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等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思索: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一节好课?好课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块文化的殿堂中感受生活的气息,凸显生命的灵动与创造,当课堂演变成生命的载体,没有了师与生的身份界限,师生完全融为一体的时候,教育将不会是“填鸭式”的灌输,取而代之的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激趣引题,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快速进入状态
  俗语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生活常识,结合有趣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等,引出中心课题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例如讲《大自然中的=氧化碳》一节,我围绕着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制作相应的课件:在电影和电视中常见的云雾缭绕的幻景;用人工降雨把甘露撒向干枯的大地等现象。用动画说明这是二氧化碳的功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研究课题。实践证明,通过有趣的课堂引入,能够使学生兴趣浓厚,思维快速进入状态。此环节时间虽短,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将“真情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
  教师就像朋友,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师生间有了真情实感的交流,那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就会悄然形成,师爱的阳光就会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必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既不敢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似乎都习惯于让喜爱发言、主动发言的学生发言,课堂的话语权就这么被教师与几位学生把持着,殊不知,长此以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教师轻易扼杀,学困生大量增加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因此,我以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强调教育教学的“公平性”,课堂教学中来自教师的“真爱”应当是平等地面向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博爱”,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宠爱”。
  让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我们每个化学老师的毕生追求。有趣的课堂引入是化学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充分挖掘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化学走入每个学生的心里。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罗泽军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源于生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的最快,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地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二、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
  例如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先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有的说“9+4”,有的说“18-9”,然后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要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抓住这一点,具体的应用到每一个学生当中。
  
  [组稿编辑:王俊]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活化生物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
期刊
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反对者认为这会给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带来伤害。    一、分层的目的    一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二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分层的依据    分层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成绩、潜力和学习态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上述依据,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
期刊
【摘要】笔者走访过许多同行,几乎都有同感:教师们教得辛苦,学生们学得吃力,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英语教学收效甚微。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有必要,也势在必行。笔者经过调查研讨,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巧用对话,即实物对话,动作对话,歌曲对话和多媒体对话,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会英语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不断探索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新途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教改 模式 订单式教育 教师工作积极性  中职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大量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市级示范性职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单位,积极探讨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面向市场
期刊
自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其中最关键是产业升级快,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才。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家们提出了当今人才需具有的四种素质: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新思想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
期刊
素质教育不但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而且要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品质、思维方法、接受能力都不可能平衡,总存在着差异。转化学困生是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之一。思虑起来,学困生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文化知识基础差;二是学习品质差;三是自我约束差。转化学困生应先从学习品质入手,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实行重点突破。  首先,让他们感知教师对他们的偏爱要多出一筹。因为他们处于群体
期刊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数学教师不光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具备改革意识,还要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教师最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从注重智力的发展转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回顾前些年数学教学所走过的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和知识,从而最大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
期刊
例1:已知一只“220V40W”的灯泡,求:①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②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③每天开灯4小时,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④若把此灯泡接入110伏的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期刊
初中生正处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特殊年龄阶段,性格的可塑性特别大,如果有一个好的引路者,那么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大有好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敬业、爱岗、诚信、有责任感、淡泊名利。   作为一个初中年级的班主任,爱岗、敬业是干好这个工作的前提。试想,一个对班主任工作不热情的人,得过且过,别人怎样我怎样、上级叫做什么就做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