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模式要多元化。课题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本文阐述了在高职教学中尝试课题式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分析和探讨了课题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具备的条件,总结了课题式教学尝试的效果。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技能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143-01
课题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任务式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课或者某一学习单元,设计一个课题,由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合作来讨论和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确定方案和步骤,直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课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辅导监督作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1 课题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尝试
1.1 课题式教学在《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物流成本的概述、构成、计算方法、控制方法等基础上,在“仓储成本管理”和“配送成本管理”两章采用课题式教学方法,设计的课题题目分别是“怎样实现仓储成本管理合理化”和“如何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分别占用8学时,占用学时为本课程总学时的20%,参与学生4个班,120余人,其中独立完成课题的学生60人,其余的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完成课题,共20个课题小组。
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协作下,按期完成了课题,共提交课题报告80份,经评审,课题报告优良率达到85%,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1.2 课题式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在專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阶段较适宜。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阶段,设计一个或几个课题,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分析、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写出论文,并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找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的感觉。
(2)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课题式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但是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不容忽视,相反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了。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完成课题式教学任务。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实习场所。
在课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一些实验和现场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实习场所。
1.3 课题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题式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要适中,不能用这种教学方法去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占20%的比例较适宜。
(2)课题设计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课题内容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高职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必须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题式教学,给学生提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达到高分高能。其次是课题的难易程度,设计要适中,如果偏难,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过多,学习和消化很吃力,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挫败感,因此达不到课题式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如果过于容易,学生也学不到更多更深的新知识新内容,实际操作技能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因此而荒废了时机。
(3)调节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题式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相反教师更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因此要重视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首先,学生在课题过程中,要自学很多新知识、新内容,不可避免会遇到难点、难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难点难题,否则学生遇到难点和难题,可能会丧失信心而半途而费。其次,在课题式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组织性会比较松散,不如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因此,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在时间进度方面,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监督,确保学生按期完成课题。
(4)每次课题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位学生和课题小组进行讲评,给出考核成绩,该成绩作为在本课程结业成绩的组成部分。
2 课题式教学尝试效果及认识
课题式教学方法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尝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2.1 培养了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覆盖了以往所学过的,而且还包含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这部分需要学生创造性的去自学,去独立思考。这种由学生主动地按需所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2.2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
学生经过课题设计,从中察觉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而主动去加强和弥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克服了以往直接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枯燥性,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习”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的主动学习。
2.3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科学精神和创造性
在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中,约占50%的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即使在课题小组中的学生,每位学生承担的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具有独立性,这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经过“探究式学习”的课题设计,改变了“在学校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在工作岗位进行研究和创造性工作”的错误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承的。
2.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取得阶段性成果,都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课题的成果能够应用到现场实际工作中,指导生产并产生效益时,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激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技能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143-01
课题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也称作“探究式学习”、“任务式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课或者某一学习单元,设计一个课题,由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合作来讨论和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确定方案和步骤,直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课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辅导监督作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1 课题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尝试
1.1 课题式教学在《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物流成本的概述、构成、计算方法、控制方法等基础上,在“仓储成本管理”和“配送成本管理”两章采用课题式教学方法,设计的课题题目分别是“怎样实现仓储成本管理合理化”和“如何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分别占用8学时,占用学时为本课程总学时的20%,参与学生4个班,120余人,其中独立完成课题的学生60人,其余的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完成课题,共20个课题小组。
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协作下,按期完成了课题,共提交课题报告80份,经评审,课题报告优良率达到85%,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1.2 课题式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在專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阶段较适宜。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阶段,设计一个或几个课题,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分析、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写出论文,并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找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的感觉。
(2)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课题式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但是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不容忽视,相反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了。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完成课题式教学任务。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实习场所。
在课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一些实验和现场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实习场所。
1.3 课题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题式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要适中,不能用这种教学方法去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占20%的比例较适宜。
(2)课题设计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课题内容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高职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必须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题式教学,给学生提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达到高分高能。其次是课题的难易程度,设计要适中,如果偏难,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过多,学习和消化很吃力,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挫败感,因此达不到课题式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如果过于容易,学生也学不到更多更深的新知识新内容,实际操作技能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因此而荒废了时机。
(3)调节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题式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相反教师更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因此要重视教师的引导、监督作用。首先,学生在课题过程中,要自学很多新知识、新内容,不可避免会遇到难点、难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难点难题,否则学生遇到难点和难题,可能会丧失信心而半途而费。其次,在课题式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组织性会比较松散,不如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因此,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在时间进度方面,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监督,确保学生按期完成课题。
(4)每次课题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位学生和课题小组进行讲评,给出考核成绩,该成绩作为在本课程结业成绩的组成部分。
2 课题式教学尝试效果及认识
课题式教学方法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物流成本管理》教学中的尝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2.1 培养了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覆盖了以往所学过的,而且还包含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这部分需要学生创造性的去自学,去独立思考。这种由学生主动地按需所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2.2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
学生经过课题设计,从中察觉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而主动去加强和弥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克服了以往直接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枯燥性,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习”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的主动学习。
2.3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科学精神和创造性
在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中,约占50%的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即使在课题小组中的学生,每位学生承担的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具有独立性,这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经过“探究式学习”的课题设计,改变了“在学校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在工作岗位进行研究和创造性工作”的错误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承的。
2.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完成课题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取得阶段性成果,都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课题的成果能够应用到现场实际工作中,指导生产并产生效益时,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激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