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世博平台上的华丽转身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跃是企业家中的名人。
  这位一手缔造了远大集团的湖南汉子,是国内第一个拥有飞机驾照的企业家,他曾经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驾驶飞机。
  仅仅几年时间,现在的张跃几乎摒弃了这种让他一度着迷的爱好——理由是,私人飞机油耗太大,不环保。
  2008年,远大集团签约上海世博,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之一,是国内唯一的民营企业。随即,世博会向远大订购了数亿元中央空调设备,为所有200多个场馆提供中央空调。随着上海高温季节的到来,远大非电中央空调在炎炎夏日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火怎么可以制冷呢?”有游客这样小声地议论。
  耗资仅2000万元的世博远大馆也是张跃谈话的兴奋点。
  在远大馆的宣传册上,这样写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远大馆是一天建成的”——今年3月6日,远大员工用24小时,建成了这座2000平米6层楼的建筑,包括外墙、窗、地板和天花板。
  更绝的,张跃在远大馆的旁边,建了一座模拟地震的小房子,能真实再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的情景。游人如织。
  8月10日下午,在世博远大馆的6楼,这位童心大起的总裁笑嘻嘻地向来访的客人发问:“你们看看,我这房子里的冷气出口在哪?”随后,他又掏出一个类似手机的检测空气设备,在室内和室外分别检测起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来。
  “你看,室内的粉尘是2000多,室外是14万多,差了几十倍!人家日本东京一般4万多,欧洲才1万多。”
  不一会儿,他的兴趣点又转移到远大馆这座节能建筑上:“来,看看我这个窗户,上海房子大都是单层玻璃,我
  这里全都是三层玻璃,能耗大大降低。还有房子,我这房子节能5倍…”
  
  从美术教师到非电空调专家
  
  滔滔不绝的张跃,站在房间的中央,丰富地运用着他的肢体语言,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在给学生讲课的教师。
  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海之前,张跃就是一位老师,美术老师。
  至今,在上海世博园内的远大馆内,仍残留着这位曾经美术教师的痕迹——“有机餐厅”的几面墙上,大都是张跃当年的画作。
  “那是当年的校花。”指着一张妙龄女郎的画像,张跃笑着说,当时好有名的。
  1988年,张跃以3万元起家,创立了远大集团,研制成功无压锅炉,并获得专利。三年后,远大转入空调行业,张跃着手开发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即非电空调),他当时口号是:“永远不做电空调”。
  1991年9月,凭借仅有的15名研发人员,张跃利用在燃烧、热交换方面的专长,用短短10个月时间,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台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即远大第1代机,产品很快就被市场接受。
  五六年后,美术教师张跃已经成为非电空调的行家,转变之大,令人咋舌,而他麾下的远大也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非电空调的领导者。
  8月10日,记者在远大餐厅偶遇远大集团负责可持续建筑的周姓员工,这位随着带着大包图纸的员工说,作为总裁,张跃还是他们可持续建筑项目的“技术总工程师”,因为张总钻研这个好几年了。
  就是凭借着这个不断跨行学习的劲头,2005年,在温家宝总理参观远大集团时,全球首位非电空调专家的张跃,亲自向总理讲解非电空调的原理,说得总理连连点头:远大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你们为国家做出了特殊贡献!
  媒体描述张跃当时的状态:“言必称空调”,举止张扬——耗资上亿元购买美国喷气式公务飞机,中国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驾驶执照的民营企业家,他引起中外媒体强烈关注。
  那时的张跃说,“人生最大的乐趣,第一个就是自己的飞机”——“天黑之后,我躺在放平的椅子上,窗户打开。我飞机上的窗户比平常的飞机大很多,把飞机里的灯全关掉,周围很安静,就好象睡在星空里一样,完全漂浮在太空里的感觉。”
  
  节能建筑的“传教士”
  
  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一则数据让张跃有了触动——“有一天,我突然知道了一个数据:一棵树平均一年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我的飞机从长沙到北京往返30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 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我吓了一跳。”
  从那以后,张跃开始很少使用他的私人飞机,并且规定“乘客不到六个人禁止使用公务机”。
  8月10日,因为客人太多,以至于张跃晚饭都无法正常,在拉上下属匆忙吃完晚饭后,他直奔浦东机场,乘坐的是:民航班机。
  促使张跃做可持续建筑的契机还有,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看到很多人捐钱捐物,他冒出的想法是,能否为遭受苦难的人们捐一座能抗震的房子?让灾区学着这样建抗震房。随后,他去了欧洲考察,看看国外的抗震房子是什么样。
  另一个让他触动是,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的副主席,他亲自操刀编写的“建筑节能准则”,竟然无人效仿。这应该让他有些受挫。
  他开始组建自己“生产”房子的团队,先就是拿长沙“远大城”(远大集团本部)内已有的房子做实验,进行节能化的改造。
  一份资料显示,改造成果喜人:很少的投资,可从三年的节能中收回;采用简单的技术,普通工人可承担施工;极低的能源消耗,比同类建筑节能80%以上;极为舒适和健康,新风经过静电除尘,室内可吸入颗粒比室外少20倍以上……
  这当然应算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产业链转移:非电空调——空气品质设备——节能建筑、低碳物业。
  张跃的雄心不止于此。他的计划是,在2010年的下半年,“第一期投资12个亿建造一个示范工厂,最终年产房子可以达到10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
  从空调升级到在工厂造房子,动作很大。著名金融界人士、原高盛投资银行执行董事胡祖六的加盟,“以他在金融圈内的经验和能量,将促使远大快速做大”;还有莫平,这位负笈哈佛、原贝聿铭麾下的建筑设计精英,对张跃的可持续建筑的加盟。
  “我们三剑客,胡祖六负责搞资本,我负责技术,莫平负责搞建筑艺术,这是完美的组合。”
  在一档谈话节目中,龙永图盛赞张跃:“张总这个人我认识那么多年,他有点像传教士,他如有一个理念,非要想让你能够接受这样的理念;他有一个好的东西,一定让他的朋友分享……”
  在8月10日在和“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谈话中,张跃的“传教士”秉性似乎再现:“每年那么多垃圾建筑和建设垃圾产生,都在说节能减排,上海却还有那么多的单层玻璃,这么简单的事情……所以,大家才会看到我会那么狂热的推广我们的节能建筑,实在是形势太迫切了!”
  
  世博的舞台与展品
  
  基于张跃这种“狂热”,远大的节能建筑项目,在对长沙的“远大城”成功改造之后,经验被运用到了世博园区内——一天之内建成了远大馆。
  让人浮想联翩的是,远大馆的旁边,就是国内地产龙头——万科馆——在龙头老大的旁边,制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这是否有些挑衅的味道?
  那是2010年的3月6日,当时的世博园区内,很多的企业馆都已经完工或者接近完工,远大馆的场地上却还空空如也。
  早上7时,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绵绵的阴雨中,第一根组件在远大馆的预留空地上开始进行安装。很快,工地上人声鼎沸起来,18辆大卡车按编号依次排列等待在一旁,三辆吊车轮番作业……
  居住在远大馆对面耀江花园小区的张先生说,等到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发现昨天还是一片空地的地方,“突然长出了一栋六层小楼”!后来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远大馆一天建成”的报道,他才枉然大悟。
  远大副总裁彭继介绍,远大馆现场没有挖掘机、水泥搅拌机,也没有建设工地常见的扬尘,几乎不产生建筑垃圾。而且,通过墙、窗、通风三方面的隔热措施,使建筑本身能耗大约仅相当于传统建筑的20%。
  在张跃看来,建筑是全球气温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来源,建筑行业占全球年温室气体排放的30%,并消耗了40%的全球能源。“不要以为我们一天建成的远大馆花了很多钱,只有两千万,比起周边动辄四五个亿的场馆来说,几乎是一个零头。”
  
  对话张跃 这个奇迹不算什么!
  
  人物周刊:你现在最喜欢谈的是节能建筑,远大集团未来的重点是否会放在这一块?
  张跃:你们怎么都喜欢问这个问题(笑),我更喜欢谈减排、低碳和地球的气候变化……
  人物周刊:刚才听到你说下半年要投资12亿元,建造一个每年造1000万平方米的房子的工厂?
  张跃:不是下半年,而是马上,现在,刚才我们就在开会来讨论这个事。
  人物周刊:那以后要称张总为开发商吗?
  张跃:我还是造房子的人,我们是造房子的工厂。
  人物周刊:不是开发商?
  张跃:要是开发商,也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商完全不同的,是以解决地球问题为目的开发商。别人是以解决自己问题为目的的开发商,不一样。
  人物周刊:有媒体对你的管理风格提出质疑,认为一个公司的老总连用一张什么样的纸张都要管,连员工用餐是否应该剩菜都要管,这是不是太细了?
  张跃:要管的,应该管。
  人物周刊:如此事无巨细,是否太累?
  张跃:哪有什么累,兴趣、职责所在嘛!就像有人喜欢唱K,我喜欢工作一样。
  人物周刊:我在你们这呆了一个下午,看到你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如此事无巨细,还有时间来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吗?
  张跃:有什么战略问题?什么是战略问题?就像我卖可口可乐,我在里面放多少糖,这不是战略问题吗?我做节能建筑,这个1瓦或者0.1瓦的问题难道不是战略问题吗?节能和技术细节,就是我们的全部。方向都知道节能减排,但是必须去具体实。
  人物周刊:你说未来远大的可持续建筑项目会有“最领先的技术,最强大的资本、最精英的团队”,是否会遭人质疑,毕竟远大是建筑和房地产的新兵。
  张跃:有什么质疑呢?我们做空调,从1992年开始,从零开始,到了1995年,已经是全世界(非电空调)最大了。那时候还没有现在有钱呢。(笑)我们曾经创造过奇迹,现在这个不算什么奇迹了。
其他文献
年少时施永青和父亲走在香港的路上,不只一次看到放在街头的弃婴。“听到他们的哭声我就想过去看看。”但被父亲一把拉开:看什么?我们家的生活都成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可能就这样死去,社会不该是这样的。”  长大后,这个充满浪漫气质的左派青年,却在最后远离了革命之路,转而投身商业世界,成为香港最知名的地产经纪公司老板。在他的晚年,他捐出了数十亿港币的股份成立基金会,全力资助中国大陆的农村
新疆,新疆!    纪录片《新疆,新疆!》作者    2007年初,和鲁涛老师聊起毕业创作,我说我想拍一个农民工的片子。我从小在山区长大,考上大学在城里读书,常常看到周围遍地奔波的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一次次地刺激我的神经。接下来两个多月我到处找资料、打电话,但所得甚微。筹划一番之后,2007年7月,我和搭档武权前往甘肃、宁夏一带的农村采风。这些地方,是每年去新疆“拾花”的农民工最多最集中
从广东珠海到河南扶沟    这是一家四口,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背景下,在同样遭受危机影响的中国的生存故事。他们是——父亲柴卫春、母亲梅雪、女儿柴娟以及儿子柴亚勇。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工家庭。一家人全都在外打工,先是父母,再是孩子。日复一日地从事简单而枯燥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则销往世界各地。住在城市边缘的城中村狭小的接吻楼里,在南方度过一个又一个春节。这里从来不是他们的家,但他们已很满足了——
23岁那年,张中良因急性肾炎身体逐渐残疾,身高由1米78萎缩到不足1米2。医生说他不适合结婚。事实上他也很难找到女人愿意嫁给他。  他和她在网上相遇。5天后他向她求婚,她说,“你要娶我就必须接受我的孩子们”。她未婚,健康明亮,她的孩子们是一群流浪儿童。  现在,他们搬来了广州,除了最小的亲生儿子外,他们还有10个孩子    在遇上阿娥之前,家里人都为张中良的婚事担心。  25岁那年,他因为急性肾炎
2010年3月23日早晨6点多,“医生”把 20多厘米长的厨刀包在衣服里,踏出家门。  55秒,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孩子们8死5重伤。  他成了恶魔    黄昏,空荡的广场突然涌出半场人,女人抱着孩子,老太太手挽老太太,最多的是中年或青年男人,手插进裤袋或抱在胸前,默默盯着。  南平排名第二的专业电影院有很多年没公映电影了,门口玻璃上贴着小字明翠影剧院“承接庆典活动、商务会议”。来者不拒,既有街道
现代广州,商业中心已向东转移。天河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大都会景象。但老西关人听了,只会从鼻子深处“切”一声,“在那边下楼能喝到最新鲜的艇仔粥么?能吃到最正的肠粉么?街坊们会互相亲昵地打招呼么?”一位老西关数落道,“这边才是老广州的中心。”  然后,不忘低声补上一句,“那边房价还那么贵啦,买都买不起,一点都不抵。”  一句话,道出了没落贵族的不甘、自尊与落寞。  老人家有一点没说错,在广州新区,可以买
杨支柱的一位朋友大胆预言:如果有关方面阻挠孩子的出生,将成就又一起公共事件。他还真说对了    杨支柱的博客上有这样的签名:生命从受精卵开始,自由从摇篮开始。《自由从摇篮开始》是他阐释自己教育理念的一本书,在知识界颇有些影响,而受精卵本是私事,因一次不大不小的意外,和杨支柱的骡子脾气,居然就成了“公事”。  当杨支柱之妻怀孕3个月时,他的一位朋友就大胆预言:如果有关方面阻挠孩子的出生,将成就又一起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和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
“白人美国”的终结?  【美】《大西洋月刊》1/2月  奥巴马的当选是美国一个大趋势的明证:“白人美国”即将终结。在1920年代,正宗的“盎格鲁-萨克森”美国人甚至对东欧移民的到来都表现出歇斯底里的不容忍。在1940年代以前,美国的新移民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行为像一个正宗美国白人,他们会学英语、进教堂、送孩子到白人的学校。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白的肤色已经不是成为政府高官的先决条件,而人口统计学的
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是宏利金融亚洲区副总裁、泰达宏利基金公司副董事长施德林(Marc Howard Sterling)先生似乎更热爱中国。  199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合资寿险公司,施德林便来到上海筹备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1996年11月,中宏保险在上海成立,前中国总理李鹏和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都出席了开业典礼。  当时有朋友问施德林为什么把公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