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若安好,便是晴天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由此,夏初,成了一年一度的感恩季。
  感恩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词。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试问我们谁不会唱几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却也是一条漫长而不易践行的路,有多少时候,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能做到心无厌倦,又有多少时候,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为父母做点什么?
  感恩教育
  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心
  日前,湖北新洲某中学出了一则新闻:100个学生跪着给父母喂了一顿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现场,高二(15)班吴进岑边给爸爸喂饭,边说“小时候是爸妈给我喂饭,他们抚养我17年,我给爸爸喂饭还是第一次呢!”爸爸则说“孩子把饭菜喂我时,我很幸福。”
  据校长介绍,“感恩宴”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孝顺,下跪喂饭只是形式。孩子给父母喂饭是反哺,互换角色可以让两代人多一个沟通的渠道,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
  此举毫无疑问是想培养孩子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但这一消息见报之后,舆论哗然,网友“夏亚一夜莺”毫不客气地抨击道:“孝顺不是作秀……这种答谢毫无意义。”网友“账单飞人”直言:“平常多点孝心行动才是关键。”
  无独有偶,近年来强调感恩教育的学校数不胜数,其方式方法也各层出不穷,帮父母洗脚、给父母梳头、为父母按摩……
  跪着给父母喂一顿饭,能取得多少预期效果?
  相较而言,今年江苏南师大附中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显得耐人寻味多了:放假前,初中的每个孩子都领到了一份“亲情作业”。这一作业主题叫“怀感动情,做感恩事”。具体要求为:1.算——算感恩的账:每个人将自己一年的学费、生活费等各项花费算个总账,体会父母的辛劳;2.说——说感谢的话:对父母说一段最让他们感到欣慰的话,表达你的感激之情;3.做——做感恩的事:利用你的零花钱为父母买一件最能表达你心意的小礼物,作为他们的新年祝福,并以特别的方式送给他们。
  这次亲情作业的完成过程,让不少同学深切感到了父母之爱。“我的一年学费大约要1.6万;怕我不适应,妈妈没让我住校,特地租房子来陪读,房租1个月2000,10个月就要2万:一年生活、服装、交通、学习用品、辅导用书等项支出费用算下来也要1万多元,这些费用加起来,爸爸妈妈一年要在我身上花近5万块钱。”该校初一学生小张算完一年开销,特别震撼,震撼之余也特别感动。“我家是外地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特地把我送到南京来读书。他们其实也就是工薪阶层,我觉得父母给予我的太多了,父母太辛苦了!”
  明白了这笔账之后,很多孩子写下了感恩之语,还有不少孩子拿出了实际行动:主动为父母做了爱心晚餐、为父母捶背洗脚、为父母过生日,有的还亲手为父母叠了千纸鹤、织了毛线围巾……“一次小小的作业也能收到如此的教育效果,真的很好,也真的没有想到。”南师附中的一位老师说,“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在感恩中活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常怀感恩之心去珍惜爹娘血汗,回报父母恩情。
  因此,感恩教育应当避免流于形式,应当通过合适的方式来传递和表达。这份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应该是有序成长的,是真情流露的,也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的。
  感恩演讲
  那些眼泪滂沱的时刻
  台上演讲者红了眼眶,台下数千学生泪流满面、振臂高呼……以演讲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已然成为中国校园“感恩”这一课的主流。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许就是这么短暂的时间,便能成为我们终生难忘的记忆。让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地同学所经历的感恩演讲。
  王粲然(山东):演讲开始之前,我就听说这类讲座像《艺术人生》一样,非要把人弄哭不可,当时我和周围的同学都不屑一顾,青春期的叛逆思想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撇了撇嘴,心想,谁哭谁是小狗。可事实上,《感恩的心》音乐一响起,我就鼻尖泛酸,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好。后来吴老师还让我妈妈和我席地而坐,我们紧紧拉着彼此的手,闭上眼睛,吴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用心看过对面的父母?有没有看到他们日渐增多的白发,和眼角深深的皱纹”,我睁开眼睛,看见妈妈有些激动地在抽泣,终于忍不住扑进了她怀里,号啕大哭起来……全场哭成一团……
  罗立潮(广东):周老师跟在场的同学们做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游戏——让大家在笔记本上写出五个在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最敬爱或最疼爱自己的人的名字,又再让大家逐一画去四个人的名字,只留下一个。同学们的笔有如千钧之重,久久下不了手。每当画去一个人的名字,大家都悲痛欲绝的样子,好像真的失去了他们一样。不知不觉,许多同学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
  张佳瑶(江苏):孙老师说:“愿意长大后把自己工资的10%给父母的举手。”几乎全校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然后孙老师又问:“愿意把100%的工资给父母的同学把手举起来。”环顾四周,居然还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100%不大现实,每次坚持做好10%就够了。”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我们理应让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丰衣足食,可是父母们真的肯要我们的钱吗?孙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歌曲《感恩的心》背后的真情故事、汶川地震中母亲“以身护子”等感人至深的事迹,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齐声呼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美国趣事
  当一天模拟妈妈
  佟才录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曾亲眼目睹美国学校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我的美国房东有一个14岁的女儿,叫薇薇安,上中学八年级。一个周末,薇薇安从学校里带回一个玩具婴儿,并说这是学校留给她的家庭作业,要她当一天婴儿的“妈妈”。这时,我和薇薇安的妈妈才注意到那个玩具婴儿,原来不是一个普通的玩具娃娃,而是一个模拟婴儿,它的身体里装有一个电脑芯片,使它完全具备与真婴儿一样的各种基本功能,诸如:吃奶、睡觉、尿床、会哭、会闹、会喊抱抱,等等。薇薇安进一步解释说,这是他们学校开的一堂感恩教育课程,通过让学生当一天婴儿“妈妈”,来亲身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对父母感恩。   模拟婴儿刚抱回来时,还处于“休眠”状态。它被薇薇安抱回卧室,放在特地为它准备的婴儿提篮里。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模拟婴儿就自动“苏醒”了,畦畦大哭起来,把睡得正香的薇薇安吵醒了。薇薇安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打着哈欠,她翻看了一下老师给她预备的育儿知识手册,意识到可能是婴儿饿了。于是,她按照育儿知识手册里提到的方法,给模拟婴儿冲奶粉,然后给婴儿喂奶。婴儿吮吸着奶水,马上停止了啼哭。婴儿吃过奶后,可能是吃得有点急,不时地打着嗝。于是,薇薇安又把婴儿身子竖立起来抱着,一手抱着婴儿,一手在婴儿的背上轻轻地拍着,她在给婴儿拍嗝呢。吃饱奶的婴儿便冲着薇薇安咧开小嘴笑了。薇薇安想把它重新放回提篮里躺着,自己好再去睡会儿。可是,薇薇安刚把模拟婴儿放到提篮里,婴儿就畦畦哭个不停,薇薇安只好又抱起婴儿,一边轻拍着,一边在地上来回走动。薇薇安抱得很小心翼翼,因为模拟婴儿的头能360°转动,一旦婴儿的头转了360°,便意味着婴儿夭折,也意味着她的功课失败。薇薇安整整在地上抱了近一个小时,婴儿才闭上眼睛呼呼睡着了。薇薇安小心翼翼地把婴儿放进提篮,然后使劲甩着胳膊。她的胳膊累得又酸又疼。薇薇安刚爬到床上想再睡个回笼觉,还没等她入梦,婴儿又哭开了,薇薇安抱起婴儿一看,原来它尿尿了……
  那天,薇薇安被“婴儿”整整折腾了一天,累得她腰酸腿疼胳膊抽筋。晚上,薇薇安对她妈妈说:“妈妈,现在我才体会到养育一个婴儿有多难。妈妈,谢谢您!”看着她们母女,我不禁想起了中国那句古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然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中学生不养儿也能知父母恩了。
  心语心愿
  致我最亲爱的人
  季之歌
  小时候一直觉得你挺厉害的,会数码,会电焊,会化学,小学作文《我最敬佩的人》写的就是你。当时这篇文章还被老师当作范文读了,我还不忘我在你面前大肆宣扬时,你异常灿烂宠溺的笑容。
  你和我一起养的小狗,总是喜欢黏着你,用毛蹭你的裤子,肚子朝上让你挠痒,在你不在的时候才和我亲近。
  春天我们种的凤仙花,你的那盆总是长得比我这盆好,叶子比我的绿,茎比我的粗,花比我的多,连发芽率也比我的高。我很不甘心地在你不在的时候偷偷扯下好几朵你的花,但是后来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想着想着就内疚地哭湿了一大半枕头,哽咽了一个晚上。后来几天我都不敢看你的眼睛,心里道歉了一百遍。
  那时候心里的偶像一直是你从来没变过,虽然在别人问起时我不会像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骄傲地说出“我偶像是我爸爸”,但你要相信我的心里一直这么想,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什么时候时光的疏离在我们之间插入了一块半透明的毛玻璃,在我察觉之外。
  再也不想让你翻阅我的语文考卷的作文,再也不想让你进我的房间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再也不想让你和我讲解很难的理科竞赛题,再也不想和你一起遛狗一起养花,再也不想……和你说话。
  我吓了一跳。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也不想这样我也想和你好好聊天,一起讨论题目,一起遛狗,一起养花、浇水。
  可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积极情绪很快会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所覆盖,刚刚燃起来了微弱火苗马上就被浩大的洪水所浇灭。
  某次班会上,班主任不知道从什么事上扯到了父母身上。
  她说:“我曾经在一篇名叫《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中看到:七岁时你会觉得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时觉得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时觉得爸爸有些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二十五岁时,觉得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三十五岁时,觉得如果爸爸当年像自己一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时,觉得自己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自己出出主意;五十五岁时,觉得爸爸去世了真可惜,他的看法其实相当高明:六十岁时,觉得爸爸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自己了解他太晚了。”
  一说完很多同学都矢口否认,“没有啊”“不会吧”“我觉得我爸蛮对啊”“好不孝哦”的声音此起彼伏。班主任的表情像是生吞了一只癞蛤蟆,尴尬地开口:“那我们班的同学都挺懂事啊。所以我们要……”
  接下来的话全不在乎了。
  像是为自己找了一个趋于完美的理由。喏,这是正常的反应啊,青春期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啊。正常人都这么想,否认的那些人才不正常。
  可是好像还是有什么东西,如鲠在喉。
其他文献
隆福寺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六月,次年(1453年)三月建成。当时京师寺庙多为中官所建,而隆福寺为朝廷香火院之一(另一座为大兴隆寺)作为祝厘之所,因此修建费用俱出自内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