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堪忧 售水机岂能“放养”?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水质的要求与日俱增,投其所好,各类饮用水蜂拥而上。但是这些水大多是以饮料的身份出现,相比居家度日的生活用水售价较高,而自动售水机的普及应用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自动售水机的运作缺乏有效监管,在实际操作中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使一些居民对自动售水机流出的水望而生畏。这不仅是对饮用水质量的再次考验,也是对监管部门的一次试金。
  暴利:机器滤一遍,
  增值数十倍
  日前,记者以购买自动售水机的事由,拜访了世韩宝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杨帆经理,在谈到经营的时候,他告诉记者:“不用担心,各种手续我们公司都有,包括卫生许可证和售水许可证,到时候我们会提供复印件,买完设备以后你就可以直接用了。”随后,记者和一小区居委会的张女士交谈得知,自动售水机进小区经营,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几乎不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任何手续。
  为了进一步了解自动售水机的经营情况,记者拨通了一台机器上的加盟电话,几分钟后一名中年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他自称姓陈并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小区已经满了,但可以到附近小区去做。记者问,去那边能赚多少钱?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动售水机的水价为2角钱1升,1000升水等于1吨水,这样算下来1吨水售价就是200块钱,而现在北京的自来水是4元一吨,也就是说自来水在机器里面过一遍,价格就翻了50倍。如果是在大社区,一台机器一个月挣上万元不成问题,比打工划算多了。“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就像在街上摆了一台投币的老虎机一样赚钱。”陈先生唾沫横飞地向记者介绍。
  记者调查显示,目前一台普通的自动售水机的市场价大约在七八千元左右,厂商会为加盟商提供国家卫生部批文、企业资质等证明材料。当记者让陈先生出示上述材料时,他数次含糊其辞。据知情人士介绍,很多小区自动售水机采取与居委会合作或交叉管理的形式经营,每月给居委会交一定的管理费用,居委会就可以帮忙就近选择电源和自来水水源。而该小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则声称,他们没有和自动售水机商家签订任何协议,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他们更多的是为广大居民提供饮水服务。他还表示,如果记者愿意在小区投放自动售水机,他们也很欢迎。
  “许多个体经营者不会按时更换过滤部件,实际的投入成本就是自来水费和电费。”世韩宝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杨帆经理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计算,假如在一个1000户的小区投入10台机器,按20%的客户率计算,经营者每月可获得的总利润约为20000元。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经营者采取了恐惧诉求的营销方式,极力打压自来水的水质,将售水机过滤的水冠以子虚乌有的神奇疗效和保健功能,这样一来实际客户率远远高于20%。在他们的误导下,经营售水机成了一个很暴利的行业。
  浪费:三吨换一吨,
  “售水机”成“水老虎”
  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流程真的像陈先生说的那样简单吗?我们从常识判断,从自来水到纯净水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杂质被过滤掉。按陈先生所言,投入的原材料和成品等量,有违常理。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他才道出实情:“您打回家的水都是精华,我们三吨自来水才能出一吨纯净水,我们的生产成本也很高。”
  记者:“那两吨水为什么要排掉?”
  陈先生:“余下的那两吨都是带杂质、带细菌的废水。”
  记者:“都有哪些杂质和细菌,你们检测过吗?”
  陈先生:“没有。”
  记者:“废水就直接倒掉,是吗?”
  陈先生:“是的。”
  来自北京市节水部门调查显示,自动售水机属小型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一般在每日3立方米左右,产水率一般在30%到50%之间。由于尾水回收率较低,没有充分利用,给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新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办法,水务等部门将从下半年开始对自动售水机进行整顿,安装尾水回收设施,彻底清除“三吨水出一吨水”这种不符合节水要求的生产方式。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表示,从7月1日起的6个月内,相关单位或个人应当完成备案和设备安装,否则将会被处以相关处罚。
  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售水机均未安装尾水回收设施,依然在“裸奔”生产。只有一根管子伸向排污井,将所谓的“废水”排走。记者询问调查,绝大部分居民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动售水机的过滤原理,并不知道浪费问题的存在。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里的自动售水机,多数都未配备尾水回收装置。当然,厂家也曾考虑过尾水的回收利用。因为从技术角度说,自动售水机产生的废水完全可以当中水使用,用来洗车、洗衣服、洗澡、冲厕和浇花等。但难题是,收集起来的大量尾水没有地方储存,也很难进入小区的中水系统。“将尾水当作废水排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调查中记者发现,浪费水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售水机的水量都是按照居民用水价格4元/立方米执行,而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价格显示,北京洗车业、纯净水业执行的价格为61.68元/立方米,不少业内人士将这种纯净水制售行为比喻为“偷水”或是“打擦边球”。由此可知,同样是制造一吨纯净水,正规的纯净水生产企业要花费180多元的水成本,而自动售水机经营者仅需要付出12元的代价。同行不同价的收费标准,助长了浪费水资源的歪风邪气。
  水质:自检为主,
  售水机或成“污染源”
  北京市卫生局印发的《北京市现场制、售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指出:现场制售水机安装位置周围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周边10米范围内不得存在禽畜饲养场、公共厕所、垃圾桶(箱、房)、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源,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等污染物。而西城区卫生局的星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小区的自动售水机都不符合上述规定,如售水机离生活垃圾回收站较近,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
  根据上述规定,经营单位需根据水质和制水量及时更换水处理材料,并在自动售水机的醒目位置公示有关经营单位、供水站、自动售水机的相关信息和当月水质检验结果。但记者发现,上述信息健全的售水机并不多见。记者按照一台自动售水机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了运营商王女士,她表示,售水机内设置有水表,每售出50吨水,工作人员会更换一次滤芯,每次更换后维保人员都会在售水机外面的标签上填写更换日期。记者说,现在机器上贴的是2011年11月份的标签。对此王女士的解释是,上次更换滤芯的时间是今年6月份,可能由于下雨把新标签冲掉了。   西城区卫生局的星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自动售水机的水质监测以自检为主,也就是运营商自己检测水质,卫生部门会定期抽查。”自检分为两种,一是每周对水质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等;二是每季度对水质微生物指标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并根据现场制售水机采用的不同消毒工艺,检测水中臭氧浓度或紫外线强度等指标。而运营商自检的主要手段就是使用TDS笔和PH试纸,前者只能检测出水中的溶解物杂质含量,后者只能反映出水的酸碱度,并不能体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菌群的检测需要到专业机构进行,一些违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检测造假事件时有发生。”星先生说。
  针对自动售水机的问题,记者咨询了一些业内专家。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自动售水机就是一台简易的自来水过滤设备而已,加上长年暴露室外,其水质到底如何,商家的自检结果说明不了问题,因为让商家自己监督自己,可信度就已经打了折扣。相比之下,桶装水是在无菌状态下灌装的,微生物指标可控性强,而自动售水机完全是在空气中灌装的,如果清洗、消毒不及时,这些设备中的过滤装置很有可能会形成新的细菌滋生地,成为饮用水的污染源。
  监管:职能不明确,
  谁为水负责?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饮用水制售行业应该由质监、工商以及卫生部门监管。近日,记者就自动售水机的经营监管拨通了相关部门的电话,工商部门告诉记者不需要登记,质监部门对此语焉不详,只有卫生局说需要备案,但是程序很简单。按常理分析,自动售水机的经营涉及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质监部门负责质量监督,水务部门负责供应自来水,卫生部门负责水质检验。此外,还要得到物业管理公司或者居委会的同意。走完上述程序,自动售水机才能获得合法经营的身份。但目前的情况是,法律法规并未给自动售水机指定追究责任的“娘家”,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是各部门都不管。
  记者从卫生部门获悉,目前对桶装水和纯净水国家有明确的质量卫生管理标准,而对于自动售水机的水质如何监管,国家尚无明确标准或规定,即使是已经出台的《北京市现场制、售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也是模糊不清。北京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桶装水和纯净水有着明确的检测标准,而对自动售水机的水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测系统。他说,“因为自动售水机属于净水机,所以只要机器有卫生部的相关生产许可证,卫生部门就管不着了,但是这种自动售水机必须得做到产品安全卫生才可以销售。”
  常言道,病从口入。由于监管缺失滋生了自动售水机经营行业的诡异市场规则,在这个市场中,经营者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丰厚的利润何以换来饮水安全的保证?商品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目前北京市正在完善政策法规,使售水机的管理监督工作有法可依。“然而,由于自动售水机的位置分散、商家不一,最棘手的问题还是自动售水机的水质如何实现实时监测。”北京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