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治疗中脑钠肽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研究对象,30例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脑钠肽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达到73.33%,2组差异较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患者行脑钠肽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与心功能恢复,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肌坏死事件,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导致,发作时临床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心肺复苏抢救,重建呼吸与循环,改善心肌缺氧缺血[1]。但文献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时容易出现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问题,诱发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的产生将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促进不良预后形成[2]。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也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以下是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60例患者临床疗效的探究报道,旨在明确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入组60例,来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病人。纳入标准:(1)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2)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存在心力衰竭病史、精神病史;(2)治疗依从性差;(3)对治疗药物禁忌。
  1.2方法
  密切监测2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治疗要求为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包括供氧治疗、利尿剂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等。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药品由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S20050033,先以1.5μg/kg药品进行静脉冲击治疗,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0.0075μg/kg/min,之后以0.0075~0.015μg/kg/min速率维持治疗,具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连续治疗3d。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指标水平正常;有效: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控制,检查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无变化或进展,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2)心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前后2组患者心率、左心射血分数(LVEF)与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28/30),較对照组73.33%(22/30)高,组间=4320,P<0.038。
  2.2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LVEF较对照组高,NT-proBNP较对照组低,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后易发生心力衰竭。原因在于:复苏治疗时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致使心肌细胞水平发生改变,加剧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应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存在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问题,经按压、除颤等复苏治疗,呼吸与循环虽然重建,但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左心室血容量负荷增加问题,导致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在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到复苏后心力衰竭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33%,与郭名元、陈俊波[3]研究结果(91.18%)接近,说明重组人脑利钠肽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复苏后心力衰竭,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促进患者健康恢复。与此同时,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更接近正常参考值,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功能改善方面存在积极影响。重组人脑利钠肽属于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药物,其结构、性质与内源脑利钠肽高度相似,进入人体后可与特异性利钠肽受体结合,并参与血容量调节、水盐平衡,产生平滑肌细胞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纤维原细胞拮抗、血压调节等功效,从而有效治疗心力衰竭。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治疗中,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脑钠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武小春,王冬香.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8):1327-1328.
  [2]黄文蔚,洪李锋,祝聪聪,等.NT-proBNP联合MR-proADM对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心力衰竭及死亡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3):2117-2119.
  [3]郭名元,陈俊波.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复苏后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3):164-167.
  作者简介:范纪珍(1981.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 全科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衡量自身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倡导健康生活、加强健康管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是当今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广大群众物质生活需求、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采取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另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该指标结果为82.5%,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样本量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内毒素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 2-3 期的患者304例,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血浆内毒素),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46、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 2-3 期患者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瘤实施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以及病理学检查的9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实施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有关资料,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超声组误诊和漏诊率为3例,诊断准确率为96.66%;MRI误诊和漏诊率为15例,诊断准确率为16.66%.结论:采取超声诊断方式对甲状腺腺瘤患者疾病进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在诊断肺部肿瘤疾病方面应用放射技术的相关情况与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集到怀疑为肺部肿瘤的病例共计100例,对这些病例均实施了CT扫描加增强检查,然后还实施了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肺错构瘤(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肺部恶性肿瘤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6.00%,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前后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D2M)实行临床药师干预对于合理用药和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106例TD2M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3例实行临床药师干预,B组53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合理用药和健康管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几率低于B组,A组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  1.2方法  B组实行常规护理,即医护人员向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改良电休克疗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选择自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全部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共计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患者例数为50例。对照组:应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应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方法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使用西药的安全性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的182张西药处方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7月住院的182张西药处方作为观察组,期间增加了西药安全使用的规范化管理。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组合、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剂量、重复用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嗜睡、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皮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00例OVCF老年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0例实行综合治疗,B组50例实行基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1周、1个月与3个月后,A组患者的疼痛度评分低于B组(P0.05)。  1.2 方法  B组实行基础治疗,具体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