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尺寸相仿售价低廉的杂牌LGD,—方面对消费者充满诱惑,另一方面又令用户对其品质和售后服务充满担忧。面对这些以低价为卖点的产品,你敢下手吗?
编辑你好!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责刊的忠实读者。最近准备配一台3000元左右的电脑,而我计划用于购买显示嚣的资金不超过1100元。如今LcD显示器已成主流,因此这次装机首选LcD显示器。然而我跑遍T整个电脑城,也没有看到几款价格在1000元出头的LcD显示器。还望编辑能推荐一些相同价位的LcD产品,我先在此谢过!
你们的忠实读者 小 杰
为完成这位读者交代的任务,我们几乎问遍了本地几家规模较大的电脑商家,要么对方直接告知没有销售千元左右的LCD产品,要么只有那些从未听说过的杂牌可选。千元左右的LCD显示器为何如此奇缺呢?
低价LCD高不成低不就
在国内市场,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19英寸宽屏液晶,开始进人主流市场的是22英寸和21.6英寸宽屏液晶,占据低端市场的是CRT,而低价液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举例来说,人们的消费倾向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如果预算在2000元以上就买台22英寸宽屏LCD,预算在1600元就买台19英寸或20英寸LCD,如果预算在1000元以下,就凑合买台CRT,以后再慢慢升级。然而在1300元左右的小屏幕低价LCD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个人应用而言,这样的产晶难道真的难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忘?显然并非如此,毕竟还有不少用户一方面预算有限,一方面又要求使用LCD,于是小屏幕低价LCD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受国际市场液晶面板价格的影响,从今年4月份开始17,19英寸4:3液晶显示器的价格直线上升,而目前这股液晶面板涨价之风已经涉足到了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各品牌在近期也纷纷调整了其19、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些低价位的液晶显示器从今年4月以来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这其中虽然有一线品牌的产品,但总体来说低价液晶显示器市场较大的份额还是被二、三线品牌所占据。
低价LCD的质量有猫腻
目前,正规品牌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接近1200元,低价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多在1300元左右,而主流的19英寸宽屏最低不到1500元,低价液晶显示器和主流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差价太小,难以拉开档次。“低价不低”,这是低价液晶显示器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一些厂商使出各种招数尽量降低LCD产品的成本,个中内幕令人触目惊心。
1.偷工减料。最明显的便是省略了重要的金属屏蔽罩。不仅如此,某些低价LCD显示器的外部材料强度、烤漆工艺、接合程度以及细节做工等方面也令人失望。
2.虚假标贴。通过张贴虚假的认证标签,使得偷工减料的低价LCD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符台各项安规的优质品。
3.规格缩水。就尺寸而言,低价LCD显示器表现得相当混乱,不少产品选用了从次品、工业领域LCD显示器淘汰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液晶面板,如前段时间市场上出现的15.1英寸宽屏LCD就是采用了专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液晶面板。同为15英寸,低价机的面板大小甚至不一致,部分产品的真实尺寸仅有14英寸,配上一个边框较厚的外壳便堂而皇之地作为15英寸产品出售,其售价自然比真正的15英寸LCD产品便宜。
4.以次充好。为了节省成本,杂牌低价LCD产品多采用劣质灯管和导光板,其亮度、对比度与主流产品相去甚远,对比度调节稍高便会出现色彩偏白等不足。为了与主流产品接轨而不被市场排斥,低价LCD产品的包装、说明书上的技术指标全部采用了虚假标示。
识别劣质低价LCD有绝招
由此可见,低价LCD产品本身存在相当多的质量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千元左右的15英寸LCD显示器在一年内损坏、维修数次者大有人在。尽管贪图一是便宜节省了开支,但后续产生的维修费用明显得不偿失。尽管我们一再建议大家更多地选择主流尺寸的名牌产品,但考虑到不少用户因预算有限,又不愿购买CRT显示器,势必只能在低价LCD产品寻求一款合适的。因此,我们给出了以下选购建议,供大家参考。
1.为防止厂商在产品规格上弄虚作假,大家在选购低价LCD时一定要对产品的各项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和判断。
●亮度/对比度:首先,将待选LCD和价格高许多的高档LCD(两者标称的亮度和对比度最大值相同)进行对比,首先在OSD中将它们的亮度和对比度调至100%,然后通过播放电影片段来测试,如果两者在画面明暗处、色彩层次过渡以及整体亮度等方面相差不大,则说明两者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基本相同的。其次,当待选LCD分别显示全屏的黑色和白色图像时,若黑色越暗,白色越亮,那么这款LCD的对比度越高。最后,你是否满意待选LCD的画面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效果不佳,那么参数再高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可视角度:将标称可视角度相同的几款高中低档LCD(包括待选LCD)放在一起显示同一文字、图片和视频,你可以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选择几个较偏的角度观看屏幕,若待选LCD的画面效果明显不如其它LCD,这说明前者的可视角度较小,与标称值不符。
●响应时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除了用肉眼观察,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测试方法。在这里,我们不推荐运行游戏或播放激烈打斗的视频片段,而是建议大家使用一款名DisplayX的小软件(http://www onlinedown.net/soft/30640.htm)。不但可以用于测试响应时间,而且还能用于测试其它项目,用户只需照着软件上的中文提示做就可以了。
●环保认证:由于申请TCO认证会增加成本或者产品实力不济,所以很多低价LCD并未通过TCO认证,而有些经销商在销售时会向消费者谎称该产品是通过TCO认证的。大家可以到TCO认证的官方网站(http://tco.networks.nu/index_publicsearch.htm)上查询。
2.据我们了解,由于15英寸LCD已非市场主流,因此少数商家打起了歪主意,将库存的15英寸LCD样机经过翻新及简单包装之后,再作为新机卖给消费者,对此大家可得提高警惕。关于样机的识别方法,总结起来一共有以下四点:
●观察包装箱:在打开产品包装箱之前,先观察包装箱上的封箱胶带。如果粘贴了多层,其中包括带有品牌Logo的专用封箱胶带和普通封箱胶带,那么该产品极有可能被使用过。若遇上手法高明的商家,那么从封箱胶带上是看不出问题的,因此要从纸箱上寻找蛛丝马迹。未开封的包装箱的箱体纸张质地较硬,边角圆润,线条清晰。包装箱被打开后容易受潮,因此样机的包装箱的箱体纸张质地相对较软,且边角不太明显。
●检查配件包装:打开包装箱后,仔细检查配件摆放是否整齐、配件的包装袋是否整洁以及包装袋的折痕数量。一般地,新机的包装箱中塑料袋都很整洁且折痕较少,所有配件几乎都封装在塑料袋中。线缆都用细电丝捆扎整齐,电源插头和信号线缆的金属接口大多有橡胶套保护。若产品的包装箱中塑料袋的折痕较多或者部分配件没用塑料袋封装,又或者线缆的弯曲程度极不规则,那么该产品有可能使用过的。另外,新机的边角上一般贴有边角防磨胶条,如果产品曾长时间展示过,那么边角防磨胶条的缝隙处很可能会留下灰尘或污渍。
●寻找外壳划痕:大家需仔细检查产品的外壳是否有损伤、裂缝或划痕。若有这些痕迹,那么有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或者是用来展示时留下的。遇到这类产晶时,可立即要求商家更换。
●闻机身气味:新机的包装箱开封后,不管主机还是线缆,往往会散发出一点塑料气味。而样机经过一段时间展示后,机身的塑料气味几乎消失。有些商家为了清洁样机外壳上的污渍,常常用清洁剂加以清洗,因此样机除了没有塑料气味外,机身上还留有清洁剂的香味。
编辑你好!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责刊的忠实读者。最近准备配一台3000元左右的电脑,而我计划用于购买显示嚣的资金不超过1100元。如今LcD显示器已成主流,因此这次装机首选LcD显示器。然而我跑遍T整个电脑城,也没有看到几款价格在1000元出头的LcD显示器。还望编辑能推荐一些相同价位的LcD产品,我先在此谢过!
你们的忠实读者 小 杰
为完成这位读者交代的任务,我们几乎问遍了本地几家规模较大的电脑商家,要么对方直接告知没有销售千元左右的LCD产品,要么只有那些从未听说过的杂牌可选。千元左右的LCD显示器为何如此奇缺呢?
低价LCD高不成低不就
在国内市场,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19英寸宽屏液晶,开始进人主流市场的是22英寸和21.6英寸宽屏液晶,占据低端市场的是CRT,而低价液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举例来说,人们的消费倾向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如果预算在2000元以上就买台22英寸宽屏LCD,预算在1600元就买台19英寸或20英寸LCD,如果预算在1000元以下,就凑合买台CRT,以后再慢慢升级。然而在1300元左右的小屏幕低价LCD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个人应用而言,这样的产晶难道真的难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忘?显然并非如此,毕竟还有不少用户一方面预算有限,一方面又要求使用LCD,于是小屏幕低价LCD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受国际市场液晶面板价格的影响,从今年4月份开始17,19英寸4:3液晶显示器的价格直线上升,而目前这股液晶面板涨价之风已经涉足到了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各品牌在近期也纷纷调整了其19、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些低价位的液晶显示器从今年4月以来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这其中虽然有一线品牌的产品,但总体来说低价液晶显示器市场较大的份额还是被二、三线品牌所占据。
低价LCD的质量有猫腻
目前,正规品牌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接近1200元,低价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多在1300元左右,而主流的19英寸宽屏最低不到1500元,低价液晶显示器和主流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差价太小,难以拉开档次。“低价不低”,这是低价液晶显示器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一些厂商使出各种招数尽量降低LCD产品的成本,个中内幕令人触目惊心。
1.偷工减料。最明显的便是省略了重要的金属屏蔽罩。不仅如此,某些低价LCD显示器的外部材料强度、烤漆工艺、接合程度以及细节做工等方面也令人失望。
2.虚假标贴。通过张贴虚假的认证标签,使得偷工减料的低价LCD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符台各项安规的优质品。
3.规格缩水。就尺寸而言,低价LCD显示器表现得相当混乱,不少产品选用了从次品、工业领域LCD显示器淘汰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液晶面板,如前段时间市场上出现的15.1英寸宽屏LCD就是采用了专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液晶面板。同为15英寸,低价机的面板大小甚至不一致,部分产品的真实尺寸仅有14英寸,配上一个边框较厚的外壳便堂而皇之地作为15英寸产品出售,其售价自然比真正的15英寸LCD产品便宜。
4.以次充好。为了节省成本,杂牌低价LCD产品多采用劣质灯管和导光板,其亮度、对比度与主流产品相去甚远,对比度调节稍高便会出现色彩偏白等不足。为了与主流产品接轨而不被市场排斥,低价LCD产品的包装、说明书上的技术指标全部采用了虚假标示。
识别劣质低价LCD有绝招
由此可见,低价LCD产品本身存在相当多的质量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千元左右的15英寸LCD显示器在一年内损坏、维修数次者大有人在。尽管贪图一是便宜节省了开支,但后续产生的维修费用明显得不偿失。尽管我们一再建议大家更多地选择主流尺寸的名牌产品,但考虑到不少用户因预算有限,又不愿购买CRT显示器,势必只能在低价LCD产品寻求一款合适的。因此,我们给出了以下选购建议,供大家参考。
1.为防止厂商在产品规格上弄虚作假,大家在选购低价LCD时一定要对产品的各项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和判断。
●亮度/对比度:首先,将待选LCD和价格高许多的高档LCD(两者标称的亮度和对比度最大值相同)进行对比,首先在OSD中将它们的亮度和对比度调至100%,然后通过播放电影片段来测试,如果两者在画面明暗处、色彩层次过渡以及整体亮度等方面相差不大,则说明两者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基本相同的。其次,当待选LCD分别显示全屏的黑色和白色图像时,若黑色越暗,白色越亮,那么这款LCD的对比度越高。最后,你是否满意待选LCD的画面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效果不佳,那么参数再高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可视角度:将标称可视角度相同的几款高中低档LCD(包括待选LCD)放在一起显示同一文字、图片和视频,你可以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选择几个较偏的角度观看屏幕,若待选LCD的画面效果明显不如其它LCD,这说明前者的可视角度较小,与标称值不符。
●响应时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除了用肉眼观察,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测试方法。在这里,我们不推荐运行游戏或播放激烈打斗的视频片段,而是建议大家使用一款名DisplayX的小软件(http://www onlinedown.net/soft/30640.htm)。不但可以用于测试响应时间,而且还能用于测试其它项目,用户只需照着软件上的中文提示做就可以了。
●环保认证:由于申请TCO认证会增加成本或者产品实力不济,所以很多低价LCD并未通过TCO认证,而有些经销商在销售时会向消费者谎称该产品是通过TCO认证的。大家可以到TCO认证的官方网站(http://tco.networks.nu/index_publicsearch.htm)上查询。
2.据我们了解,由于15英寸LCD已非市场主流,因此少数商家打起了歪主意,将库存的15英寸LCD样机经过翻新及简单包装之后,再作为新机卖给消费者,对此大家可得提高警惕。关于样机的识别方法,总结起来一共有以下四点:
●观察包装箱:在打开产品包装箱之前,先观察包装箱上的封箱胶带。如果粘贴了多层,其中包括带有品牌Logo的专用封箱胶带和普通封箱胶带,那么该产品极有可能被使用过。若遇上手法高明的商家,那么从封箱胶带上是看不出问题的,因此要从纸箱上寻找蛛丝马迹。未开封的包装箱的箱体纸张质地较硬,边角圆润,线条清晰。包装箱被打开后容易受潮,因此样机的包装箱的箱体纸张质地相对较软,且边角不太明显。
●检查配件包装:打开包装箱后,仔细检查配件摆放是否整齐、配件的包装袋是否整洁以及包装袋的折痕数量。一般地,新机的包装箱中塑料袋都很整洁且折痕较少,所有配件几乎都封装在塑料袋中。线缆都用细电丝捆扎整齐,电源插头和信号线缆的金属接口大多有橡胶套保护。若产品的包装箱中塑料袋的折痕较多或者部分配件没用塑料袋封装,又或者线缆的弯曲程度极不规则,那么该产品有可能使用过的。另外,新机的边角上一般贴有边角防磨胶条,如果产品曾长时间展示过,那么边角防磨胶条的缝隙处很可能会留下灰尘或污渍。
●寻找外壳划痕:大家需仔细检查产品的外壳是否有损伤、裂缝或划痕。若有这些痕迹,那么有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或者是用来展示时留下的。遇到这类产晶时,可立即要求商家更换。
●闻机身气味:新机的包装箱开封后,不管主机还是线缆,往往会散发出一点塑料气味。而样机经过一段时间展示后,机身的塑料气味几乎消失。有些商家为了清洁样机外壳上的污渍,常常用清洁剂加以清洗,因此样机除了没有塑料气味外,机身上还留有清洁剂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