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弥漫,笔墨精妙,意蕴深刻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画家周垚光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一股清新爽朗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如同在静谧的空谷中嗅到了幽幽兰花的香气。无论空谷外的世界如何姹紫嫣红,这一缕幽香就那么依然故我地寂然散发,无言地展现着含蓄而具韵致的内美。其作品意蕴深刻、用笔考究、构图有巧思。他师古而泥古,作品体现出一种当代性与现实精神,画面所洋溢的灿烂和欢愉一扫传统工笔画的陈腐之气,取而代之的是繁茂与鲜活。他的作品不仅在意象的外部形态上体现出一种动态活动,同时也在内心情感上体现为一种昂然的激情和向上的生命力。这也是周垚光作品体现的突出特点。


  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从人物画配景地位脱离出来,便如蛹化蝶。曾有过五代两宋的辉煌时期,题材和技法有很大的开拓和创造。许多画家们曲尽物理、穷究生态,表现了花鸟的自然之美,并赋予种种寓意和诗的情趣,许多优秀之作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典范。因此,今天复兴工笔重彩花鸟画,起点和要求都是很高的,既要继承,更要超越,进入前人所未曾达到的更高艺术境界,这是时代向画家们提出的难题。新一代有抱负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家迎难而上,以各自的艺术实践作出了深孚众望的回答,在这个画家群体中,我看到了周垚光同志,他是新一代成长的画家,在工笔重彩花鸟画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自幼喜欢绘画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坑口电厂周垚光,1997年考入中国函授大学,从此,真正与绘画艺术结下了缘。他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从艺”为座右铭,无时无刻不激励和鞭策着自己。研读古今画论,遍临名家范本,从青藤、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王雪涛等绘画大师的画作中汲取营养。在中国画的创作历程中,一步一个脚印,静悟、情入,苦心经营……


  2011年9月,为使自己的绘画艺术上新台阶,周垚光怀着对工笔画语言的追求,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在这里认识了何家英,王天胜、李魁正、王冠军、刘新华等一批全国一流的美术大家,新的思想、新的绘画技法不断冲击着周垚光的思想。周垚光抓住一切时间向老师请教,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寸步不离画室,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周垚光已悄悄地来到了画室。开始了一天的绘画工作;到了晚上,当大家都回宿舍睡觉时,他一个人还在画室临摹、创作到深夜,在绘画境里的广采博收。


  周垚光从宋人的工笔花鸟画中汲取营养,领悟到中国花鸟画独有的一套发展线路,并传承、开拓它,彰显出现代艺术创作者对当下的艺术思考。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融于笔端,自己的平常心便在不经意间融到画作之中。在他的画中,鲜艳的色彩和悠然恬淡的意境毫不矛盾。在画面布局的多元整合方面,或在色彩的探究与表现方面,他都有自己的新语汇。因此,他的工笔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人们在惊奇、感叹其艺术视野之开阔的同时,也会沿着画面去追寻作品的创作过程,捕捉艺术家辛勤背后的精彩。
  黄宾虹曰:“古人言有笔有墨,虽是分说,然非笔不能运墨,非墨无以见笔,故曰: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深谙此道的周垚光创作的工笔画达到了笔墨一体的境界,色彩的运用更是其独到之处。这与周垚光的努力探索和平淡心态是分不开的。他一直强调保持平常心对于创作的重要性,这与当下许多喜爱喧嚣、心态浮躁的艺术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心境,周垚光才能神游于笔墨之间,悠然自如。练就了自己灵妙、清雅的绘画风格,加之他注重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将花鸟画进行创新,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奇;既有传情动人的魅力,又有感人心弦的情趣。这样一来,他笔下的花鸟似乎具有了生命,呈现出与其他人的工笔花鸟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周垚光的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灵气弥漫、笔墨精妙。他在创作中精心塑造出虚而灵、空而妙的境界,力求表达自己感悟中的幻象世界。用清和之气和美好愿望来烘托主题,是周垚光着力营造意境的创作手法。他将儒家思想与中国花鸟画的本体相融合,使其画作既呈现出和风细雨的美丽,又蕴含着画家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清明和畅的追求与向往。周垚光画作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在清丽雅逸的外表下暗含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他认为花鸟同人一样,内心深处会有一种热烈的追求。他用笔墨来赞美生命、追求永恒,使画作内涵具有一种高雅的境界。赏其作品《荷花》,他一改古人悲秋之格调,用淸雅的色彩绘写出一片盛开的荷花,荷花用色大胆而晕染艳丽雅致,充分反映出画家对于色彩与细节的特别感觉与兴趣。特别是荷花旁一只翘首回望、精神十足的鹈鹕,给人以很多联想,使静静的画作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境象,令人在清爽中顿感精神振奋,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整幅作品充满着意蕴和淡淡的温情,余味悠长,彰显了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这种能调动赏画者情绪的力量,足以说明画家已进入到一个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的周垚光,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数年来多次在全国大展中摘金捧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仍然不断探索创新,使自己的灵魂、个性与艺术完美契合。相信他会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艺术简历
  周垚光:男,1977年12月出生,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花鸟班导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王天胜教授第三届精英班画家。
  2012年10月,《清梦无痕》获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年8月,《心源》获“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年10月,《重生》获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最高奖)。2009年、2014年,《秋水寒》《重生》分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河南赛区铜奖、银奖。
其他文献
寒意浓浓  期待黎明的曙光  攥一攥湿津津的汗巾  却把恢弘的时光拧碎  风镐  刨出沧桑的岁月  天轮  托起曾经纤夫的爱  矿灯  是黑哥们儿的心灯  输送带  流淌着燃烧的血液  巷风徐徐  夹杂着汗味儿  浸染着艰难的节奏  皓齿失去了光亮  看不见,真的看不见  惆怅、无奈,充斥昏暗  等待与期待  云开雾散  空间,在挤压  生活,在挤压  寒流狂扫、激荡  那棵承载希望的单体支柱已弯
期刊
大学生采煤队  这里是戈壁滩 盐碱地  你却当作天堂种植了自己的理想  候鸟一样成群结队地来了  候鸟一样一只不剩地走了  来的时候要找千万个借口  走的时候一个理由就够了月光如刀  圣洁的月光  照亮我的心  照亮我的魂  照亮我  白生生的骨架  我辛辛苦苦攒下的银两  不经意间  在旷野里流淌  并不是相隔万里  也不是遥不可及  只是因, 回不去的那个地方  叫“家乡”失散多年的亲人  大
期刊
重读《创业史》,这源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柳青,他说:“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后来,习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时,又谈到了柳青。他强
期刊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将是明天的历史。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但,前进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  秋野同志的长篇小说《时光照着我的脸》,通过两代矿工四个家庭路途坎坷的生活变迁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折射出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煤炭工业的沉浮兴衰和社会的风雨坎坷、巨大变化。  故事是从矿工赵成山的儿子赵大伟五岁时一场重感冒开始的。他梦见天上最亮最大最耀眼的那颗星星陨落了!母亲告诉他“还会有
期刊
也许因为早年成名的戴武印名胜于书名,从而影响了人们对他书法创作的关注。书法发展到了今天,看惯了太多因人而异、千人一面的形式,而书家以个人魅力所及已显得尤为重要,诸如独特的技法要素、风格形式、美学趣味、文化构成等,都是衡量一个书法家品位的重要标志。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书法家戴武先生的时候,不得不佩服他在时风潮流中以独特个性化的符号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极佳的契合点,这种恰到好处的挥洒形式让人充分领略书
期刊
雪野·回归  咳嗽总是先于一场雪侵入病体  像无孔不入的朔风  时间飞快而漫长,幸福和温暖来而复去  那个奔跑在雪野上的孩子  被时间推入一口废弃的枯井  又遵从神的旨意和呼唤  攀爬着多年收藏的积雪返回红尘·温暖  红尘多舛,万物蒙尘  通往冬天的道路越来越窄  天空等着一场春雨  人们早已习惯了低温的预警  习惯了人间的温暖红尘  骨头里的疼和冷,让  一个人揭开门缝挤进去  另一个从门里走出
期刊
我的故乡在哪里?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  早几年,我还不知道哪里是我的故乡。我只道,我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故乡。我听到一首关于故乡的歌,一句歌词挑逗着我脆弱的情感,它的大意是:一个游子把别人的故乡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他在别人的葡萄架下伤怀。一个人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故乡,连哭泣的地方都没有……  我的故乡是具体的。一切都仿佛是从这里开始,我的老家范家庄子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这里——  
期刊
时下,文学艺术领域著书者不少,绘画者也不少,但既能著书立说又事丹青者却不多,而能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又能在美术界取得相当成绩者更是寥寥无几。而吕秀芹就是这样一位能写会画的才女。  吕秀芹出生于山东莱芜,就职于新汶矿业集团,她自幼喜爱文学与绘画,儿时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艺术家。从艺,实际上是“艺磨人”,最终会体现到个人修养上。作为一名富有个性的画家,吕秀芹的作品在北京画院毕业创作展时就被著名画家石齐
期刊
看不到大海的痛苦  山高水长,我在云南边上  我每天可以吃饱喝足,唯一的  遗憾是,隔着千山万水  我看不到大海  爬树非我的长项  爬山毫不含糊  但爬到山顶的我  依然看不到大海  生活在云南的土著不止我一人  只是我偏偏向往大海,在年少的  经书里写下了洋洋洒洒的大海  说——还要在大海上恋爱、结婚生子  那是怎样的年龄,怎样的轻狂  流过家门口的只有小溪  我却坐在家门口  痴痴向往着大海
期刊
“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书法尤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宗白华 《美学散步》) 宋代大诗人、音乐家稽康有名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无论书家、画家、诗人、音乐家,中国艺术家就是用这种超然玄远“俯仰自得”的精神来观照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并在大自然的节奏里“游心太玄”的。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宇宙万象,这个宇宙便是节奏化了的、音乐化了的和谐的宇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