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下文简称溃结),其病因迄今仍不明确。了解IBD的流行病学可有助于确定IBD高危个体,重视IBD不断变化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解释IBD发病机制学说。

其他文献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均可对患者的生活与社会活动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IB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治的研究,正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流行病学从广义上讲,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的科学,可从不同角度对IBD的发病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Medscape涵盖30余个学科与主题,内容定期更新。
期刊
目的 采用控制数量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EB病毒(EBV)相关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1月到2009年11月移植的患者,临床或病理诊断EBV相关的PTLD采用DLI治疗者纳入研究。采用COBE血球分离机应用淋巴细胞程序采集白细胞,首选原供者,次选直系亲缘供者,冻存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移植时输入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组分相同。控制
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长期过度炎症反应的结果,而致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激活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途径导致斑块不稳定和破裂,从而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抑郁焦虑情绪可以诱发炎症反应,可作为急性冠脉事件的触发因素。现就抑郁焦虑情绪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类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近年来,国内外认为Treg是形成肿瘤免疫耐受的关键细胞。Foxp3是一种新发现的转录因子,在Treg细胞上特异性表达,且在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是必需的。目前对Treg与肝癌的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如Treg在肝癌时有何改变,与其发生和发展有何联系,是否破坏CD+8T淋巴细胞进而发挥作用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炎症性肠病(IBD)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UC)还是克罗恩病(CD)都明显增多。5年前全国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住院病例数近14年较过去增加近5倍,由此推测的患病率分别为UC11.6/105及CD1.4/105,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患病率接近。最近几年文献资料显示其患病率还有增加,且CD的增加逐渐明显。这一趋势重复着
期刊
患者男,19岁。入院前8h被发现躺于旅馆床上,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伴大小便失禁。在其身旁发现有5个曲马多空盒(100mg/片,12片/盒,共计6g),被朋友急送往当地医院。经过输液治疗后,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于当晚21:30转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有6个月的曲马多滥用史,确切用量不详。无其他药物滥用史。
期刊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5%~11%。最早关于IBS的可靠描述出现在19世纪,但直至1978年Manning标准确立前,并无一套系统且可操作的IBS规范。由于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BS一直作为一种排除性诊断出现,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有数据显示,在8个最发达工业国家,每年与
期刊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主要累及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可累及包括皮肤、关节、肝胆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并产生多种肠外表现。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干和(或)祖细胞克隆增生疾病,系良性多克隆造血在多次基因事件后逐步被恶性单克隆造血替代的过程。国内文献报道MDS中合并自身免疫病的比例为4%~11%,而IBD在所合并的各种自身
期刊
患者男,71岁。因“左侧基底节区占位术后3年,反复头痛、呕吐2个月”于2007年7月27日住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