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重要依据的会计信息本身的质量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构建和应用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应由政府财政、统计等部门联合推进。宏观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总体性与全局性、复杂性与外生性、导向性与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应以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评价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相结合,形成贯穿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指数体系,其中矫正基础信息扭曲、消除系统性偏差是关键。
  【关键词】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 可靠性质量; 适用性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国家治理
  会计信息形成并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细胞, 不仅是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组织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发挥,也会直接影响组织治理、国家治理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作用的发挥,进而最终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大以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重要依据的会计信息本身的质量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关注度更加突出。长期以来,虽然会计信息质量一直被视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并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强化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来着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理论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实践上也缺乏成熟的经验。本文提出构建和应用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以期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会计信息質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经典文献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发布的SFAC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用性,即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要具备有用性,需要具备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中,相关性质量又是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方面质量组成,可靠性质量则由可稽核性、中立性和如实反映三方面质量组成[1]。Jonas et al.[2]将之前的各种评估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质量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包括FASB(1980)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AICPA的JENKINS委员会(1994)的《改进企业报告——客户导向》等;另一类是以股东/投资者保护为导向的,强调向股东/投资者提供“透明、充分和公允披露”的信息。这类方法包括SEC前主席Levitt(1997)发表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AICPA(1998)第61号审计准则公告、The Blue Ribbon Committee(1999)关于改进公司审计委员会效率的第8号建议等。在分析比较各类方法采用的评价指标及其特点的基础上,Jonas
其他文献
<正>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使人们对中小企业问题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中小企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是什
以上海市Y区K街道医疗类和生活类社区综合养老设施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选址配置模型完成两类社区综合养老设施选址。研究结果发现:"平均车行时间最短"的方案最适合
摘要电信网络日益复杂,这增加了电信营运的难度,并且大额欺诈和恶意欠费的状况使电信运营收入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在数据挖掘技术、基于聚类的层次分析算法等理论基础上,采用了欺诈特征树阀值检测算法来应对电信欺诈,防范电信运营收入的流失。该算法将用户的数据特征项构建成欺诈特征树,采用关系数据模式来组织用户的欺诈特征项,并设定结点阀值作为检测判断的依据,依照用户最后的欺诈度值判断用户是否欺诈。算法简单高效,系
目的通过研究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制备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验证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的可行性。方法将蛋白A和布鲁氏菌全菌蛋白分别作为质控线和检测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卒中后吞咽困难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5例仅接受常规的吞咽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基于UG系统下,为实现使用者对使用环境的自行配置,可采用的两种常见的操作方法。对UG系统重要环境变量进行设置以及创建种子文件两种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和相互对比。另外,建立用户菜单进行简略的介绍。  关键词:用户化、环境变量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6.008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