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为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组织架构、财政税收、区域合作、法律法规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了成员国间及成员国内部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建立健全区域协调管理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形成区域互利机制、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对解决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6年6月,设有经济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农村区域发展系、蒙语授译教研部和实验教学中心、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所、三农研究所。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现有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工作7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财政学、税务、社会保障学、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专业跨经济、管理、法学三大学科门类。
基于产业与地缘优势,吉林省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中俄科技园等为平台,积极与俄罗斯签订农业科研项目、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赴俄罗斯实地考察、邀请俄专家来访、引进优质种质资源,使俄罗斯农业先进技术在省内得到推广和普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包括: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再认识与经验总结;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形成多种认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与人民币汇率问题形成不同见解;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认识更趋理性;关注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等。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国奇迹,但就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而言,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50年左右的发展差距。这就意味着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至少还需要20-30年的快速增长。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而且也别无选择。但是,我国要再实现20—30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资源短缺。获取足够的资源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支撑。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我国经济第二次起飞、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需厘清当前人们对收入倍增计划的一些认识误区,深入分析实施收入倍增计划以来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增加收入与公平分配、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
中国道路,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特色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开放性与自主性的有机统一、历史性与逻辑性的有机统一。
随着海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致使许多海洋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应秉持可持续的海洋发展观,并以“和平崛起”为根本目标,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海洋经济战略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吉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科教资源、产业技术、平台载体和政策机制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创新、产业、融资、协同四个系统的结构失衡是造成科技创新水平差距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深入挖掘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潜力,吉林省应结合省内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实际,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着手推进。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6届年会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讨论,主要在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为我国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