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普查,守护“文明的焰火”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zyzclw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处李坚(左)、普通古籍处董馥荣向记者展示古籍普查书目成果。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青年人常去灌水的网络社区,“为什么发明了火药的中国人用它来做焰火,西方却用它做炮火?”的问题跃然眼前,而国际学术界则曾为“火药到底是不是中国发明的”产生过质疑。
  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回忆,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火药史卷》的中科院外籍院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以及撰写《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美国火箭学家杜郎同样遇到了困惑,他们都认为,虽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因缺乏确凿无误的典籍记载而难以下笔。历时32年,查阅数百种国外稀见本、国图一级文物和《武经总要·前集》《元和郡县图志》后,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历史性地区分了“希腊火”与中国火药的区别,并综合《本草经》《内经·素问》等典籍文献进一步得出了古代火药理论形成与中国传统医药学有密切关系。然而,有了这些还不能證明火药发明源自中国,最终,潘吉星从一本元代《火龙神器图法》衍生而来的明代抄本《克敌武略萤火神机》中发现了关键物证,一举奠定了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关于火药最早由中国发明的学术基础。
  “潘先生用32年时间精心爬梳文献、潜心研究中国火药史,驳倒了西方关于争夺火药发明权的主张,驳斥了火药发明自印度、欧洲,以及拜占庭的谬误,一举夺回了中国火药发明主权。”张志清说。
  这一过程中,长年沉睡在浙江图书馆善本库中的《克敌武略萤火神机》成为关键物证。据悉,这是清代被满门抄斩的吕晚村的家藏图书。“一盏孤灯,传至今日,正是这本侥幸逃生的禁书成为中国火药史研究的重要物证,实在难能可贵。”张志清说。
  寻找散落在民间、寺庙、地方图书馆的古籍遗珠,把古籍家底摸清楚,守护中华文明的焰火,古籍普查功不可没。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我国拥有庞大的古籍遗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收藏在全国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和寺庙等单位的古籍总数量超过3000万册。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然而,来自外部的“水火、虫啮、战争”,以及来自内部的“破损、磨烂、老化、酸化”等古籍难以回避的“天敌”使得古人感叹,天地万物,难聚而易散者,莫若书也。
  面对祖先留下的非物质宝贵文化遗产,古籍家底摸不清、古籍严重破损老化、修复人才缺乏等问题使得古籍普查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古籍保护迎来了历史机遇期。
  末世忘典、乱世毁典、和世存典、盛世修典。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经过近10余年努力,全国古籍“摸家底”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今年4月,全国已完成汉文古籍普查270万余部。
  初夏的北京,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内,古籍普查基层一线工作者们正在推进珍贵古籍的文物定级工作。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负责人李坚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国图历史上留下了较好的古籍编目基础,前期已经做好了编目、整理、加工等工作,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古籍普查工作中,她们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普查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出了新目标:将善本目录和普通古籍目录合并出版,以馆为单位,每个馆统一编辑出版一部古籍目录。
  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籍,拿出新的统一的著录标准,这需要耐心考证十几万条古籍数据,注意每一种古籍之间细微的著录区别,在此基础上统一新准则和新范例。“古籍著录标准统一是为了推进善本和普通古籍的目录合并工作,只有二者合并了,才能更好地展现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的全貌。”李坚说。
  在一次古籍普查过程中,通过考证、推理,古籍馆普通古籍组负责人董馥荣发现了长期以来只以存目的形式存在的《君子馆记》佚文。“这本存世的孤本稍补《张之洞全集》之缺失,对我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董馥荣说,“近些年来已完成10余万条古籍编目加工,目的只有一个:为读者阅览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随着古籍普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一些新的线索会陆续浮现在古籍普查工作者的视野中,就像拼拼图一样,中华民族的文化地图将日臻清晰。”

促进世界文明共建共荣


  封闭是文明的倒退,互鉴造就人类的未来,和平、友好从来都是华夏文明的底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中华文明始终以友好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文明互通互鉴。
  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年时,日本永青文库曾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了4000余册汉籍。“这批捐赠的典籍反映了日本人非常善于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胡澎说,日本民众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敬意,并从中华文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时至今日,日本国内仍十分推崇《论语》《尚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中国典籍。
  中国古籍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东亚,对欧洲文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向出访法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法国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原著。南京图书馆研究员徐忆农在其著述的《东亚雕版印刷术的源流与世界历史价值》中曾谈及《论语》对法国宪法产生的影响。
  书中记载,据著名法国史专家许明龙先生介绍,《论语》中曾先后两次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学者将这条箴言表述的思想称作“道德黄金律”。在1793年和1795年的法国宪法中,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其中,1793年的法国宪法内关于道德黄金律的文字表述与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引述的孔子箴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全一致,1795年宪法关于道德黄金律的表述与1793年宪法相同。学者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两度写入法国宪法,孔子的箴言是重要来源。
  “《永乐大典》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呀?这就是古代人看的大百科全书吗?”一位8岁女孩站在国家图书馆编有书法字体演变的《永乐大典》数字展电子屏前发出感叹。近年来,借助古籍数字化手段,一些古籍完成了第二次开架。
  “古籍保护的目的不是将古籍束之高阁,而在于传承和利用。”据了解,近年来,经过全国古籍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国30个省份基本完成汉文古籍普查工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累计发布264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近83万条800万册,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7.4万部(件)。
  “善本古籍实现线上阅览,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古籍影像阅览的需求,缓解了古籍藏与用的矛盾,但中华古籍的庞大存藏量相比,古籍数字化工作仍任重道远。”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说。
其他文献
雪舞冰封北国冬,色彩斑斓耀冰城。冰雪是大自然馈赠给北方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为了让孩子们尽享冰雪乐趣,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中心校下属的西长林小学校全体教职工不畏严寒,共同努力,浇筑了900多平方米的冰场。孩子们期盼已久的“西长林小学校第五届冰雪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看,滑冰队的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瞧,拉爬犁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冰雪娱乐项目。师生们尽情享受着冰雪乐趣,冰场变成了欢乐
公民教育作为舶来品,诞生于晚清时期,是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救亡图存这一社会发展趋向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在清末时期,缘于社会进步人士对新知的探索,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理念得以萌生,社会新群体也在公共空间中积极创造与传播公民思想。而民国建立后,由于国外新思潮的传入为公民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摘 要:“礼者理也”“缘情制礼”,此二者是朱熹礼学的两个主要命题。“礼者理也”是强调其无形迹,因而礼等同于形上之理,实为一整体而不可改易;缘情制礼、随时裁损则基于古今人情有异,要求礼适时加以改易。如此两者产生逻辑冲突,矛盾难以弥合。朱熹以理一分殊的理论来化解这对矛盾,将礼区分为礼义与礼节两个层次,礼义即理,是不可改易的;礼节即天理之节文,是可以缘情、适时改易的。朱熹强调通过穷格工夫,自觉地践履礼仪
20世纪40年代,中国每年报告超过3000万例疟疾病例。约70年后,中国已实现自2016年起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并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中国在实现消除疟疾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诞生了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同时,以中国创新药青蒿琥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抗疟药物为共建无疟疾世界贡献出“中国力量”。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解决世界医学难题  1972年,屠呦
“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聽党指挥,从起义军到解放军,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民造福,无论宣传革命理想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永远与人民鱼水情深。  8月1日,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个生日。94年军史上众多值得铭记的时刻,定格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在党的旗帜下前进—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除了成绩亮眼,中国运动健儿的鲜活个性同样圈粉无数,就连国外媒体都忍不住贊叹:想不到中国运动员原来这么可爱,这么率真。在今年的东京赛场,中国队派出的既有不少老将,也有大量“95后”“00后”运动员。赛场上,他们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斗志昂扬;赛场下,他们表达生动、个性鲜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世人直观看到了“中国后浪最美的样子”。  男子200米混合泳夺冠后,27岁的汪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