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朱金贵的节能煤炉

来源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金贵,其实一点也不“金贵”。他1952年出生,上过高中,1970年参军,1974年转业到油田,后到地方工作,现每月只能领几百元的退休金。为搞他痴爱的科技实验,他家徒四壁,房产卖光,三位亲人先后患病辞世;甚至,他被认为精神不正常,曾被送入精神病医院。然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击垮他,经过无数次失败,朱金贵发明的“助燃煤炉”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开始批量生产。
  记者看到他,朱金贵就如乡下的一位老农。虽年仅半百,头发已花白,牙齿也没有几颗,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谈到搞实验的艰辛,朱金贵泣不成声。同行的阳信县水利局的退休工程师郭吉勤说:“金贵这半生真不容易啊!”
  搞科技发明,还得从1974年他转业到油田工作说起。怀着“我为祖国找石油”的理想,朱金贵当了一名井下工。朱金贵通过自学,掌握了电气焊等技术。当时,油田上安装使用的大型锅炉,烧的是原油,浪费大,而且污染环境。朱金贵开始琢磨要对锅炉进行改进。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朱金贵的行为被认为不务正业,单位领导不支持,说他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但朱金贵仍是偷偷搞实验。虽然平时的朱金贵,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却最爱动脑筋。时间一长,单位领导认为他脑子有点不正常。为此,朱金贵还被单位强制送到了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后来,朱金贵回到故乡阳信县工作。然而,油田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放弃科研,而是更加“痴迷”于实验之中。不让“捣腾”大锅炉,朱金贵又将目光投向了小型炉灶。反复实验中,朱金贵“异想天开”:利用高温水循环,水分解成氢和氧,煤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助燃氢燃烧。这对仅上过“文革”牌高中的朱金贵来说,要想取得成功,却比“登天还难”。就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中,朱金贵的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又重新做起。
  就在实验的要紧关头,朱金贵的父母和妻子相继患病。一边是“痴爱”的实验,一方是至爱的亲人,朱金贵该如何选择7为搞实验,朱金贵已是家徒四壁,生活极其拮据。为给三位亲人治病,朱金贵借遍了亲朋好友,甚至卖掉了房子,但仍没有挽留住他们的生命。照顾亲人的同时,朱金贵没有停下实验的脚步。2004年9月,朱金贵的“助燃煤炉”成功了。从外观上看,“助燃煤炉”与普通取暖炉区别不大。细看,可是“机关重重”。这种“助燃煤炉”,它由内壁和外壳组成的炉体水箱,炉体水箱内有锥形加热器。锥形加热器内的螺旋加热器上端与锥形加热器相连通,下端与出气管相连通,锥形加热器还经过蒸汽管与烟筒水箱相连通,在炉体水箱和烟筒水箱之间由水箱内壁和水箱外壳组成的热水水箱相通,炉体水箱形成的炉膛与热水水箱的内腔通过孔相通。这种煤炉,可利用水在高温(超过4000℃)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对煤的燃烧形成助燃作用,从而提高了燃煤燃烧的充分性,热效率提高,降低了煤耗,减轻了烟尘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讨个说法”,朱金贵背着自制“助燃煤炉”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许多客商得知朱金贵发明的“助燃煤炉”,纷纷来电来人联系合作事宜,其中一位韩国客商还要高价买断专利权。几经周折,一位当地老板与朱金贵达成协议,合作开发节能煤炉。日前,已开发出样品,将推向社会批量生产。 谈到今后打算,朱金贵说:“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再拿出几项发明专利,回报社会。”
其他文献
日前,Valent公司宣布推出谷物种子处理剂NipsIt TM SUITE,为谷物种植者提供卓越的种子线虫防治和苗期病害的防治。包括难以防治的青稞散黑穗病。
[案例回放] 某工商分局消协12315接到一起因使用不合格液态肥导致大樱桃减产案。一位农民在购买了某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酸液肥用于大樱桃冲施.结果出现落叶、果实萎缩等现
最新获悉.知识产权问题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中美两国谈判桌上,美国相关部门近期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现状展开密集调查,不仅将知识产权作为贸易不平衡的新”借口”,更将矛头直接对准中
喜洲,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市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中国白族聚居最多、最为集中的名城古镇。这里不仅乡风纯朴,历史悠久,1950年代的一部电影《五朵金花》在这里的拍摄
日前,巨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所持九信电化公司30%的股权,标的股权在首次挂牌价不低于2936.19万元。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九信电化的股权。
2005年5月16日.43岁的张如彬辞去20多年的乡镇机关工作,回到小集村当起了村官。上任时.小集村迎接他的只有村里帐面上仅剩下的34元钱和高达120万元的外债。
王玉屏,集翠村的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王玉屏所在集翠村位于距四川宜宾地区120多公里的屏山县境内的蜀南群山之中。平均海拔900多米,交通十分不便,全年云雾
一个产业的兴起,不但可以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还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土豆在五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五寨,自然条件恶劣,山西省闻名。1998年,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并积极顺应市场规律,培育营销渠道,使土豆在10年间成长为五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这里不仅是全省土豆第一生产大县,五寨土豆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过上了“留洋”生活。    顺应天时——“三跑田”变成“聚宝
我国沿海港口众多,很多油库每天需要清洗油罐并且定期排放罐内分离出来的含油污水,而油轮需要清理压舱水,其压舱水的含油量最大可达20%,而且油质复杂。含油废水中的含油量,一般为几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有机氯杀虫剂硫丹列入永久污染物清单(POP)中,从明年起全球禁用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