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超声诊断小儿踇展肌肌疝1例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13个月,因“发现左足内侧可复性结节2个月”就诊;为足月顺产儿,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左足内侧扪及活动性结节,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感及搏动,周围皮肤未见明显异常;站立时结节增大(图1A),平卧或负重减轻后结节消失。足部实时动态超声:站立位探及左足内侧皮下踇展肌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宽约3 mm,部分肌纤维自此疝出,疝出高度超过筋膜约3 mm。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因子宫良性疾病,施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腹腔镜组和单孔腹腔镜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视觉模拟(VAS)评分、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94例肺鳞癌初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吉西他滨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计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评价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并与射频超声技术进行对比。方法纳入84例SCH患者(观察组)及8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射频超声技术获取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膨胀系数(DC)、顺应系数(CC)、α系数、β系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SWE技术测量平均、最大及最小弹性模量(MEmean、ME max、ME min),并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采用线性回归评价各射频超声参数与MEmean
目的评价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及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ASL)技术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脑过度灌注的价值。方法纳入29例CEA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采用3D-pcASL和tASL技术测量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及各供血区灌注体积(PV),计算总灌注体积(PV)及术侧CBF差值比(DR CBF);比较手术前、后PV双侧ICA、PV及CBF术侧
1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于2020年8月5日就诊,以反复双下肢紫癜伴多关节疼痛1年余,双下肢水肿10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019年2月在活动后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伴多关节疼痛,主要表现为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双腕关节游走性疼痛,无关节红肿,无晨僵,休息后紫癜可自行消退,残留暗褐色色素沉着,未行诊治。10月余前患者开始出现双下肢对称凹陷性水肿,症状时轻时重,并伴有颜面部浮肿。10余天前患者在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以口服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药物治疗后,紫癜仍反复出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目的评价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眼眶淋巴瘤与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纳入18例单侧眼眶淋巴瘤(淋巴瘤组)和25例单侧炎性假瘤患者(炎性假瘤组),观察2组病灶常规超声特征及CDFI血流信号特点,比较其CEUS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和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及相关定量参数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常规超声及CEUS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诊断淋巴瘤、炎性假瘤准确率分别为38.89%(7/18)和36.00%(9/25)。淋巴瘤组DVPC多呈正负两相波形,TIC多呈快进快出模式;而炎
Toll样受体(TLRs)能够识别多种类型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介导的信号转导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1型糖尿病(T1DM)由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观察到T1
目的观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超声和乳房X线片表现。方法纳入51例经病理证实PASH患者,共54个结节,观察其超声及X线表现。采用Newcombe法评价超声及X线结节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4个乳腺PASH结节中,26个(26/54,48.15%)经超声评价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28个51.85%(28/54)为BI-RADS 4类;其中41个(41/54,75.93%)表现为低回声;31个为椭圆形(31/54,57.41%);29个(29/54,53.70%)边缘不光整
患者女,62岁,体检发现颈部肿物1月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颈部右后侧触及约3 cm×3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晰;颈椎无畸形、压痛、叩击痛及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颈部MRI:寰枢椎右后侧3.9 cm×2.9 cm×2.9 cm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图1A),与周围肌肉组织边界尚清。
目的观察双能CT定量参数评估喉部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92例术前接受颈部双能CT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部鳞癌患者,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碘图CT值(Overlay值)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鉴别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分析各定量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92例中,31例高分化鳞癌,38例中分化鳞癌,23例低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动脉期、静脉期各定量参数均高于高分化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