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内毒素休克中肝脏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21)对内毒素休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5.0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和rBPI21治疗组。检测肝组织NOS活性、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CHI)活性及生物喋呤含量,同时还观察肝脏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改变。结果 内毒素攻击后肝组织诱生型NOS(iN
其他文献
炼油生产工程是一项具有高度作业、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项目,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动用到一些水火、起重等比较敏感性的操作,并且受到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
本文分析了化工企业中能耗和资源损耗最集中的热能系统、冷却系统和化学工艺三个方面,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着力点是加强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倡行诚信友爱、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安定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基本方面,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坚持
目的:探讨Budd-Chairi综合征(BCS)4种根治术的适应证及其优缺点.方法:1993年11月~2000年12月对114例BCS病人行直视下根治术,其中单纯隔膜切除20例,下腔静脉病变段切开、心包片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始构建于20世纪8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取证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这些证据必须支持该决策的有效性及在成本-效益
2018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颁奖大会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院长王旭东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王旭东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我国西部艰苦环境下的土遗址、石窟和壁画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干旱环境土遗址与古代壁画保护成套技术,实现了保护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在保护理念、病害护理、保护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了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其成果应用于我国2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项目,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技术推广。
刘卫东:《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印支通道的经营》(《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本文揭示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辟的连接法属印度支那的国际交通线的重要性,澄清了史学界在抗战时期交通问题研究上的错误认识,填补了抗战史研究的空白,1999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院自1986年至1989年出生的4431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132例,发生率为29.79‰。死亡174例,死亡率为39.26‰。其中出生缺陷死亡93例,死亡率为53.45%。居围产儿死因首位。为提高
目的:了解国人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诊断标准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和随访1980~2001年我院及协作医院诊治的非典型HNPCC病人共19家系38例;
目的:分析1980年~1998年上海市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了解胃癌危害程度,提出胃癌防治策略的建议。方法:收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死因登记资料中胃癌发病、死亡资料,计算发病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