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反对普京?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yy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0日凌晨,两伙俄罗斯壮汉在莫斯科市政府第5侧门附近大打出手,好在警察及时将双方拉开。但是,外面的人被拉开了,第5侧门里的对抗还在持续。两名俄罗斯人在小窗口旁撕扯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材料,努力往小窗里送。
  两伙人分属两个相互对抗的阵营——支持普京的“纳什(Nashi)”青年运动和反对普京的系列公民示威运动组委会。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申请3月4日、5日两个晚上在卢比扬卡广场的示威许可。谁都知道,3月4日进行总统大选,这两个晚上将是示威的黄金时间。
  最终,“纳什”取得了胜利,率先将材料递了进去,获得了许可。第5侧门外,“纳什”代表高兴地接受记者采访。而示威运动组委会代表伊利亚·波诺马廖夫则在略带沮丧地打电话,告知这里发生的一切……
  这是最近“挺普”与“反普”斗争的一个缩影。在寒冷的莫斯科,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因为一场大规模的中产阶级民众与普京势力之间的对抗而精彩纷呈。而将俄罗斯中产阶级组织在一起反抗普京的,正是一个名为“示威运动组委会”的松散但却有序的组织。有人将这个组织称为“圆桌会议”。尽管他们商讨问题时所使用的桌子并非始终都是圆的,但这个称谓却非常精准地描述了该组织的性质与使命。
  路线之争
  在俄罗斯,针对普京的反对声音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未成大气候。
  中产阶级的崛起或许是俄罗斯众多体制外反对派所一直盼望的。在混乱的上世纪90年代,自由民主派的彻底失败让其丢掉了最后一点民众支持,也失去了到21世纪对抗普京的利器。不过,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中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
  从2005、2006年开始,俄罗斯右翼民主派开始活跃起来,这一切绝非偶然。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一批新兴的中产阶级,网络成了这批新人接受政治动员的主要渠道。两年间,一个名为“另一个俄罗斯”的运动开始崛起,并大有挟中产阶级联合所有体制外反对派的势头,其领导人则是一位老牌异议分子艾杜阿尔德·利莫诺夫。
  利莫诺夫是从前苏联时代就开始搞异议政治的元老,当年这位被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抨击为“坚定的反苏分子”、曾遭克格勃和FBI两大机构调查的斗士,如今依然顶着“法西斯”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帽子。
  事实上,利莫诺夫正是拉开普京时代群众运动大幕的人。2006年,他推出“反对者游行”运动,借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参与者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后来的几千人。2009年,他又发起了“31战略”运动,该运动在每个月最后一天举行,聚集群众高呼尊重宪法第31条有关公民集会自由条款的口号。这项抗议活动从一开始的仅限于莫斯科,一直发展到后来40多个城市联动的规模,甚至一度发展到海外。
  不过,利莫诺夫的抗议活动总是无法取得最广泛的支持,这与体制外反对派的另一支力量——涅姆佐夫的“人民自由党”形成鲜明对比。自2010年诞生起,“人民自由党”搞的最大示威,人数也不过在七八千人左右。2011年12月5日,涅姆佐夫连同新近崛起的反对普京的明星人物纳瓦尔内一同亮相,5000人的示威人数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成绩。当晚,纳瓦尔内振臂高呼:“我感谢所有到现场投票的公民,你们对这个国家尽了责。但是,他们却公开舞弊,扭曲结果,践踏我们的责任心。”
  无论是涅姆佐夫还是纳瓦尔内都极富激情,擅长演讲,富有个人魅力。而且,他们历来主张示威不要越出官方划定的框架。最终,他们成了整场运动的领导核心。
  实际上,无论是涅姆佐夫还是利莫诺夫,都为俄罗斯群众运动今日得以大规模展开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但尽管利莫诺夫所做的更多更早,却因其运动从来不跟当局商量而每每被大肆逮人,其本人甚至从来都不讳言“革命”二字。以当前的运动来说,利莫诺夫主张抵制大选,不去投票,而涅姆佐夫和纳瓦尔内的观点则是要去投票,但反对舞弊。
  圆桌会议
  2011年12月5日、6日的示威之后,一个以涅姆佐夫和纳瓦尔内为核心的组织团队初具雏形。面对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示威,大家都在分头做准备。
  涅姆佐夫的任务是同官方做好协商。示威运动领导曾确定将2011年12月10日示威搞成一场大规模的运动之后,莫斯科市政府突然变卦,提出不可以在离克里姆林宫较近的革命广场搞示威,而要将运动搬到较远的博洛特诺耶广场,否则收回示威许可。
  涅姆佐夫将消息带回,引起广泛议论。利莫诺夫领导的“另一个俄罗斯”更是强烈要求涅姆佐夫拒绝官方要求,否则就是背叛整场运动。最终,涅姆佐夫顶住压力,同意了官方意见,并与之商定了3万人的示威人数指标。利莫诺夫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将不会参加示威活动。最早拉开普京时代群众运动大幕的这位老牌异议分子,连同他的“另一个俄罗斯”就此退出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公民运动。
  早在确定于2011年12月10日进行大规模示威之后,在俄颇有声誉的博主伊利亚·科里申就在网络交流工具上注册了名为“为了干净的选举——10日示威”的账号。他在上面留言称:“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场运动。”第二天,后来成为运动组织者之一的著名记者谢尔盖·博尔霍缅科在谈话节目中说:“昨天晚上,你只有从网络上才能知道莫斯科的街头到底发生了什,而最先成规模出现这些信息的就是Facebook。”
  普京时代,电视台和报纸是被当局强力控制的。如此一来,网络几乎成了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就像科里申所做的那样,网络上的交流工具Facebook和Live Journal成了整场运动用来组织民众的利器。之后的几天,科里申成了这场运动事实上的“信息枢纽”。而为了完成这一重任,他不得不又邀请了9个人一同来做这件事,这些人里有记者,有自由撰稿人,有像他一样的博主。
  与当局做了沟通,做了信息的传送,接下来还需要什么?当然,他们也需要钱。著名记者拉曼诺娃在第一时间承担起了这一工作。她广泛使用各种筹款手段,建立筹款账号,在街上进行募捐。正因为如此,她在示威运动组织内被称为“钱包”。
  接下来,各种工作都要在示威开始前一一完成。他们确定了示威当天现场播放哪些歌曲,确定运动以白色丝带作为标志,确定哪些领导人上台讲话,还确定了运动结束之际将由示威民众一同审议的决议草案等等。
  事实证明,2011年12月10日的示威震撼全国,他们成功了。
  组织此次反对普京示威活动的,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但是,这个松散的组织却遍布于俄境内大部分城市。2011年12月10日的示威活动之后,俄罗斯境内几乎每个大城市都出现了类似的组织,而他们也成为反抗普京的中坚组织力量。
  2011年12月13日,这个松散的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他们第一次的正式会议。
  在一个约有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几张长条桌子摆成了一个四方形,莫斯科地区示威组织者在桌前就座。會场是开放的,媒体记者可以随意进入,普通民众也可以到现场观摩。一开始还稍显冷清的会场转眼就开始热闹起来,人们得到消息之后不断向这里赶来。大量媒体记者赶到这里,一些活跃的民主人士也相继赶来,甚至连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智囊尤尔根斯也来了。在方形桌子前就座的组织者们,既有涅姆佐夫这样的老牌反对派,也有阿库宁这种听到示威运动消息而专门从巴黎飞回来参加的著名作家;既有博尔霍缅科这样的著名记者,也有科里申这样的博主。
  这次会议的程序成了以后历次会议的标杆:首先由组织者中的一名成员确定并宣布议程,然后按照议程由负责不同领域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进程,并接受别人意见。遇有重要问题,大家集体讨论通过。
  反对普京运动的组织就这样诞生了,他们正式的名称是“为了干净的选举”公民示威运动组委会,有人说它是俄罗斯的“圆桌会议”。尽管他们使用的桌子并非都是圆的,但桌子摆放的形式和大家就座的形式确实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工作上亦是如此,没有任何从属关系,大家平等相待,携手共进。
  整个这场示威都在官方划定的红线内进行,没有越出红线。正因为如此,普京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需要一个海德公园(英国人专门用来讽议朝政并进行示威的地方)。”意思是:随便你闹吧,只要不越过红线。
  如此一来,运动还能对普京保持压力么?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利莫诺夫所持路线存在的意义。但不管有怎样的问题,这场注定载入史册运动的组织者们都将被人们铭记,因为他们开始代表中产对普京说“不”。对俄罗斯民主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011年12月24日,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上街游行,抗议俄罗斯杜马选举舞弊。
  2012年2月25日,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卡斯帕罗夫(左)、纳瓦尔内(中)出现在一个反对普京统治的集会上。
  
  反对普京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卡斯帕罗夫
  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从棋坛引退之后,卡斯帕罗夫积极参与政治,成为普京的主要反对者之一。2007年4月15日,在参加反普京的示威游行时,遭警方逮捕,被以违反公共秩序的罪名罚款1000卢布后获釋。同年11月,他再次因为参与反政府、反对普京的示威游行而被逮捕。
  鲍里斯·涅姆佐夫
  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商人,曾于1997至1998年担任俄政府副总理,卸任后投入反对派运动中,如今为俄反对派主要领导人,系列公民运动“为了干净的选举”主要领导人。2008年成立“团结”运动,但未在俄司法部登记。
  阿列克谢·纳瓦尔内
  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律师、商人,曾利用网络交流工具LiveJournal揭露腐败,获得极大社会认可和认知度。曾为俄政党“亚博卢”党成员,但因极端民族主义活动而被开除。广泛参加各类反对派活动,现为系列公民运动“为了干净的选举”主要领导人。
  谢尔盖·博尔霍缅科
  俄记者、作家、政治观察家,《总结》周刊前主编,《独立报》观察员,“回声”电台评论员。新闻工作之余,积极介入俄政治生活,现为系列公民运动“为了干净的选举”主要领导人。
  鲍里斯·阿库宁
  此为其笔名,原名为格里高利·齐哈尔吉什维利。作家、翻译家,著作颇丰,作品在俄国内畅销。积极介入政治问题,在拆解“尤科斯”问题上抨击普京政府。现为系列公民运动“为了干净的选举”主要领导人。
其他文献
也许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既能产咖啡,又拥有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于是香港人Alex在昆明的咖啡馆调制了“云南咖啡杯品3A”,与这里的卡布奇诺、拿铁和意式咖啡一样,只用普洱的咖啡豆。   北京人金继辉也在普洱开了咖啡馆,他准备再开一家咖啡电影主题馆,并在普洱的宁洱县,承包3000亩地做咖啡庄园。  雀巢的农艺部经理邬特,将需要采购更多的云南咖啡豆,在他的任期内,雀巢已经用他收购来
陈水扁生病了。  3月7日,清晨6点25分,这位已经在台北监狱服刑三年半的前台湾领导人,一脸憔悴地出现在桃园医院。与去年戒护就医不同,这次,他没有戴手铐脚镣,也不走后门,而是在儿子陈致中的陪同下,径直从医院正门进入。  医院外面,为防止意外发生,警方派出了35名警察,但依旧阻止不了众多记者的“火力”。对于记者的发问,戴着口罩的陈水扁,没有任何回应。  早在2月底,就传出陈水扁出现疑似大肠癌和心脏病
充满设计师们创意巧思的现代旅馆,现在就高挂在森林里的松树群上!要知道,即使设计再精美的高级旅馆,其硬设备仍不敌鸟语花香,更何况森林里的芬多精,足以苏醒现代人的身心脑,绝对不输价格不菲的 spa馆。    这个坐落在瑞典北部的美丽村庄Harads的树屋旅馆(Tree hotel),周围主要是由大片森林、河水和一望无际的荒野所组成,宁静、开阔、自然的景色是大地给予的无形资产,这里的村民大约600人左右
对于许多人来说,遇上这部纪录片,就像是遭遇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巨大冲击,这还并不仅仅只是来自“环保主义”或“动物保护主义”的冲击,当现代生活的某一个“光鲜表面”被锐利地洞穿,所有这些就更像是某种来自“真相”的击打。    距离《海豚湾》在圣丹斯电影节的首映,差不多刚刚过了一年时间,但在全球范围内它所带来的震撼绝对已是重量级的。它获得了包括新近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在内的8次重要提名,也陆续斩获了大
获得第84届奥斯卡多项大奖的《The Artist》,直译应是《艺术家》,香港译名为《星光梦里人》。明眼人可以看得出,这是沿用《星光伴我行》(意大利电影《Nuovo cinema Paradiso》,1988年)的翻译。虽然相比中国内地的译名《天堂电影院》,《星光伴我行》曾被诟病逊色,但“星光”系列已然成了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的一种敬畏情怀。  《星光梦里人》采用了充满复古味道、追求电影梦想的意译。而
百度的好,在于它独走偏门,把搜索引擎做成了强劲的新兴增长点。而这家公司的霸气、邪气以及江湖气,也让它难逃众矢之的的命运。    百度是一家好公司。  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千上万,但真正具有平台级架构能力,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和比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不多,屈指可数,百度应该算是一家。网络业历来有产品派和市场派之分,百度可以算作产品派的代表者之一。从创业之日起,李彦宏和他的创业团队就把技术能
世界各地的城市机场,无一不想尽办法试图让那些南来北往的旅客记住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他们绞尽脑汁将本城最具特色的事物搬到机场里。这样一来,即便是转机不出机场的人,也有机会知道并记住这个曾经落脚的地方。  在我曾经到访的机场中,多数是主动采取措施让人记住它,譬如北海道札幌的新千岁机场,它将在札幌、旭川都算人气旺盛的拉面共和国搬来这里。短短一条路两旁,便集中了若干年来在北海道人气旺盛的若干家不同风味拉
在俄罗斯的西部,坐落着一座名叫伊热夫斯克的城市。它是俄罗斯联邦下属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首府,亦是全俄罗斯人口第20多的城市(据2002年统计),不仅如此,它还是全俄罗斯甚至整个世界上最有名也最重要的步枪生产地之一。就是在这座被称为“俄罗斯军械库”的城市里,著名的AK-47突击步枪在世界级枪械大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手上诞生了。  AK-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
Steve Jones仍然记得13年前,自己在一家英国灯具公司工作的经历:“那是一家非常保守和传统的公司,我看着一个个才华洋溢的设计师带来自己的作品,却灰溜溜地被打发走,有一天实在忍不下去了。”他对同事Russell Cameron说:“不如我们出去自己干?”两人一拍即合,家居创意品牌Innermost从此诞生了。  最初,他们在伦敦盘下了一个倒闭的灯具厂,把原来的工人招回来,开始生产自己发掘的年
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一句:当高官20年“觉得讲真话越来越难”,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一大焦点。接着,全国人大常委牟新生也表达了同感。  这些年,历届“两会”不乏“炮手”代表、委员的灼灼言论,他们也获得了场外的阵阵喝彩声。敢言者,如“盼望阳光财政,头发掉光了,也要坚持提下去”的蒋洪委员,抨击“垄断国企领导权力过大”、不改本色的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逼问教育厅长“想不想改,敢不敢改”的浙江省长吕祖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