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年龄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一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就先有了年龄。从出生那一刻起你就得一岁一岁地活,一年一年地朝前走。人是活的,天天在成长,一年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要长高两三寸,而他的年龄似乎在冬眠,平时无声无息,只有到了年尾才翻个身,长了一岁。
  无论你多富贵,也无论你多贫微,在年龄面前你只能一年添一岁,多了不行,少了也不中。有人说啦,你老陈就是死脑壳,年龄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呀,活人哪能会被尿憋死呀,那年俺上军校年龄差两岁,就是俺那个当县长的爹找人给俺添了两岁,这一添就把俺添进大学校去了。
  唉!我不是糊涂人,我不傻,这事我见得多了,不要说改个年纪,有的人连历史都敢改,只要有法道,任意改个数字还不是吹口气的事,容易得很哪!但是,这叫弄虚作假,改出朱的年龄不是你的真实年龄,只能你哄它,它哄你,你对着它笑,它看着你乐,笑啥?乐啥?笑你昨天还当老大哥,乐你今天变成了小老弟。
  “今年一岁大家添,人间不是偏我老。”
  年轻人喜欢过年,过年可以放假、聚会、游玩,又长了一岁又成熟了一截,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天天向上。可是對上了年纪的高龄老人来说,盼望过年的人就不多了。不是说了,人间不是偏我老,今年一岁大家添么,我老,你也长了一岁,大家都一样吗?一般来说老年人不叫长一岁,叫少一岁或失一岁,因为年纪越高离驾鹤西去的日子越近。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年龄又是时间和财富,一个人如果幼时不努力,不去刻苦学习不去创造积累,到头来一无所有,白白虚度一生。
  看看人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虽然只活了56岁,他留下的著作足以震撼世界。他笔下的阿Q、祥林嫂、闰土等艺术形象,家喻户晓。还有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随笔和书信,总共300多万字。他的作品是被翻译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作家。他有“民族魂”“世界心”之誉。有名人说,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少了一个齐白石天不会塌下来,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便折了一根脊梁。
  除了人生价值的悬殊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年龄差异的轶事。比如,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她21年后,不顾宋家父母强烈反对,嫁给了大她27岁的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
  还有一对跨越时代的恋人,女士写道:“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对君好。”因为年龄的巨大差异他们最终未能成为眷属,但这首诗给人留下了隐痛与伤感。
  年龄不分大小,做好事的人终有积善之报,干尽坏事之徒终有报应之日。诗人臧克家说得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童玲/图
其他文献
有朋友右脚背腱鞘部位长了一个囊肿,初时无感觉,渐渐地胀痛起来,才引起了注意。朋友自然相信大医院。  第一家“三甲”(三级甲等医院)很干脆:“开刀拿掉,这种东西长期放在肉里总是不好的。”让后医生便爽快地填写了住院单。  但朋友怕痛,又有点不甘心,就这么点小东西也要住院开刀?于是又来到了另一家“三甲”。结论倒也很干脆:“不必开刀,囊肿里面的液体自己会慢慢地被吸收掉的。”  两家很有名气的大医院,诊断的
期刊
中国字据说有十万左右,故身为中国人,谁也不敢夸下海口,说他把汉字都认全了。一般人大约认得两三千字,便可以应付书面与口语的交流。但中国字中不少是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且有的字形状相近如双胞胎,故就是这常用的两三千字,能全都不读错或不写错的人,也属罕见。因此上至高官显贵、学者名流,下至寻常百姓、小知文人,都难免会闹出读、写错别字的笑话。  我初中未毕业赶上文革辍学,后靠一本《新华字典》消灭拦路虎识字读书
期刊
自从自然界中出现日、月、星、辰、雾、雨、雷、电后,宇宙中便出现了人类。人乃万物之灵,人先有巢,后有屋,自从有屋就产生了门。门的种类繁多,先是草帘门、秫秸门,篾门、竹门,然后演变成木门、石门、铁门、铝合金门。最初门是用来防御自然界野兽入侵的,后来又有了防盗及保护隐私等作用,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防盗门、电动门、监控门、遥控门……  封建时期民间有句俗语:“官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现在民主
期刊
“嫉妒”实在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病症。这种病症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对别人所取得的成就比自己大或者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服气的心理。  争强好胜是人性的特点,本无可厚非。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得比别人更好、取得的成绩更大、站的位置更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毕竟是有各种差距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上天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应当是自然辩证法的原则。然而,有些小心眼的人却分明不理解这个原则,不懂得这
期刊
冬至可以不晒吃饺子吗?  请看:“亲,不是故意不发饺子显摆特立独行,是恰好谈到非洲的片子,就带出了和冬至相关的南回归线??”这是一位朋友因冬至不晒吃饺子“被问责”的自辩。  是的,入乡随俗。在中国,不管啥节气,都一“吃”字:“国人每逢节气变,不吃饺子就吃面……”冬至是“神州迎冬至,万家包饺子。北国老风俗,年节唯此食……”看见了吧,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另有元宵、粽子……不管届时想吃不想吃、有无时
期刊
作家余华曾评价某些作家的作品,“不描写内心,专门描写内分泌”,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一些作家写作的恶趣味。  如今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发表土壤,写作者便如雨后春笋。很多写作者博客上贴几篇日记,网络里发几个豆腐块,便大言不惭地以作家自诩,大大降低了“作家”称谓的含金量,作品自然泥沙俱下。写作者多如牛毛,走心的作品却不见多:让人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的好文章不多了;让人挑灯夜读,细细品咂的佳作不多了;让人读了又
期刊
最近,《环球时报》批“事务主义”了。何谓事务主义?表现之一,就是“只做不思”。“上级怎么布置和安排,下级就怎么贯彻和落实,貌似执行力强,马上就办,不打折扣,甚至层层加码,其实不从实际出发,缺乏学习和思考。这种简单化执行呈现的只有工具性意义。”(2018.12.24《报刊文摘》)  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或做事没有长远规划,缺乏主动思考谋划能力,疲于应付、忙而无功;或满足于重复单一工作,沦为缺乏创
期刊
一个人的灵魂有味道,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取舍行止,倾泻而出,无法隐藏。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你会分辨出不同的人,分辨出他们灵魂的不同气味;但也有时,通过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你就能分辨出它。  有的时候,是俗气。  俗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欲熏心。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得利;找他办什么事,他第一句就问:“有什么好处?”同事之间举手之劳搭把手,他一定会提出:“你要请客哦!”需要大家都出力的事情,他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的短片《巨婴》,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失误。父母亲、儿子,三口之家看似很幸福,可惜家里的宝贝儿子被炼成了一个“巨婴”。  巨婴起床要妈妈帮穿衣服、喂饭、刮胡须,母亲毫无教育,盲目溺爱,孩子活着的目的就是整天打游戏。父亲不管不顾,视若罔闻,对孩子的教育也不闻不问,不沟通交流,表现也很冷漠。等到父亲车祸去世,母子的生活变得拮据,可是巨婴还要求母亲买VR眼镜……  年老体弱的
期刊
一个人大概很难保证自己绝对不贫穷,有的人本来家财万贯,却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或一场重大的疾病不名一文。何况,人的富裕与否也不只是跟个人的努力相关,环境、机遇、家庭、所受教育都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的是即使身陷贫穷也不生出穷气。  所谓穷气,就是由不如意、不知足等等派生出来的心灵上的毛病,它本质上是一种灵魂上的小气。这种穷气,穷人有,富人也有。  穷气之一是鼠目寸光。你说人还是读个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