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到学渣是怎样一种体验?

来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s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丸子:每个学校似乎都有这种神级学霸,好像不需要努力就能轻松拿第一。比如说,我身边的这一位,我们暂且称他为小A吧。A同学从小顺风顺水,高考的时候更是轻松拿到北大PASS证,我们都以为他今后的人生路也会一路开挂,风光无限。谁知上周同学聚会,他竟然抱着酒瓶子哭了一宿,说了一句,“自从进了北大,我终于能理解你们作为学渣时的心情了。”
  原来,这厮是接受不了学霸变学渣的事实,借酒浇愁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从学霸到学渣的体验?
  桃子同学:“学霸到学渣是种什么感受呢?就是你努力,别人比你还努力,你聪明,别人比你还聪明,更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而你不管如何努力,在他们面前,都只能做学渣。”


  我读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下过年级前五,就算是初中成绩也一直在全校前十,这应该算是小学霸一枚了吧?
  那个时候中考制度是选报制,只能选择一所学校,考不上就按中考总分分配。在那之外,还可以选报一所,暂时称为A校。中考前大家都可以去参加A校的考试,前三名在中考中可以加分,但具体也要看自己学校分配到的名额,比如我当时的小学,就有三个名额。
  我当时只考了第六,因为在A校的考试名次靠前,获得加分,险险进入A校。
  原来老师总说,只要能进A校,就相当于一只脚跨入了大学。因为A校是某211大学的附属高中,只要考试名次在前,就可以直升大学,而且,A校的升学率也一直是全省第一。
  刚进入A校那会,什么都不懂,进入之后才知道,鹤立鸡群很容易,鹤立鹤群简直是登天,A校的入学分班都是按照考试名次来分配排列的。
  除此之外,A校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月考,每个季度会有季度考,再加上期中考,期末考,各种联考……所谓题海战术,也不过如此了吧。每次季度考之后,学校就会对学生重新进行分配,天才和努力的凡人就是这样被区分出来的。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立了特长班,那些天才基本就在这个班里。他们以后会参加各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拿奖,被保送到全国各种一线院校(清华北大等)。总之,你努力,别人比你还努力,你聪明,别人比你还聪明,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而你不管如何努力,在他们面前,都只能做学渣,这种绝望你们能懂?
  A校考试繁多,试卷也都是学校内部出题,一般都不会让人考高分。我原来总是班里的第一名,但是自从来了这里,就再也没有考过第一。我记得很清楚,有次月考试卷特别难。我数学只考了五十分,英语只考了六十分(试卷都是百分制),结果是全班第五,但是特长班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是九十多分。
  现实就是这么打击人,除了努力,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周围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你稍微一松懈,就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所以骚年们,看了我的经历,你们能明白你们现在的时光有多么幸福了吧?好好努力吧……
  鱼小宝:“学习可以不好,一定要有特长。”
  我是一个体育特长生,我的特长就是跑步,而我高考考取的学校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学校,名字就不在这里说了。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大概,也许,我也是一名学霸吧?小学初中都是以前几名的成绩考入重点的,至于我为什么会成为特长生……完全是因为兴趣啊。
  在我们班,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少,比如绘画特长生,舞蹈特长生……
  当然我们之中也不乏因为专业课成绩很差,而考虑特长发展的,但是在我们看来,要想在高考的时候考去自己心仪的学校,文化课也不能落下。特长的强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弥补文化课的不足的。
  所以,我的感受是,学习可以不好,一定要有特长。
  小麦:“调整状态,重新起航。”
  我觉得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从学霸到学渣,到学霸,再到学渣,再到学霸……对,你们看得没错,我的人生就是这么曲折。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是,不要因为成绩下滑就放弃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起起落落总会有,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最好的方式去迎接挑战。
  到底怎么做才能算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马上就是五一节了,又到了一大家子人聚会的日子,知不小道我开心之余,最怕就是遇上父母的碎碎念。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你看那谁家的那谁怎么怎么听话,考试又拿了第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就是无论如何努力装乖,都无法让父母满意?到底怎样做,才能算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呢?
  梦是自己想要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屈要屈对对象,伸要伸对方向。”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是不惹他们生气的孩子,而不是无话不说的孩子。如何跟父母相处,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比如,沟通时,学会曲线救国,永远比针锋相对来得好。再比如,面对质问时,善意的隐瞒,永远比诚实的抵抗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俗话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屈要屈对对象,伸要伸对方向,何况对方不是别人,而是你的父母呢?
  颜颜:“如何成为懂事的乖孩子,请参考以下技巧。”
  首先你得从小不哭不闹家务活抢着做,脚踏实地地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然后你得从不用零花钱压岁红包按时上交得空再出去打个工挣点钱,请注意同时你得毫无怨言。
  最后你还得听话、听话、听话,学业事业节节高升从来傲视他人争做最优!
  好了,做到这个地步,至少能得你妈一句夸了,嗯懂事的乖孩子。
  启儿同学:“一切以父母的需求作为行动指南。”
  工作以前,在行动和思想上与家长保持一致,满足家长“我是长辈我聪明”的自尊心。
  工作以后,在物质上和情感上依赖家长,满足家长“我养这孩子钱没白花”的感情需要。
  你做过最糗的事是什么?
  作为从小不按常理出牌的欢乐逗比,知不小道我做过的糗事可谓是罄竹难书。印象最深的一件是有次去外婆家拜年,那个时候外婆住在乡下,房子都是那种很古老的瓦房,旁边堆满了草垛子。新年放烟花,我拿着炮仗跟表哥表姐们一起玩。当时年纪小,还没有火灾意识,那时候风特别大,火柴怎么都点不着,于是我就想了个主意,在草垛子里挖了个洞,把炮仗搁在里面用火柴点着了……还好家里大人发现得及时,不然大过年的,外婆的房子准被我一把火烧没了。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导致我以后再也不敢玩火了。
  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做过什么难忘的糗事?
  小跟班:有次也是过年,跟家里表哥表姐们去放烟花。那个时候流行一种摔在地上就会炸的响炮。玩着玩着,表哥就提议去炸茅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就是那种乡下三堵墙一围,顶上盖个瓦的特别简陋的厕所。当时炮仗扔下去没有炸,于是商量了一下,让我过去查看,谁让我年纪最小呢?然后,悲剧就发生了。我刚一靠近,茅坑就炸了,炸了,那些米田共天女散花似的……至今我回想起那画面,都会做恶梦。
  过路人:读初中的时候有次下很大的雪,食堂门口有个小坡,大概一米多长吧,结冰了。我开始还站在旁边乐呵呵地嘲笑绕道走的人,作死地非要往上走,结果脚刚踏上去,就直接摔倒,趴着从上面滑下来。刚爬起来,又滑下去,再爬,再摔,来回折腾了五六次,还是去食堂打饭的同学看不下去,扶了我一把,不然我怀疑我都要摔成残疾了。我算是明白,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了。”
  小艾:上课打瞌睡,被班头在窗外看到了。当时正用手撑着脑袋,班头一根竹条伸进来打在我的头上,我受惊之下,撑脑袋的手直接戳到了鼻孔里……
其他文献
[2000年的米呵呵]  六岁之前的米呵呵并不叫这个名字,叫米果。  后来米呵呵她妈不知道在哪遇见个算命先生,先生根据米呵呵的生辰八字和五行两指一掐说,孩子命里有些不顺,现在这个名字压不住她命里的坎坷。她妈看了一眼正蹲在旁边啃苹果的呵呵心不由地紧了一下,问大师有什么化解的方法吗,大师摩挲着呵呵妈刚递给他的两张百元大钞满脸神秘地说,既然你这么有诚意了,肯定好解决,改个名字就好了,名字改变命运,后天的
期刊
已经是春天了。  每每快要立冬的时候,我就会穿上加厚款带毛毛的秋衣秋裤,再套上笨重的毛衣毛裤,接一杯滚烫的开水,握于手中,在冰冷的大房子里瑟缩取暖。  我一直是怕冷的。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冬季是我不大喜欢的季节,因为总是感觉寒冷。可它又占据了一年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这让我厌倦。  我像冬日里准备冬眠的熊,困顿而不情愿地走在阴冷的马路上。然后,在冰冷的房子里想起阳光和温暖。这让我快乐,也痛苦。
期刊
Passage 1  如果你童年看的是国语版的中华小当家,那你一定不知道刘昂星是何许人也。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中华小当家原本叫中华一番,小当家的本名其实叫刘昂星。  为什么我会知道呢?因为我们班有个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就叫刘昂星,他以自己的名字为荣,逢人就科普自己的名字,弄得全班同学都被迫的又去看了一遍中华小当家。  刘昂星不仅是我的同学,更是我家拉面店的常客,几乎每周末,他都会光临我家吃拉面,几乎每
期刊
Chapter 1  在9岁的温小布心里,他的老爸就是一个大神般的存在。  他的老爸名叫温文德,年轻时候在一条新街上开了一家照相馆,那是镇上的第一家照相馆。十年过去了,新街变老街,街上的照相馆也有了好几家,但是名气最响的依然是他家的“春风照相馆”。  照相馆给温小布家里带来了经济来源,让他们成为老街上十分体面的一家人。老街的人称呼温文德为“温老板”,见到温小布,都会打趣地叫一声“照相馆小少爷”。 
期刊
一  家骆是在陈星星被罚站的时候到达教室的。  当物理课代表报告“只有陈星星没有交物理作业”时,她正在把脸埋在抽屉里搜寻作业本。  奇怪,明明上厕所前还看到它在抽屉里的,这会儿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而老师们往往是不会接受这样不靠谱的理由的,用他们的话说——没带就是没写,找不到就是没写。物理老师是个东北汉子,说话声音本来就大,此刻他黑着脸,用极高的分贝吼道:“你本来成绩就不好,还不用假期时间多补补。
期刊
我没有留下整个高中时代的任何一张照片,所以只能通过高中的同学再见到我时的瞠目结舌来脑补当时自己又黑又胖又叛逆不忿的十六岁。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那种心高气傲的女孩子,成绩、穿戴、唱歌、跳舞、演讲、竞赛,样样要拔尖儿,不仅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觉得普天之下都是我的小矮人。  这样的状态一直到了中考。  中考的时候班上有一半的同学都考上了重点,而我喜大普奔的分数刚刚过了普通高中的线。  那真是我有生
期刊
几日前在拥挤的车厢里,遇见了和我一样没座位的姑娘H,两人靠着玻璃窗,聊起各自的生活。  她说起即将出来的考研成绩,忧心忡忡地问:“你说我考不过咋办呢?”  为了缓解沉重的气氛,我说起三年前的一段往事,彼时自己代表全校参加安徽省的某项英文演讲比赛。因为校方非常重视这惟一的名额,所以安排了学生处处长、外语系副主任、教研组组长等几位老师来辅导我,停下了其他课程,我全天候地待在特设的培训教室,一遍一遍地模
期刊
冬日里,格外向往夏天的海边。脚踩温热细腻的沙滩,冲进冰凉沁心的海水,自由得像一条鱼。  在葡萄牙的两周时间,更是彻底爱上了海边,也懂得了为何葡萄牙人的肤色都和C罗一般黝黑。可惜没有机会去到南葡享受最美的沙滩,却第一次见到了我从未见过那样壮阔的大西洋海水。  S?o Pedro de Moel,这里有葡萄牙诗人Afonso Lopes Vieira的故居。这位雷利亚地区最著名的诗人出身贵族,他定是有
期刊
中学生博览-小宁:  这个假期追完了两部长篇国产剧……没什么好看的了,心里空落落的……各位大侠还有什么好看的网剧、国产剧、韩剧、美剧、英剧什么的请推荐给我!  恬淡虚无:《新萧十一郎》不错![小宁姐:看过吴奇隆、朱茵经典版的~暴露年龄了……严宽很帅,有潇洒不羁的感觉~看看看看~]  梓涵:新东方高考二轮复习视频![小宁姐:什么鬼!]  默:太!子!妃!升!职!记!超好看![小宁姐:追一半,下线了…
期刊
也许十几二十岁的人谈论自己的故乡和自身的乡愁,是可笑而矫情的。只是,多年来,故乡更多的时候是弥漫在薄雾之中的。  在我没到广州念书之前、没去浏览祖国疆土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广东一个名叫湛江的沿海小城,但我只是住在那里而已。不管住多久,我都不晓得要如何与之建立情感,或许是外地人向往的海边是我时常散步和骑自行车的地方吧?或许那种让大城市人所羡慕的休闲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了我的习惯吧。又或许,与我的童年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