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中的变化技巧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观察、训练的是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即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变化具有可以传递信息;吸引对学生某一课题的兴趣,呼唤热情。它能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我国教育工作者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形容教学的变化。国外教育工作者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从这些经验之谈中,可以看出变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变化技能大致可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教态的变化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教态变化的使用不需其它工具可以实现,因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变化技能。
  
  1、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过慢,造成疲沓气氛,使神经兴奋不起来,尤其是对青少年更不相宜。因此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使教师的讲解富有戏剧性或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安静。
  
  2、目光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人的洗、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目光的变化与学生增加感情上的交流。可以通过目光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如果教师把目光变化为亲切期待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眼神的变化获得信息反馈。实践表明:当学生兴奋时,对事物就感兴趣或领会了教师意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时,瞳孔变大;反之变小。这时教师要调教学方案。
  
  3、表情的变化
  
  感情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闸门的钥匙。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家所证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主要因素。要做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成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使表情的变化适应课堂变化的需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一种鼓舞,他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倦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
  
  4、手势的变化
  
  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常用手势一般分为四种:
  (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和指挥学生活动时常用此类手势。
  (2)暗示性手势:在学生回答困难时启发学生思维时常用此类手势。如“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气压下降”教师只用手势暗示,学生立即回答。
  (3)情感类手势:指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配合情感而做出的手势。如:讲到愤怒时挥动拳头,动情时用手抚胸口。
  (4)象形性手势:用来描述人物、形和貌。如:山东象攥起右手身开拇指的拳头。
  
  5、位置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位置的变化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教师讲课时应站在讲台为主,但也总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教师可适当教师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
  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根据课堂内容和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如:教师在讲台上及周围走动,使学生都能看到黑板的各个部分。当让学生到讲台前读图时,应当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走到学生中间一起欣赏。这样即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无形中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某一组中间,参与他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情况。个别学生精力不集中时,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位置变化给予暗示性批评,即不影响上课,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走动不要过于频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6、息传递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五种感官来完成。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变换信息输送管道,尽可能使学生使用各种感官。
  (1)、视觉通道和媒体:视觉教学媒体主要指地图、图表、投影等,视觉通道是各种感官效率最高的,但教学中易疲劳。
  (2)听觉通道和媒体:听觉通道传递教学信息效率不如视觉通道高但学生不易疲劳能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留有丰富的余地,在教学中使用效率最高。
  (3)触角、嗅觉通道和学生操作:触角、嗅觉感管能获得其他感官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其他文献
参加工作将近两个年头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的是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突出英语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目前小学和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策。  小学阶段的英语旨在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技能,从而形成一定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走进世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
期刊
中学物理知识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谈几点看法。    一、力学基本教材的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的物理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质量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述。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
期刊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重要形式。如何运用教学目标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如何引入到具体的课型中去?在具体的每一堂课里,教学目标管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了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为便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本文就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生物 目标 教学    一、“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
期刊
一、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于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改进,发现采用“讲评式导学法”进行习题课教学,是突破解题难关的好方法。    二、做法    1.分析学生不会解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解题包括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部分。所谓定性
期刊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要积极互动,但是,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这种“缄默”现象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特别是村小,硬件条件差,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辅导和学校教育脱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村级小学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一些数学思考方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村小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建模依据    (一)《小数新课标》从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提出了要求。  1、知识要
期刊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
期刊
计算机教育必须按当前的社会需求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基础教育很重要
期刊
一、片面理解语文课教学    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语法课,使其文学色彩消解殆尽,人文精神极度稀薄——这是当代“语言学派”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  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看书、作文能力的养成。“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篇、名著);“会写”,即笔下能文章(写一手漂亮文章)。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
期刊
什么叫原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基础知识作为原理,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实际等等。现将有关的原理及具体运用分类归纳如下。    一、细胞学原理    植物细胞增殖、分化及全能性的原理运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膜流动性的原理运用于动物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