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共通: 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纪录片《中国新年》传播话语为例,将其放置在对外传播的国际语境中,以话语表达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并总结传统文化传播在题材价值与叙事表达方面的实践策略与有效路径,探讨传统文化传播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传统文化;纪录片;叙事技巧;对外传播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任何国家的话语表达都转为依赖他者共建得到实现。正如吉登斯所言“透过全球化的视角,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会影响到别人而世界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①,世界各国都在为争夺话语空间进行博弈。目前可见的话语现状是,受国际政治经济的框架影响,国际话语体系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中国的话语表达与其大国地位并不相称。这一紧迫的话语环境中,凸显了新的历史命题——如何在国际话语场讲述好中国自己的故事。本文以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是讲述这一故事的关键要素。
  一、纪录片视角中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具有纪实深度品质与国际公共视角特征的纪录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立足文化的属性和面向世界的融通能力使纪录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首选。其一,纪实性、直观化的文本特征符合国际传播的特定要求。高峰认为,纪录片纪实性、过程性的影像记录品质对于跨文化传播、改善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纪录片本身以真实性为核心诉求,纪实的表现方式与直观的表达手法使其具有相对客观而公正的立场。这是跨越文化障碍的良方,也是国际公众所青睐的受传方式,因而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力。②其二,深度性、故事化的记录品质能够承担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重任。记录片被誉为“国家相册”③,多位学者都探讨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密切关系④。加之其以文化性为根本属性,能够对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国际表达。同时通过精心的内容组织和精心的画面选择,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可以减少语言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被认为“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形象化载体”⑤,借助纪录片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播。其三,共通性、人文化的价值投射具有国际共享性。在全球传播中,纪录片承载着对话国际文明的使命,用于国际传播的文化类纪录片,以其非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亲和力可以搭建起跨文化传播的桥梁。纪录片的灵魂和精神在于“人文性”⑥,可以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层交流与沟通。
  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广受国际欢迎。其中,展现中国文化历史等人文题材的作品成为纪录片海外销售的主力之一。如《故宫》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以26种语言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播出⑦,《中国春晚》在新媒体上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看总数达600万次,《中华的故事》《中国陶瓷》等一大批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受到国际主流市场的青睐。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吸引着海外观众,以精致的纪实影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形态,向国际公众传播中国精神与价值理念。
  二、纪录片《中国新年》的传统文化话语表达
  作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集成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标志和象征。“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⑧,春节以其凝聚中华民族意识“时空元点”⑨与集中国人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审美情趣于一身⑩的特性,积淀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了独特的民族价值观,融合了当下的时代精神,因而成为展现中国民族集体意识与精神世界的最好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符号。
  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会》正是选择了这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民俗盛宴为内容,中外合作,以纪录片的纪实叙述、精良制作与国际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由浅而深地进行多层次的延伸展现,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国外媒体对中国春节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记录”,受到了海内外公众的广泛认同。
  (一)《中国新年》简介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会》(Chinese Yew Near: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以下简称《中国新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为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制作,于2016年2月在BBC 2频道播出,3月在央视9套播出,随后登录国内外各大网络视频平台。该片摄于猴年春节,以“回家”“团圆”“欢庆”三个主题为主线,5位BBC主持人辗转于北京、上海、广东、中国香港、云南等地区,视频内容交叉切换,以采访的方式讲述中国春节的故事。节目组历经两个月的深入调研,从“举国迁徙”的春运,到“团圆”的“家观念”,再到“欢庆”之中沸腾于中国大地上丰富的民俗文化与节日氛围,三部分在空间上勾勒中国的春节全貌,时间上贯通古今展现历史发展,内容上展示由春节所带来的特殊现象到新年的核心意义再到全民生活状态,既具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又以客观全面、有故事的表达而广为国际公众所认同。
  该片一经播出,就广受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尤其在网络平台热议不断。从公众观感反馈来看,英国的网友感叹“打算明年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斯蒂芬妮·弗雷莫教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非常喜欢这个系列节目,主题国际化,体现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似点”。《中国新年》借力网络新媒体与社交平台,在国内视频网站播放量破亿,最高播放次数达1.1亿,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点击率突破3万,超过《鸟瞰中国》《中华的故事》《中国创造》等多部关于中国内容的纪录片,以良好的传播效果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国声音的有效传递。
  (二)《中国新年》的文化内核
  1.生活化的主题
  该片呈现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民族价值观,通过诸如火车站的“小红帽”、由货车组成的農贸市场、热闹市井的庙会游戏等生活化的场景,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家、团圆与美好未来的传统情感。正是这些大众化、生活化的主题与细节的展现,真实传达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使国际公众更为真切地了解中国传统乃至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与穿透力。   2.“他者化”的中国形象
  “他者”(The Other),源于西方后殖民理论,以黑格尔和萨特的“自我意识”理论为哲学基础,对应西方“自我”(Self)以外的非西方世界。伴随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学者将“他者”拓展至历史文化、文化诗学等领域,看作“是一切与我相异且外在于我的主体或主体性存在”。因此本文所指“文化他者”即是在文化维度下与主体自我(中国)相对的客体(他国)视角。国际公众想了解一个怎样的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形象,这是我们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亟须了解的。《中国新年》由中外联合制片,通过4位外国主持人、1位华裔主持人的视角,使国内外公众看到一个“他者”化的中国形象。通过他们的介绍与解讀,从酒文化、饮食文化、祭祀文化等可以看到中外话语的碰撞,在西式游行欢庆活动、颇具俄罗斯风格的冰雕展品中可以看到中外文化的融合。纪录片通过跨文化的“他者”展现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具有客观公正、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避免了国内制作方自说自话的局限与国外公众以狭隘的“刻板印象”而抵触受传的情况,从而使其传递的文化价值更具公信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同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国际公众的“中国诉求”、进行中国形象的国际展现、建立适应国际舆论场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共享化的价值共鸣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在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上,纪录片不仅体现了传统而典型的中国价值观,同时还渗透了国际共享性的价值观。例如火车站“小红帽”、摩托车大军中的“粥嫂”志愿者等体现的友善、道义,春节回家、年夜饭体现的尊重父母、礼貌礼节,祭祖、祈福体现的天人合一,对家庭、事业、社会的美好祝愿体现的和谐世界等……这是中国春节所蕴含的独特而具有世界共鸣的东方价值,具有包容性和国际共享性。从这些共享性的思想价值的传达出发,能够唤起国际公众的文化共鸣,展现中国话语同样具有国际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中国新年》的话语表达
  1.冲突的内容表现
  客观多元、平衡化的话语表现,既能客观而全面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而易被公众所接受。其一体现于二元话语的组合,一是国外主持人与国内受访者组合,如BBC主持人西蒙、戴维跟随摩托车大军踏上归乡之程,安特·安斯特德(Ant Anstead)采访东北捕鱼人、体验冰下捕鱼……四位外国主持、一位华裔主持与中国百姓在国籍背景、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上都呈现出文化差异,给观众以多元化、具有冲突感的视觉体验和文化理解;二是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如冰雪城建造工人与冰雪大世界总设计师、庙会市民与民俗学家组合,将民众情感与专业性、全局化的理性视角相结合,使其具有全面的可感性。其二体现于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以大量的统计数据如春运期间的车流量、流动人口、蔬菜批发市场的交易额等理性表达,客观而具体地表现全局概况;以主持人的感官体验如欢聚年夜饭时的愉悦与赞美以及使用比喻、对比手法的英式幽默等情感表达,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更为丰富的人文情怀和贴近性,张弛有度。
  2.鲜活的叙事方式
  该片以人为主体,体验式采访,新闻直播式记录,既有国人自己的声音,如对春节民俗的阐释、参加庙会游园的喜悦心情、制作面条火锅的心得等,也有主持人代替观众深入体验,如随摩托车大军回乡、与中国人一起吃年夜饭、求签拜神、练习舞龙等。一方面,突出采访与受访人物的主体性作用,以外国人与中国人、平民百姓与精英分子等多元视角进行鲜活表达,将纪录片的真实感与体验式新闻节目的现场感有机结合,能够增强国际公众的代入感和作品的感召力,也使得中国的形象构建更为客观真实。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主持人对文化信息进行二次编码译码的中介作用,如对“龙”的认知进行中外对比等,减少了国际公众在进行二次认知时的文化误读,使得该片能够更好地跨越中外文化的障碍,实现准确而有效的传播。另外,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连续性、隐喻性叙事,《中国新年》采用碎片化、直白化的记录方式,围绕各主线的主题进行地区内容的交叉切换。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公众而言,这种记录方式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和文化传播的实效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信息且保有新鲜感。
  3.跨文化的话语释义
  以可感化的西式解读、国际化的语言进行中国话语的表达,使中国话语的传递具有国际思维和视角,适于跨文化的全球传播。这一方面体现于中式元素的西式解读,如白酒以梨露酒和马美特作比描述味道,姜粥与苏格兰麦片作比凸显地位,东方龙与西方龙作比避免误读,辣条以“年轻人最喜爱的零食”为解释促进理解,使得中国文化符号便于国际公众接收与理解;另一方面体现于选择合适对象进行国际化的语言沟通,如通过微软(中国)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岩直接用英语讲述春节期间的习俗,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家杨利慧教授讲述中国生肖文化,通过北京“哈尼个旧”餐厅老板周苏娥叙述中国的饮食文化,通过泸州老窖企划经理陈翔表述中华酒文化,如此可有效跨越文化障碍。
  三、传统文化的对外话语建构
  (一)内涵核心
  文化传播往往更加具有实际传播效力,能够有效地通过媒介影响国际公众的“价值偏好”,进而彰显国家与民族在国际舆论场的影响力与主导力。
  1.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的稳定的文化形态,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言。据调查显示,与受到严重议程设置制约而对中国政治、经济形成的刻板印象相比,西方公众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认识相对全面客观,其中普遍认同的是“理解中国离不开理解这个国家厚重和独特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感召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相对广泛的传播,以此为表达内容深化对外传播,能够吸引国际公众的主动参与,进而渗透我国先进的价值观与发展理念,使其影响国际公众的实践生活。
  2.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受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当今世界的话语体系主要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掌控。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抵制一元文化霸权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强行推进其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将破解跨文化传播“迷失”局面的途径指向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许多年以前诺贝尔得主们就在巴黎集会中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核心而经世致用的部分即是“和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观、“仁义礼孝”的和谐观等众多具有国际共通意义空间的思想智慧,能够支撑起文化道义。   (二)叙事技巧
  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需在题材价值、叙事表达上注重采用跨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探寻在国际话语场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
  1.展现共通意义空间
  深入挖掘、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共享性的思想资源,尤其是以“和观念”为中心的和谐文化,可以以文化自强促进多元国际话语体系的建立。同时,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议程设置,可以获取国际舆论主动权。通过代表性符号回应国际传播诉求,如将传统民俗凝聚为春节,选择性地物化地进行价值展现。这样有利于国际公众进行文化解码,从小切入点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进而实现具有全球共通意义与国际建设作用的中国价值的有效传递。
  2.用好国际话语表达
  遵循从“对话”到“认同”的平等交流路径、以民间个体认同带动国际群体认同的认同路径;以文化他者讲述故事,注意采用如二元话语组合、感性与理性结合、典型与概况结合等策略,发挥人物的主体作用,创新叙事表现手法,如碎片化叙事,彰显中华文化的趣味性与亲和力;语言上注重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解读,避免文化误读。以国际视角与国际化的叙事方式进行话语表达,有效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实效与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望成为我国在文化场域对外传播的关键突破点。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需要以纪录片为主的文化媒介产品做载体,实现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通;以国际话语表达方式为叙事手法,拓展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空间。通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扩大中国价值的全球影响力,从而有助于确立起中国在国际话语场的地位,为建立多元文化的国际话语体系、促进国际文化对话与良性互动,承担起切实的责任与使命。
  注释:
  ①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 4th edition) ,Cambridge: Blackwell,2001,p.52.
  ②高峰、赵建国:《纪录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视角下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与策略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③语出智利导演帕特里·古兹曼:A country without documentaries is like a family without a photo album。
  ④黄莉莉:《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到多元文化的复兴——我国军事纪录片发展模式初探》,《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柏佑铭、刘宇清:《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电影中的象征与意识形态关联》,《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⑤⑦陈晓夏:《提升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
  ⑥王磊:《试论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品格》,《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⑧傅铿:《〈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⑨在民俗学中,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规范着民族的生活节律,隐含着集体的世界观与生活哲学。“元点”即指集体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的归复点与凝聚点。详细请参见陈建宪:《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
  ⑩何星亮:《春节文化的特点与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春节〉接地气诠释中國文化》,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3-06/7786024.shtml,2016年3月6日。
  《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日前在BBC播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6-03/02/c_135147012.htm,2016年3月2日。
  〔苏〕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徐小英译,《国外文学》1989年第3期。
  刘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的跨文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董凤基:《推动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走向世界》1994年第5期。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李韬:《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917/c40531-22943484.html,2013年9月17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新媒介技术不断发展普及,粉丝文化再生产现象日渐普遍化和常态化。本文在技术赋能的前提下,对粉丝再生产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一方面,技术赋能为粉丝再生产行为提供了外在条件,形成了粉丝再生产的社群场景,降低了粉丝接受、创造和传递内容的门槛;另一方面,技术强化了粉丝再生产的内生动力,增强了粉丝情感投射的欲望、被感知度及互动的欲望,驱动粉丝成为“免费劳工”并持续其文化再生产行为。  【关键词】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8年十大网络热词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融媒体语言使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融媒体语言;网络热词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性指导文件的出台,直接推动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催生了一批以新型互联网为纽带、跨媒体形态、跨语言符号的“融媒体平台”。当网络传
期刊
【内容摘要】《直通高招》是中国教育电视台连续三年不断打造的一档大型直播独家品牌节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19年该节目在融媒体建设格局下进行了一次以“TV+”为引领的新型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的有益尝试。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节目的分析,从主流专业媒体“守正”与“创新”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專业化电视媒体如何通过保持专业定力和运用全媒体思维进行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进行业态升级与逆势突围。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对早期《人民日报》(1946-1948)进行了解读,探索作为传播平台的《人民日报》,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区域治理中产生的巨大的信息集散和舆论引导作用。新闻传播的文教功能是早期《人民日报》的重要特征,其呈现方式是一个对解放区人民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媒体教育过程,这种媒体教育旨在培养基层百姓的自主性,赋予其建构自身文化身份的权力。作为“群众导师”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协同搭建了一个日常
期刊
【内容摘要】“天蚕土豆”的网络小说为何能持续吸引相关读者,其故事为读者人群提供了怎样的意义?本文对天蚕土豆的玄幻小说进行了内容分析,探究了网络小说的内容生产与读者人群现实生活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天蚕土豆;网络小说;读者;日常生活  天蚕土豆是粉丝号召力最强的网络文学男频作家之一,其粉丝活跃度很高,作者本人即使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作品更新之类的消息,阅读量也能瞬间达到“10万+”。他凭借
期刊
【内容摘要】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新媒体时代思政学习平台的传播能力和学习效率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以体验理论分析“学习强国” App的传播创新模式及其产生的学习效果,并探讨其成功对其他思政学习平台的启示。  【关键词】思政学习;体验理论;审美;社会资本;流动性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媒体时代思政学习平台的传播创新能力,形成全社会的学习辐射效应,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值得研
期刊
上海教育电视台成立于1994年,秉持“立足教育,面向社会”的办台理念,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平台,上海市民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舆论高地,上海电视荧屏的独特窗口。  栉风沐雨,踏歌而行。作为一家具有24年历史的教育传媒,上海教育电视台每天播出20小时电视节目,以清新高雅的荧屏形象成为上海独特的文化教育风景。  2015年,《教视新闻》扩版增容,围绕“快
期刊
我原来在地方广电系统工作,先是在电台,后来在电视台,其间又求学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本以为会就此在新闻媒体工作一辈子。但到了不惑之年,我又一次进了校门,来到浙江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浙传”)当老师。  2003年,浙传决定筹建实验电视台。当时我正被浙江省广电局宣管处借调帮忙,参与视听评议工作,接到通知,学校党委决定由我担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实验电视台台长,开始筹建实验电视台。20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创新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策略,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创新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真人秀;模式节目;本土化;创新  引言  对于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线形叙事模型,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深、沪城市宣传片的对比研究,认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需要综合应用营销学、大众传播学,以及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突出“文化自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多种叙事形式取代单一的纪录片叙事形式,以受众看得懂、愿意看的方式传播好“城市故事”,才能拍出新时代具有时代共性、又具有城市个性的城市宣传片。  【关键词】 城市形象;城市宣传片;同质化  一、引言  “文明”(ci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