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立意指导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燃放烟花爆竹,人们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放”“禁”“限”,写作时可以从自己所认同的态度出发立意。
  选择赞成燃放,可以从民间习俗、人情需求、文化传承等角度正面阐述;同时还可以由禁放原因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出发,指出暂时性燃放的烟花爆竹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而安全隐患主要与产品質量和自身安全意识有关等。
  选择禁止燃放,可以正面例证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也可以论证“年味”也能换一种形式,不健康的习俗可以休矣。
  选择限制燃放,则更容易写作,只要结合前两者即可。
  要注意的是,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三种不同态度,实质上是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的激烈碰撞和博弈。行文时除了罗列理由,最好能再提出几点解决方法,比如提高烟花爆竹“国标”、改善城市规划布局、改变经济和能源结构等,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这个题目将成语“买椟还珠”放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来思考。
  “还珠”的行为固然愚笨,但制作精美的“椟”的确能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珠”的价值,所以,适度的包装会“锦上添花”。但过分的包装只会“喧宾夺主”,无端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失去消费者,得不偿失。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产品需要包装,但要“适度”。
  当然,也可以从材料的对立面出发立意:不需要在意外在的包装,内在的品质最重要,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还可以做更深层的思考:剖析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的辩证关系,引申到“文”与“质”的关系。
  在这个作文题中,陈道明反驳的话语是关键句,从中可以挖掘主题,如:(1)世界是由平凡的人组成的,没有这么多英雄,正是看似“平庸”的人通过努力奉献了精彩,所以,要看到平凡的人的价值;(2)孩子们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获得了集体荣誉,个人英雄是英雄,团体英雄也是英雄;(3)孩子们的动作虽然整齐划一,但“每一张脸是不一样的”,在群体表现中也可以体现个性,“集体荣誉”与“个人英雄”并不矛盾;等等。
  题目中的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理想”的。第一则材料揭示了孩子们的理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科学家”变成了“明星”“老板”这类受人关注、收入丰厚的职业。第二则材料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极少与科学相关。
  材料的内在指向在于引导同学们思考物质与精神、名利与理想的关系。科学家的物质生活未必丰富,但精神往往是富足的;而明星、老板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名有利、物质生活不错。所以,人们应该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富足还是物质的富有?是追求名利还是理想主义?写作时,应该就此话题展开辩证思考,可以赞同追求物质,因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可以提倡人应该有点理想主义,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阐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并非矛盾对立的双方。
  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面对大数据,你有怎样的思考?你会怎么办?”不外乎三种态度:其一,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并且全力投入这种生活;其二,更多地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弊”,于是远离大数据,保持大数据出现之前的生活状态;其三,辩证看待大数据的利与弊,不拒绝,但也会小心,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和运用大数据。
  相对来说,第三种态度更客观。大数据存在隐私安全问题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只要我们学会变大数据之弊为利,就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比如可以这样立意:不做数据的奴隶;趋利避害,让大数据造福人类;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以敬畏之心面对大数据。
  在具体写作时,好的文章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思想的深度。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大数据,不仅关系到自我将来的生活,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能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思考,文章自然就会走向深刻。举例来说,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将来适合怎样的工作……那么,这个孩子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迎合观众或听众的口味,那么,创意、灵感和惊喜还会存在吗?
  写作立意的方向可以有: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利。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类“善假于物”,可以“绝江河”,可以“致千里”,何乐而不为?
  (2)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弊。以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很难从纯科学的角度对这一新技术做精细的弊端评估,所以不妨切换视角,从科技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在科技生活中丧失的东西如人文情怀等角度着笔,更易成文。
  (3)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利弊皆有,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许多人类自身的价值,如创新、审美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这是人类的信心与优势所在。古往今来,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力量。
  应该说,最后一种立意是这个作文题比较好的立意。
  材料从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利弊给出了三种意见:(1)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丰富;(2)长期误用、滥用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一种亵渎;(3)语言有其固有规律,应包容地看待网络用语。
  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综合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立意如:
  (1) 赞赏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因为网络流行语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其时代性、创新性不容抹杀。
  (2) 包容地看待新的语言形态。我们应该相信汉语的自我净化能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的、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
  (3) 面对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有所取舍。使用正面的、积极的,抛弃不雅的、不规范的,这是一种文化自觉。
  网络红人创造了热词,催生了段子,他们通过视频直播、代言产品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网络红人的生活,有正能量的一面:草根百姓只要有特长,抓住机会就能成名。也有负能量的一面:网络红人利用网友的喜爱之情,代言、推荐劣质产品,甚至给青少年带来错误的示范和不良影响。这个作文题抓住当前的热点话题“网红”来命题,让同学们把握时代脉搏,思考当下生活,寻找精神皈依。   写作立意可以有:(1)多元文化社会,人们可以张扬个性,成为“网红”;(2)“网红”带来泛娱乐化现象,我们应该守住心灵净土;(3)要有自我的理性思考,切忌盲目跟风(不要被“网红”带入歧途);(4)要辩证看待“网红”现象,分清利弊;等等。
  作文题提出了对“初心”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不能否定“初心”对人成长的意义和作用,而成长本质上是一個人逐渐失去最初自我、将其更替为新的自我的过程。在我们为实现初心而奋斗的最初的日子里,一切都可能是美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前被忽略的那些困难就在眼前,无法再躲避。当越来越多的细节性问题出现时,憧憬并不能解决这些实际的困难,初心也无法作为一种技术工具解决任何问题。此时,初心与其说是一种激励,不如说是挫败感的来源,它的反差让人更加不能忍受现实的丑陋。这时候,忘记初心、专注当下似乎才是更好的方式。
  由此,立意方向可以有以下几个:(1)勿忘初心,方得始终;(2)改变也是对初心的一种坚守;(3)呵护初心,完善并发展初心,为初心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则材料主要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淡忘了中华传统佳节,热捧外来的节日;第二则材料主要讲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节日文化,要兼容并包,但更要坚守自己的节日文化。两则材料综合起来,就是谈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外来节日、新造节日日益张扬,其中有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有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充满思辨性。
  写作时要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文化,为何会出现外来节日、新造节日更红火的现象,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文化,传统节日怎样才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可以侧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探讨,也可以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还可以侧重在文化的创新,但不限于这几个方面。只要紧密联系实际,从文化的高度加以把握,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阐明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文章就有可能出彩。
  具体的立意方向主要有:(1)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2)切莫盲目过节;(3)节日也需要创新;等等。
  这是一个偶像崇拜的时代,也是一个个性独立的时代。有些人喜欢追逐偶像、崇拜偶像,甚至为了自己的偶像辞了工作,耗尽积蓄,影响自己日常的生活。也有些人,不想当任何人的粉丝,只求以自己的方式和姿态生活。材料提供了两种选择,即两种生活方式,每种选择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具体立意角度可以有:(1)崇拜偶像也需要理性,应选择值得崇拜的人作为偶像,用合理的方式追星;(2)与其盲目崇拜偶像,不如保持个性独立;(3)追星是个人选择,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
  “该不该让座”这个问题体现的是道德和规则的冲突,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统美德的民族,对弱势群体的尊重,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来要求大家予以关照。道德的要求往往可以暖人心,让人感受到世间并非只有冷冰冰的规矩。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女孩应该让座,让道德温暖冰冷的规则。在写作时,除了举例论述,更应该思考美德缺失的原因和种种危害,并表明自己的忧虑,提出改变这一状况的建议。
  相对于老年人对道德的重视,年轻人在遵守社会规则方面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认同感。由此可以立意为:社会发展有社会的游戏规则、生存规则,道德的引导取向不能破坏规则。写作时,可以从老人女儿的做法(自己不提早买票,或者买一等座,或者带个小凳子)和思考角度(不让座就是错了)上切入,指出其不当之处,进而生发到整个社会层面进行论述。亦可紧扣现实生活中种种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发生的悲剧展开论述,比如春节期间发生的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命丧虎口的惨剧,由点及面,论述其危害,剖析其原因,提出建议。
  老师让孩子带鱼到学校进行观察,如果能够认真想一想,和老师进行沟通,就会发现老师的要求有一定的“潜台词”,那就是带适合孩子的鱼。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重视沟通,再有所行动,才能完满地完成任务。
  乍一看,孩子带来的大鲤鱼很突兀,但如果我们变换角度,变通地来看待这条鱼,就会发现其独特的价值:一是能够观察,二是能吃。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变换角度、变通地看待问题,能挖掘事物不同层面的优势,改变劣势。
  老师要求带鱼到学校观察,但并没有规定必须是观赏类小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其实都被惯性思维给“绑架”了。孩子带来的大鲤鱼,其实也符合作业的要求。对此,我们最应该反思的不是孩子是否带了合适的鱼,而是我们对惯性思维的依赖。由此立意:只有拒绝惯性思维,理性看待事物,才能够兼容并蓄地思考问题。
  可以从父母的角度着手来立意。(1) 孩子毕竟不是路人,是父母身上的肉,渴望交心在所难免。而孩子面对家长一味封闭,实在令人唏嘘。作为孩子,也应换位思考,体谅父母。(2) 虽说是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及所有,但孩子理应有自己的天地,当关心过度变成限制,难免会造成孩子的抵触情绪。父母要及时意识到孩子已然长大,调整心态,与孩子真正地平等对话,相信孩子也不至于刻意回避。
  也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着手来立意。(1) 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从亲情的负担中脱离开来可以说是独立的第一步,能走出这一步其实并不容易。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成人。(2) 人是社会的人,无论如何都应该生活在社会中,亲情是脱离不开的一种世俗人情。“乌鸟私情”,尚知反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的前提是不隔阂、坦诚。
  还可以从代沟的角度着手来立意。代沟,广义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不可避免,我们才应该正视其存在,并尽最大可能消除隔阂。如果实在不能,与其伤心欲绝,倒不如顺其自然。
  题目给出了对节目走红的几个原因的思考,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择其一或者其中的几个来论述,如果能有其他独到的见解,自然更佳。
  诗歌本身: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很特别的载体,在大众的心目中,它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网络时代流行语虽有新鲜之感,却没有多少审美,从蹿红到被用滥的生命周期极短。设若表达失恋,“蓝瘦香菇”与“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播出平台:对于节目来说,除了明星、模式和内容,有时候选择在什么平台播出也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毕竟每个电视台的受众人群都有很大的区别,平台所能给予的资源对于节目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央视作为国家级别的主流电视台,具备更强的整合力,能引导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节目制作: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对这一精神的落实,节目的大热可以说是适逢其时。没有当红鲜肉小花,只有才女学霸;没有狗血逗乐,只有吟诗作赋,让亿万观众放下手机,静静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另外,如果观看过节目的话,第一、二赛季节目环节的变化对第二季的火爆也功不可没。
  社会因素:一个只想要快速阅读、不喜欢深度思考的时代,一个以追逐流量为主要手段的自媒体时代,一切都“快餐化”,文化也未能幸免。然而便捷固然是快餐的特点,却无法阻止人们对真正的美食的向往。文化也如此。节目让大家渴望传统文化的回归,追忆那个喜欢诗歌、充满诗意的时代,即使身不能至,却依然心向往之。
其他文献
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刘厚泽捐赠的《周氏遗书》和南京古籍书店所藏刘慎诒抄本《太谷经》,是新发现的两部太谷学派遗书。探讨二书的来源和原始面貌,比较各本之间的异同,对于“太
期刊
明嘉靖刻本《弘正诗钞》,《四库全书总目》不知编者何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署作杨■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直书其人为杨二山。今据有关史料考出,该书出于山东海丰杨巍之手。
唐代以歌传相配的传奇,是当时一种新起的小说类型。它的形式与同时盛行的俗讲及其讲经文有许多相似之处。此类传奇以《莺莺传》并歌、《长恨传》并歌产生最早,也最具代表性,其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和经济档案工作将会提 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日程上来,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档案工作与各行各业、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档案工作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涉及的知
果树套袋对果实的外观品质、果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有明显促进,但其效果也因不同的套袋材料、套袋时期等而不同,因此要做好套袋前的准备工作,摘袋、除袋、肥水管理及病
宋人将范仲淹《怀庆朔》诗附会为怀妓诗。本文考察了附会的各种“版本”,并据相关史料,辨明附会文本的站不住脚,不过是风流文人编造的“美丽的谎言”罢了。然后考察明人利用附会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这 颗中国古代文学苍穹的天王巨星,之所以能光华熠熠,万古流芳,大得档案裨益。 经过十几番“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春夏秋
在电视剧中,湘军统帅曾国藩多次与太平军斗智斗勇.最让他得意的是:在左宗棠的参谋下,运筹帷幄,截取太平军的文件、书信,摹仿字迹,伪造书信,施行“反间计”,不费一枪一刀,逼走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最传统的祈福方式之一,它跟春联、年画、饺子、汤圆一样,成为春节最温暖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符号,不能“一禁了之”。也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还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问题,危害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应该“全面禁放”。还有人认为,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