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路径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科技行业作为成都市近两年来发展的新兴行业,对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市必须寻求自身发展金融科技行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成都市金融科技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政策、应用场景、人力资源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成都市发展金融科技的优势与劣势,探索发展成都市金融科技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金融科技;路径;优劣势;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01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概念的兴起,科学技术逐渐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度较大的金融行业也开始出现“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型词汇,其中“金融科技”涵盖了一切以科学技术支持传统金融业务的手段。
  金融科技的发展共经历过三个阶段,如今金融科技的发展已进入3.0阶段,在此阶段以IT技术为标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科学技术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金融科技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创新。
  1 基于SWOT分析的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1.1 优势
  (1)政府的支持。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正式批复《四川省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方案》,四川省科技厅表示将会同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对纳入试点的“基于密码技术的金融安全服务管理”等相关项目加强指导,同时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金融科技试点领域的支持。2020年9月7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拟符合2020年成都市金融科技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名单的公示》显示,有19家企业符合2020年成都市金融科技企业认定的标准。各项有关发展四川省成都市金融科技方案的颁布与实行直接推动了成都市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将更具有规划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2)消费群体庞大。成都市金融机构近年来的年末贷款余额在不断地增加,并且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的短期贷款也在呈现增长的趋势,至2018年成都市金融机构个人短期贷款及透支余额增长至11083782万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4.8%。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消费金融带来了成都市人民消费支出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在逐年增长,至2018年末,以达到人均27312元的消费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地增长,2018年达到人均15977元的消费水平,较2017年同比增长9.3%,是2010年的2.8倍。2020年受疫情影响,成都市消费指数呈剧烈的波动,但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到2020年上半年,成都市消费品市场复苏势态良好。成都统计局表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2亿元成都消费券,使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1.6亿元。其中互联网零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8.4%,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8个百分点。
  2013年至今,国内狭义消费信贷余额在逐年增长,并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狭义消费信贷余额的渗透率也不断地在增高,至2019年,其渗透率以达到18.18%。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在四川省2020第三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上表示,天府新区当前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已经初步建成。庞大的消费群里有利于为成都市消费金融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3)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都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成都市打造成中国新型金融先行区,创新发展数字金融,同时全面发展普惠金融。成都市在明确自己的金融科技发展路线与规划后,结合西部金融中心城市的优势,优化与升级金融产业的结构。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近年来成都市金融业的产出占第三产业的总产出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其比重为15.70%,至2018年末,金融业产出占比第三产业总产出的21.07%。金融科技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使得成都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成都市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环境。
  1.2 劣势
  (1)缺乏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目前,成都市内仅西南财经大学设置了金融科技专业,其他学校仅开设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并未将金融于计算机专业进行交叉融合,缺乏对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方面的滞后与缺失,是成都市缺失金融科技人才的根本。与此同时,2020年全国范围内金融科技行业与先进省份及直辖的平均月薪水平均在19000-20000元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反观四川省金融科技行业的平均月薪水平,自2018年起逐年下降,至2020年,其平均月薪水平仅有7700元左右,较2019年同比下降36.17%。成都市与先进省市的薪资水平之间较大差距导致成都市金融科技行业的薪资对人才的吸引力逐年下降,使得当下国内金融科技人才主要扎堆在一线城市。
  (2)市场体系不完善。由于成都市仍处于金融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导致金融科技市场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产品质量、风险补偿与转移机制仍不完善,并且,相较于先进城市,成都市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少、应用场景单一,这些硬性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达到高水平,这对成都市发展金融科技行业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打击。
  1.3 机会
  近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扶持金融科技產业发展。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科技发展做出全局性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我国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根据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所发布的《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四川省金融科技总指数排名第7,总指数为27.01,整体行业环境排名较为可观,且其总指数排名仍居于西部省份第一。在中央与四川省在加速布道金融科技的有利大环境下,成都市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怎样的生活场景中?如何在新科技时代背景下,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如何培养与吸引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成都市未来发展金融科技行业所需要攻克的难题。   1.4 威胁
  网络安全具有隐患。随着技术与人们的金融消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有关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自金融消费兴起后,成都市发生了骗保、虚假贷款、伪造合同多起诈骗案件,其中,老年人受害群体居多。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对于现阶段金融消费的认识水平仍比较低。但是,当前我国尚未有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专门立法,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纠纷案件,法院只能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原则性规定作为判案的依据。对于如何保护消费者及老年消费者这个特殊群体在金融消费中的权益问题,成都市政府应依法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并从技术这个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以此来规避金融消费中所发生的风险。
  2 成都市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以发展消费金融为主,落实多个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在四川省2020第三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上表示,天府新區当前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已经初步建成,消费金融领域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增长趋势。根据对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的资料整理,截至2018年,成都市共有381个金融科技公司,其行业优势在于互联网资产管理、P2P和互联网消费金融。成都市政府应加大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学习与借鉴先进省市发展金融科技的模式,在着重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上,将金融科技逐步运用到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等多个场景当中,加快金融科技的场景化。
  2.2 加快部署人才培养战略
  成都市现存的金融行业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科技人才的流入与就业。在吸引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时应当注重培养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的金融企业。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成都市内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成都市的人均收支水平或是社会福利水平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争取形成以经济发展带动人才的发展。第二,成都市内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实力及教学特点构建金融科技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应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有效率的对接,建立金融科技实验室,紧密聚集地方龙头金融企业和高校人才,为成都市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人才供应和智慧储备。第三,成都市各金融科技公司应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训机制,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系统,同时,培养企业内部优秀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以此吸引与留住更多人才。
  2.3 加强市场监管
  当前,金融科技正推动传统金融发生深刻变革,与此相关的金融管理范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成都市金融科技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离不开适度且有效的金融监管。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型风险,特别是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市场垄断等风险挑战,建立一个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得到良好的处理。另外,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金融科技公司的认定标准,做到精准定位;第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及投资者的保护,避免消费者及投资者的不必要损失;第三,完善金融科技行业反垄断的监管,优化市场环境;第四,建立健全金融科技行业应急管理机制,协调联合监管;第五,引导金融科技行业全球规则制定,主导产业治理。
  3 总结
  成都市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点打造城市,肩负稳步发展金融业的任务,以带动西部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新兴技术,使成都市的消费金融快速发展,从而间接推动成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并升级了成都市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但由于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历史较短,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金融科技应用的风险还很多,需要政府的引领与监督,所以政府应重视高水平人才和企业的引进,构建更好的行业基础环境,同时增加对金融科技理论研究的投入,加强科学技术资源实力,继续深耕消费金融这个金融科技典型应用领域,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促进成都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可,礼翔.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态新格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11-13.
  [2]孟先彤,周蓉蓉.技术创新背景下我国金融科技2.0发展路径[J].企业经济,2021,(01).
  [3]刘国华,潘智林.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商业经济研究,2017,(12):147-149.
  [4]黄子龙,和军.金融科技监管范式转变及中国选择——英国监管实践及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20,(06):166-171.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屏下摄像头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屏下摄像头技术国内专利申请从申请人、申请年份和典型专利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重点通过典型专利介绍了国内不同申请人对于如何
随着环境保护与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形式.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业务.[1]目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模式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城市化的要求.因此,房地产企业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油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类因素的影响,而法律事务工作与油田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油田企业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事务较多,同时也
自2017年浙江启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来,舟山市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需求,积极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了重点海洋产业全覆盖.本文以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这为超越当前围绕农民所形成的三种“问题化”路径,进而带回“主体性”视角奠定了基础。基于一项田野调查,解析了农民主体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面向。不过,由于行政逻辑支配、制度供给错配、文化生态紊乱及个体自我除能,农民主体性多少遭致遮蔽。为了解蔽,以理论—政策—文化为分析框架,指出概念本身的流动想象、农民本位的政治赋能、过好日子的社会底蕴,表征了主体性重塑的可行。站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拟构出农民主体性重塑的现实化路径:创新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和回归群众路线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社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尊重这三者间的客观规律,包含了其间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文明改变了以往以人为主体社会意识,它更强调人与自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先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个人破产制度作为自然人主体有序退出市场的机制,能给予“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一次从头再来的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众多,如成本费用、技术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税费等.其中,成本费用中材料设备的费用是主要部分.另外,针对材料设备费用来讲,企业最关注其价格波动情况对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依存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推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若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协调一致发展,则两者的发展均会有较大的跨步式提升,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对高等职业教育精准对接本地产业园区的服务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园区;推进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