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黎明到衰落(上下) 作者: [美]雅克·巴尔赞 译者: 林华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定价: 98.00元 作为一个兼具地理、文化与政治因素的混合体,所谓“西方文明”或“西方世界”,显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事物,而是时间长河中逐步构筑而成的一项成果。而任何事物,只要它摆脱不了时间的属性,就必然有强弱的变化,盛衰的趋势。在《从黎明到衰落》一书中,历史学家雅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黎明到衰落(上下)
作者: [美]雅克·巴尔赞
译者: 林华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定价: 98.00元
作为一个兼具地理、文化与政治因素的混合体,所谓“西方文明”或“西方世界”,显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事物,而是时间长河中逐步构筑而成的一项成果。而任何事物,只要它摆脱不了时间的属性,就必然有强弱的变化,盛衰的趋势。在《从黎明到衰落》一书中,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 (Jacques Barzun)表示,西方文明无法自外于这一规律。
有人认为,从时间序列上看,西方文明包括五大特征。一是古希腊人创造了城邦和科学,二是古罗马人发明了私法和人文主义,三是基督教倡导的伦理观及末世论,四是“教皇革命”引发的教权与王权的分离,最后则是近现代的西方民主革命。巴尔赞大致认可这几大特征,但在他看来,西方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统一性、独创性和多样性的“杂烩文明”,并且能为世界贡献一套前所未有的思想(包括制度),还是在于最近的那个阶段,即发生在近现代的民主革命。只不过,这一系列革命的开端既非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也非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或者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是距今500年的新教革命。具体而言,标志事件发生在1517年10月31日。那一天,马丁·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登堡众圣教堂的大门上。
对这一事件的强调,充分表明巴尔赞注重观念的历史观。他想揭示出近500年来塑造西方现代生活的思想力量—这一愿望使《从黎明到衰落》这本巨著融合了文化史与观念史的色彩,轮廓宏大,细节饱满。
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雅克·巴尔赞就打算写一部西方文化史,一位长者打消了他的念头。长者建议巴尔赞,将写作计划推迟到80岁之后,因为年轻人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写出有创意的东西。而巴尔赞竟然听从了这个荒唐的提议,85岁时才开始《从黎明到衰落》的写作,93岁时方才完成。命运对巴尔赞真可谓格外垂青!
当然,巴尔赞没有辜负这种眷顾,他为此做的毕生准备也没有浪费。在如今这个越来越专业化碎片化的时代,这部著作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整体感都是罕有的。凭借此书,巴尔赞本人亦堪称胸怀全部人间事务,并对人类方向有判断的人——西方学界夸他是“最后的文艺复兴人”,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巴尔赞的叙事技巧也是文艺复兴式的。在他笔下,西方最近500年由兴至亡的历程,犹如一幅长卷壁画,色彩斑斓的同时,基调沉稳。
虽然巴尔赞提醒读者,他所说的兴衰,不带什么道德意味,纯属技术性的客观描绘。不过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他的道德感恰好决定了这本厚达800多页的著作前后不一的分量。他分析时代较远的历史显得目光清澈,把握较近的历史时,思维却似吉光片羽,缺乏力度、深刻,乃至智识上的好奇心。比如在谈马基雅维利的时候,他提到了一篇题为《酒店雇员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论文,并且坦言,自己没有兴趣去浏览一下内容。
这微妙地透露出巴尔赞保守的精英意识——尽管历史学家似乎必然地具有这一气质。这使得他分析西方头头是道,说起所谓的衰落却有些大而化之。是的,巴尔赞说过,在他的字典里,衰落指的只是“减弱”,是可能性的丧失,而非终结或毁灭。但是,他赞同托克维尔和大卫·理斯曼,认为平等的观念把人们引入歧途的见解既不新鲜,也不切实际。“为了追求彼此一样,人们正在失去社会自由和个人自主”,这种见解使得巴尔赞看到了现代的无聊、疲乏。然而,将这些东西当做主要的历史动力,多少显得缺乏根据。
在《黎明与衰落》里,巴尔赞没有忘记给予科学与技术一定的篇幅。但是,科技不仅是文化的催化剂,而且已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这一点,巴尔赞似乎忽略了。在书中,他语带讽刺地说,在西方文明的传统中,一个英国文人不会用拉丁文做演讲的结语,那是相当跌份儿的事情。同样,一个哲学家不懂得希腊文,也是不体面的。可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分子第一次不需要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了。”我认为,他的这句讥讽包含了双重谬误。第一,他明显窄化了知识分子的范畴,进而过于强调了精英的历史地位;第二,他忘了,科学也是一门语言,而且还是一门很有活力的语言。
那么,巴尔赞对西方衰落的判断成立吗?我想起哲学家柯拉科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任何重要的思想,随着它的影响日趋扩大,总是避免不了分裂和分化。在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例外的记载。《从黎明到衰落》出色地描述了一个为人类贡献重要思想的西方。不过很可能,作者夸大了它的分裂和分化,并且误将未来的不确定视为衰落。这精彩跌宕的500年,并不预言什么。
其他文献
眼睛可以不看,但耳朵不能不听。耳朵毫无防护,至于是否听进去了,或听和没听都一样,不全由耳朵做主,耳朵从来都不是主人,声音也不是主人。所以有爱听和不爱听的话,听得进去和听不进去,但声音要走完它的程序。声音的穿透性虽不及宇宙射线,但足以震撼、打动、惊骇人心,其回声系统更是发达,足以取悦一个读者,一位语言的情人。 声音的最佳样式无疑是诗歌和音乐。诗就是一种或多种声音的合鸣。声音并不全部保全其意义,有时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 120年前的9月17日,黄海之上,大清国的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海战。这是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个重要战役。 经此一役,北洋水师损失惨重,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致使黄海的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命运,已见端倪。数月后,北洋水师果然在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灭。 甲午战争从此重塑了中日两个东亚国家日后的不同走势。 岁逢甲午
六月的意大利维亚雷焦海边,马尔切洛·里皮来了。一个人,开着他的紧凑型SUV,光脚穿运动鞋配休闲西服,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小城是他的家乡,在意大利北部,靠着地中海,街道宽敞、气氛友好。他的肤色比在中国时黑了一些,他在度假、晒太阳、吹风、陪孙子玩,受酒商朋友的请托,抽空和我们聊聊。 里皮为中国人熟知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央视转播意甲联赛。这个一头银发的男人,以西装领带白衬衫和细框眼镜出现在荧幕前面,叼
《筑梦者·与梦想同行》短片上线启动 。 5月15日,傍晚时分,北京东二环上照旧在晚高峰时堵车,而附近的银河SOHO的自然采光区,在暮色下呈现出一种温和的暖色调,一场发布会正在倒计时。灯光从布景架上瞬间点亮,第一排坐着三人:潘石屹、李云迪、郑智。 他们为什么会坐在一起?答案是:梦想。 当晚,慕思寝具携手《南都周刊》举行《筑梦者·与梦想同行》系列励志短片发布会。该片由金马奖最佳电影导演高群书执导
经过三年半的研究,宾大佩雷尔曼医学院和费城儿童医院的医生们终于宣布了他们用转基因T细胞对59名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结果,常规治疗对这些病例均无明显效果。 这种疗法名为CTL019,对三名最早接受该疗法的慢性白血病患者的测试表明,三年多之后,转基因T细胞仍然在其中两位体内循环,随时准备向肿瘤细胞发起攻击。而对于急性白血病,89%的患者都有应答反应。即使对于一些骨髓移植无效的病患,CTL019也会起作用
展现却不揭露,对于一个擅长描写浪漫的作家来说,没有比这更危险的手法了。他在书中对世风日下的现实世界进行了大量描写。在他的作品中,博努瓦·杜特尔特将我们的世界描绘成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一个充满着禁令的世界,这里没有生活、思考、批评、吸烟甚至是相爱。 美式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吗?《天堂的电脑》是一本寓言风格的小说,既欢快又深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讲述了尘世与天堂,讲述了
投资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说的是投资需要分解风险,以免孤注一掷失败之后造成巨大的损失。从大众汽车4月销售数据看,中国销量占据了大众全球销量的46.69%,撑起大众近“半壁江山”。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市场与机构的担心。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专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就说:“如果中国市场稍微晃动下,大众汽车则可能会发生地震。” 大众和中国
在我个人的采访生涯,采访杨丽萍绝对是最失败的一次,她像一只警惕的孔雀一样封死了所有通向她内心的道路,几乎所有问题她都说“不是”。 “我不太习惯跟陌生人坦露心扉,没这个必要。”她一点也不掩饰地说,后来我气急败坏地合上采访本,说没法采了,因为你什么都不肯答,她有点茫然,似乎不明白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她的朋友对我说:“她就是不知道怎么和生活里的人交往,可能从来就没有学会过,可是,我们都理解
心肺复苏 Cardio First Angel 心肺复苏设备 平心而论,学习一门急救技术的确挺费事的。可真等遇到有人躺倒在地时再去学,是不是晚了点儿?如果你手里头有这个小玩意儿,那就不晚!你只要把它放在心脏病突发的患者胸口,然后使劲按压上面的超大号按钮,当达到了分钟100-120次的速度和每下41公斤的力度后,它就会用清脆的声音来提醒你做得很棒。平时也能把它放在桌子上练习,算是上手难度最低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机器会在几年之内启动。这个名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的机器将给人类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 ITER坐落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森林里,等全部建成以后,它该有100英尺高,重达23000吨,相当于埃菲尔铁塔的两倍重量。在它的核心部位,高精尖仪器密集有序地排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