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歇夫妇:类型学摄影50年

来源 :影像视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片背后
  除了主体,一切皆多余
  贝歇夫妇一开始时在希格兰德(Siegerland)拍摄当地矿山和工人们的住宅,那是伯恩长大的地方,后来一度传闻,煤矿厂要关门了,钢厂也要从希格兰德搬到鲁尔区,于是他们转战到了鲁尔区。“在鲁尔区,所有工厂都被挡在围墙里,我们很难拿到进入工厂的许可。”他们拍摄进行的地方往往都在高处,必须用绳子将相机吊上去,有时候,不得不把设备背上去,上下几次取决于有多少设备,贝歇夫妇各有一套装备,每套估计有40公斤。因为获准拍摄的时间有限制,常常是在陪同换班之前就到点了,他们的陪同就问:怎么?你们还要拍多久?“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压力特别大。”希拉·贝歇说。
  2007年,伯恩·贝歇离世,受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之邀,希拉·贝歇与其子在今年4月草场地摄影季期间首次来访中国,她亲自选择了这张照片作为此次中国之行宣传资料的封面,“我喜欢这个建筑,还有它所处的环境,干净而美丽。”有时候,在拍摄过程中要清理掉障碍物,伯恩·贝歇总是带着把镰刀割草,甚至还带着锯子锯倒挡道的树木,如果有必要,还会挪走别的障碍物,贝歇夫妇的风格就是把拍摄主体清晰地凸显出来,一切会分散注意力的多余事物都会尽量被排除在画面之外。
  
  杜塞尔多夫学派的教父教母
  1959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伯恩·贝歇(Bernd Becher)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开始合作,拍摄和记录日渐消失的德国工业建筑。他们在当时意识到了德国和欧洲重工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后果,那时,第一批工业设备已经停止运转,但没有任何一家国家机构认为自己有义务全面地记录那些在各地面临消失威胁的工业建筑,并将它们以图片的形式加以保存。而这些工业设施,如冶炼高炉、矿井、水塔对于伯恩·贝歇的童年曾十分重要,是记忆的一部分。
  贝歇夫妇创立了一套秩序体系,并将他们拍摄的提升井架、水塔、煤气罐塔或高炉等大型建筑物归入若干类别之中,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的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相互区分,力图展现建筑在形式审美上的差异。通过“连续展开”,贝歇夫妇在互相独立的图组中将每一种建筑结构类型中的代表性实例统一起来。这些图组通常正面展现对象,并借助技术上的选择手段将其从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上世纪70年代后,贝歇夫妇将这种拍摄方式命名为“类型学摄影”。
  1976年,伯恩·贝歇开始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在他之前,这座学院一直排斥摄影。自贝歇夫妇共同复兴纪实摄影以来,整整三代艺术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摄影艺术的领域。他们对当代摄影的影响颇为深远,师出二人门下的著名摄影艺术家包括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和安德烈·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等等。过去几十年,摄影艺术已成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及其艺术在国际上的金字招牌。“杜塞尔多夫学派”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高水准、精致的摄影艺术的代名词。素有“国际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伊拉斯谟奖”,2002年颁给了贝歇夫妇,以表彰他们优秀的作品,以及对新纪实摄影的奠基作用。
  
  
  大画幅相机强调可控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伯恩·贝歇认识了希拉·贝歇,两个人志趣相投,开始一起边旅行边拍照。出身在德国工业区的伯恩想把儿时的记忆保存下来,这是他的创作动机,希拉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起工作。当时他们并无计划,都很穷,必须先挣钱养活自己,然后慢慢购买设备。伯恩当时有台禄莱相机,并不适合拍照,他也用过小型相机,后来两人买了6x9寸画幅的林可夫(Linhoff)相机,创作才踏上了正轨。“这种摄影方式早已没落,它被认为是陈旧而没有希望的,我们特地挑选了19世纪的摄影方式,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强调可调节性和精确性。”希拉·贝歇解释。
  
  你知道么?
  为何黑白且空无一人?
  为什么贝歇夫妇的照片里空无一人?希拉·贝歇这样解释:大画幅相机的曝光时间,根据光线的不同,大约在20秒以上,不适合拍人;哪怕是很小的人,也会成为画面的主宰,这会削弱人们对建筑主体的注意力;根本没人围着这些设施跑来跑去,人们要么呆在室内,要么在井下干活,有人出现是不正常的,除非他们特意往画面中安排人物。那为什么他们不拍彩色照片呢?希拉说,因为那样可以节约许多成本,当时的彩色照片冲洗技术也不能让人满意,色彩很容易打乱画面结构,与主体冲突的地形、色彩鲜艳的小广告牌和各种管道都会扰乱视线,换句话说,如果要保持画面结构,使用黑白底片是最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很多整体素质甚佳的作品,都因为不够完美的背景,或是画面中的干扰物而功亏一篑。在画面中,任何会与拍摄主体构成“竞争”的事物,都会将观众的视线从主体上引开,从而让作品的视觉冲击力瞬时降低。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很常见的原因,便是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太近。这就意味着,主体与其身后的事物都处于非常接近的景深范围内,因此,主体就很难从背景中跳脱出来。其他有可能对画面造成干扰的,还包括过曝的高光点、虚化的“脏
期刊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所用的时间吗?  完全正确。在大多数单反相机中,快门构件都包含了两个“帘”,位于相机的影像感应器前方。当你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这两个快门帘会相应地打开和关闭。第一道快门帘(前帘)首先会收起,让感应器开始接收光线,随后第二道快门帘(后帘)落下,重新将感应器遮蔽,停止曝光。  这期间,感应器暴露在光线之中的时间长短,便是由快门速度决定的,在极端情况下,这一时间可以长达几分钟甚至几个小
期刊
当我们从相机的取景器中观看画面时,眼前所呈现的所有景象,都是在光圈处于完全开放状态下的效果。如果你在稍后的实际拍摄中将光圈收小,那么在取景时是无法看到实际的景深效果的。  大部分中高端单反相机都拥有一个专门的“景深预览按钮”,通过它,我们可以将光圈手动收缩到设定的光圈值。这样,便可以预览在当前光圈设定下的实际景深范围,直观地看到画面中哪些部分是清晰的、哪些位于焦外。不过,这个功能也有其软肋:在光圈
期刊
澳洲小野人是摄影包里最不走寻常路的产品,以轻松搞怪的风格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它的外形和色彩搭配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澳洲小野人的新品ME2001-T01 G50,这款包专为微单和初级单反用户设计,可以装下一机两镜。摄影包身材小巧,调节背带的长度,它就可以作为斜跨包或是腰包使用。除了讨好使用者的外观,这款包在设计层面和用料上是否过硬?且看我们的全面介绍。  时尚实用双结合  从外
期刊
读者求救:让我拍的汽车作品脱胎换骨  问题:  汽车和摄影是我的两大爱好,所以我总想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但是,当我用佳能EOS 350D来拍摄我的马自达MX5时,出来的结果却让我很失望。我在汽车杂志上看到很多令人惊叹的照片——要是我能拍出那样的效果该多棒!那么,我到底该从何开始呢?  我要进步!  将摄影与自己的其他爱好相融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但是,我们的思维常常会局限于拍出一张曝光准确、主体
期刊
  
期刊
用做示范的这张照片构图不错,前景中蜿蜒嶙峋的礁石恰好将我们的视线延伸至远处山丘上的城堡。可惜天公不作美,否则这幅照片还能更加悦目。此时太阳完全被天空厚厚的云层挡住,我们在照片里既看不到岩石的质感,也感觉不出倒影的魅力。风景中的细节与纹理完全淹没在惨淡的光影对比之中,起不到半点烘托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即便是最有耐心的摄影师,有时也不得不放弃等待所谓的理想光线,向顽固的老天爷低头。但如果我们拍摄时选
期刊
4/3摄影网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华语圈最大的以微单单电以及4/3系统摄影器材、摄影作品为主要讨论主题的大型网络社区。目前4/3摄影网的注册会员近15万,发帖量超过230万,在网络摄影圈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与各器材厂家、媒体杂志和器材经销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巡影征集令!  只要你的摄影团体足够活跃和特色,只要你们的会员具备十足的创作热情,又渴望与全国各地的影友分享他们的摄影作品,
期刊
命运很喜欢给我们开些小玩笑,山姆·巴克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摄影师,涉足人像、旅游广告等多个拍摄领域,但是最初,他不过是一个屋顶工人的下手。“其实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工作的,可后来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摩托车事故,”他和我们谈到当年的事情,“这场事故让我在医院里躺了六个多月,随后四年里也只能每天拄着拐杖。那段时间我遇到了摄影师Matthew Donaldson,他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我和他很处得来,于是最后就成
期刊
镜头中那个“洞”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控制影像感应器所接收的光线量那么简单。它还能让你利用不同深浅的景深,来制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我们将为你进一步解密……  光圈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光圈便是镜头中央的一个“洞”,光线经由这个洞,射入相机的影像感应器。像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阐述过的那样,光圈、快门和ISO值三者协作,完成了曝光。在这一协作中,光圈的作用,便是决定了感应器最终接收到的光线总量。除了少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