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细胞介素3及其受体的关系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白细胞介素3(IL-3)依赖细胞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诱生IL-3水平及骨髓有核细胞IL-3受体活性进行检测,探讨IL-3在再障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再障小鼠脾细胞产生IL-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病情的发展而直线上升,且与骨髓有核细胞数呈负相关;再障小鼠IL-3受体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应用IL-3等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再障时应考虑靶细胞受体活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用流式细胞仪对一例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纯红再障)患者的瘤细胞和术前,术后1月、2月、6月的外周血及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显示均以T8+细胞为主,且外周血及骨髓中T4+/T8+比值变化与骨髓中有核红细胞比例变化呈正相关。通过红系祖细胞(CFU-E)培养,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两种抑制物,一种表现对CFU-E的抑制,另一种则仅对依赖于BPA(Burst Promoting A
期刊
期刊
经体外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加热(42.5℃)联合小剂量米托蒽醌(Mx,剂量分别为5µg/L、10µg/L和20µg/L)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U937及K562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及Raji均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两者伍用(Mx为20µg/L)则可杀灭3.0 log数的白血病克隆源性细胞(K562除外),且保存了约19.1±2.3%的粒-单祖细胞。提示加热联合Mx可能
期刊
应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建立了检测可溶性CD8(sCD8)抗原方法,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再障患者sCD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成人,sCD8抗原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观察治疗效果较敏感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