每天有超过70吨的切花从埃塞俄比亚运往全球各地。在不远的未来,埃塞俄比亚将有望跻身主流花卉出口国。
  毛驴 陪跑世界冠军
  
  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尤其是乡间小道上,驮着重物低着头专心致志赶路的毛驴是一道常见的风景。这些驴知道家在哪里而且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而不用牵也不用赶。驴在前面慢悠悠走,主人在后面慢悠悠跟,人与驴构成一副充满暖意的画面。
  埃塞俄比亚约有900万头驴,数量居世界第二。在农村,孩子十二三岁大时就要承担农活,这时家人会送他一头驴,祝愿家道兴旺:未婚男子家里若没有驴,他就很难讨到老婆;姑娘出嫁时,娘家为了女儿的幸福,无论如何也会给女儿陪嫁一两头驴——驴对于埃塞人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埃塞人蒋说的那样:“驴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其重要性就像空气和血液一样。”因此,在埃塞俄比亚,驴是“圣物”,人们不能虐待驴,更不能吃驴肉。遇到穿越马路的驴队,人们还会刹车让驴先走。
  虽然如此受重视,埃塞俄比亚的驴却并未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它们不是主人的宠物,而是“壮劳力”和好帮手。由于埃塞俄比亚三分之二的国土属于海拔2000至3000米的高原,因而毛驴—直是没有道路的边远山区的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近年来,虽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交通工具陆续出现在这片土地,但毛驴依旧保留着较高的使用价值,而这与埃塞俄比亚的小农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埃塞俄比亚是个农牧业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高达90%。农村村庄建设没有统一规划,人们居住分散。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农业生产仍相当落后。农民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剩余农产品商品化,而剩余农产品转换为商品依赖于邻近的集贸市场。农民定期把自家生产的粮食或用于交易的其他物品放在毛驴身上,赶着毛驴去赶集市。丝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毛驴,埃塞的农民就无法得到必要的生活物资。
  有趣的是,小小毛驴还间接地成就了埃塞俄比亚这个“长跑王国”——据说,埃塞俄比亚好几位世界马拉松长跑冠军,都是从小和驴一道赤着脚跑山路,练就了“飞毛腿”——当贫穷带给埃塞俄比亚人以苦难的同时还给予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和惊人的耐力,而他们也渴望改变。正如一位在埃塞俄比亚工作过j年的网友所说:“这个世界的地域差异,让我了解到人类的三六九等。但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他们也渴望改变,他们也向往美好生活。”
其他文献
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价值取向调查,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本文采用实名制的现场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了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的调
指出了固态继电器(SSR)是一种以弱电控制强电的理想器件,可实现对智能电动调节阀电机的驱动,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简述了SSR的工作原理,SSR在智能电动调节阀中的应用方案,给出了电
由广东省抗癌协会、美中抗癌协会(USCACA)、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JC)》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将于2011年5月20~22在广州白
高校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更能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情操。高校党史教育不仅要
本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结合专业,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合同式”的教学设想,从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双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校学生应积极主动创业,主动捕获机会,创造机会。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不仅能使创业者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且能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建设之后,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建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又一千年大计,肩负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分担、京津冀协调
全球经济在经受了一场气势空前的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正在显现出复苏的势头,这一点,当是全球经济界的一个共识。代表这个共识的标志之一,是"后危机"一说的迅速升温。在刚刚结束
新形势变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党校应大力推进并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党校姓党和按需施教的教育原则是前提条件;加
近十多年来,出现了关于教育本质的许多新的看法,而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的本质到底有没有一个普遍的答案呢?本文从哲学的视角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一基本命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