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麝活体取香 中医药科技创新之路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麝香,自古以来就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的天然动物香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价格不菲,供不应求。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笔下的“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足见当时人们对麝香的推崇;在欧洲,麝香很早就被看作是香料中的精品。作为中药材的应用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中医和其他亚洲医学中。然而现在麝已是濒危物种,为加强保护国家仅允许七个品种八个厂家限量使用天然麝香。如何既增加麝香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也能保护好这些濒危的资源。解决此问题已迫在眉睫。以蔡永华为核心的四川养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长期致力于此项研究,并实现了突破。
  我国麝面临濒危局面
  麝,又称为麝獐,共有5个种,分布在东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以中国居多。5种麝中,70%—80%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湖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区。据全国麝资源专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麝的现存量不足上世纪的10%,呈岛屿状分布。
  麝香是雄麝香囊腺的分泌物,每年分泌一次,产量十分有限。近年麝的自然栖息地急剧萎缩,导致了麝的数量骤减。因麝香特殊的市场价值,为了获取麝香,人类肆意捕杀麝,进而陷入了“越少越贵、越贵越捕、越捕越少”的恶性循环。这也是野生麝数量骤减的另一原因。200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麝科所有种类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社会保护意识的加强,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也不断加大,即便如此我国野生麝濒危局面仍没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乐观估计其数量只能维持现有水平。森林的过度砍伐、屡禁不止的黑市贸易仍对我国野生麝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人工养麝科技攻关推进产业化
  据蔡所长介绍,四川省养麝研究所(其前身为马尔康养獐试验场)成立于1983年,位于都江堰市紫坪镇,隶属于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设四个研究室、两个养麝场,养麝种群800余头。目前是我国唯一从事专业人工养麝的公益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我国人工养麝的科研任务和技术支撑。研究领域涉及麝的饲养、饲料、疾病防治、繁殖育种、饲养规范等。
  该所从事人工养麝研究50余年,一直致力于发展人工养麝,以满足麝香巨大的市场需求保护中医药产业服务。承担国家“六五”攻关课题——“人养麝研究”等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家养林麝寄生虫病调查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科技部发明二等奖的“人工麝活体取香”技术,为我国自有知识产权,且仅在我国养殖成功,改变了几千年来“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利用方式,对麝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外还开展了麝的野外生态调查、远程运输、驯养繁殖、营养与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活体取香技术、麝香加工保存和提高麝香产量等基础研究。
  研究所充分发挥优质种质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广泛开展与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其他院所的科研人才、实验设施优势。“十二五”期间,研究所将筹建中国人工养麝研究中心,打造人工养麝产业化技术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为我国社会人工养麝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推进了养麝产业化的发展。人工养殖获取麝香为中医药用天然麝香提供了新的空间,市场前景广阔。为此我所将在驯养繁殖成功的基础上致力于饲养技术的提高,培育高产品系和品种;进行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人工养麝产业化进程,以人工养殖所获天然麝香满足中医中药的需求,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文明由于对土著文化和异质文化的摧毁正引导世界走向终极毁灭,因此需要反思所谓“文明”及其价值。透过充满进化论色彩地认识背后所隐含的逻辑,这种“文明”的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和城市文明的历史,以对大自然的异化为前提,而真正的文明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并与之和谐相处。  关键词:文明;西方文明;本土文化  作者简介:约翰·B. 科布(John B. Cobb),男,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克莱蒙
摘 要:随着替代产品行业加入竞争,电力企业实施营销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实施关系营销来探索新的营销网络模式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助于改变电力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传统印象,从而建立并传播其良好的企业形象。文章具体阐述了电力企业的相关利益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系营销的电力企业新营销网络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得企业在满足自身及各方需要的同时,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经理人供不应求,供给严重短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经理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成为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向国际市场接轨的瓶颈。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当务之急。本文在概要介绍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及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
摘要:在科教兴国战略下,新技术革命进程日益加快,给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状况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以技术进步和收入为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477篇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从高产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角度绘制可视化图谱,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和收入问题的研究热点变化状况,内容涵盖技术进步方向、实际工资、农民收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五大角度。此外,本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古今中外,思考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道智慧之光,谁善于运用它,谁就拥有打开科学世界大门的钥匙。在神奇的光学探寻世界里,有这样一位以善于思考著称的科学家,他能将“每一点‘灵感’都化为‘理想’”,他能“求新立异,点亮‘光学’世界”,他科研生涯中所创下
王义遒,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波谱学和量子频标领域知名专家。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早期在波谱学研究中发现了晶体和溶液中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一些规律。后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原子钟。他主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有幸参加青岛、黄岛通道工程的早年论证、评议工作,并担任召集人,对该工程建设项目从工程线位、方案取舍、桥隧比选、建设可行性和经济性、合理性,到初步设计以及工程招投标……,一路走来,目睹并参与了它的建设全过程。近20年了,往事历历如在眼前,转瞬沧桑巨变,天堑变通途,令人感慨系之!如今,隧道已经竣工通车快一年了,为缅念过去,愿意写几句值得思考的点滴追忆,与同行读者们共享。  一、隧位
摘要: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极为尖锐,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是云南目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还存在科技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保驾护航;明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
摘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对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对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西部企业成长性因子与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受盈利能力的影响,其次受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为主的偿债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部企业 成长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面对多样性的市场环境,高成长性的中西部
摘要: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为此,我国也提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将高管过度自信和企业异质性同时纳入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管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企业异质性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