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老师长期只接触浅层的数学知识,并同思维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打交道,容易造成自身思维及知识结构的“固化”“浅化”和“童化”。“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和“0.7大于0.69”是两个常见的命题,反映了这种现象的现实普遍性。从加强业务学习、沟通新旧知识联系、着重知识本质教学三个方面介绍了规避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提升
  [缘起]
  在五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会上,笔者抛出了自己对试题中两道问题的疑问。未想,引来老师们的一边倒的“批评指责”。许多老师据“书”力争,结论似乎无可辩驳。
  辩题一:“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句话对吗?
  大部分老师认为: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在这句话的表述中,没有考虑到长方体的特殊情况,就像长方体的柱子,它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上下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教材中对此也有明确的表述:“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既然教材已做指定,生活中又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判断这句话的对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了。大部分老师都倾向于判定这句话为错。
  辩题二:0.7大于0.69·吗?
  提出这个问题时,大部分老师认为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了。在四年级的时候,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就总结出了这样的比较方法:“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参考书中,也介绍了比较循环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但比较时要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进行还原,……为了便于比较,可让学生多写出几位小数来,再比较”。(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57页)。0.7与0.69·,整数部分相同,而0.7十分位上是“7”,大于0.69·的十分位上的“6”,所以,对于0.7大于0.69·的结论,老师们都坚信不疑。
  [思考]
  果真如“书”所言吗?老师们的结论与理由,引起了笔者对辩题结论及老师思维的较深入思考。
  思考一:“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句话错了吗?
  诚然,特殊情况下,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但也不可置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否定正方形。因为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但这两个正方形的面同样是属于长方形,只不过是有点特殊的长方形罢了。
  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歧议呢?可能是生活经验的误导,也可能是与教材编排的特点有关。一年级时,由于考虑学生直观化的生活经验以及较差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时,没有要求学生总结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中也没有要求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而只要求学生在提供的图形中,指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这个阶段,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局限,还没有正确认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关系。这个时候,学生往往把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认识为并列关系,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相互排除、非此即彼的。这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到了三年级,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发现正方形具备长方形的所有特征,从而认识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已不再是并列关系,而成为一种属种关系,是长方形包含正方形的关系了。由生活经验中的并列关系到理论知识上的属种关系,是理论知识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修正,是知识的更新、思维的发展。
  上述教师的思维明显没有随教材的变化和年级的升高“与时俱进”,而被低年级教材与生活经验所“童化”了。
  思考二:“0.7大于0.69·”真对吗?
  是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其方法与整数相同,都要从高位比起。并且,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不能根据小数位数的多少来比较。但0.7真大于0.69·吗?为便于表述,我们不妨先来比较1和0.9·的大小。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1=0.9·。如:因为[13]=0.3,所以[13]×3=0.3×3,即1=0.9·。既然1=0.9·,0.7又怎么会不等于0.69·呢?
  这不是与我们学过的比较方法相悖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无限”的认识问题。0.69·是一个循环小数,小数的后面有无数个“9”。为了突出对“无限”的理解,我们不妨从0.7与0.69·的差说起。从形式上看,0.7-0.6999……=0.0000……1。因为0.69·的后面有无数个“9”,所以差的小数点后面就有无数个“0”。既然小数点后面有无数个“0”,那么最后面的“1”,就永远没有机会出现了,因此,差应该是“0”。也就是:0.7-0.69·=0,即0.7=0.69·。这就是数学上的“极限思想”了。
  老师们犯如上错误,反映了老师们对“无限”的认识还只限于其“形”,没有与时俱进到对其“质”的把握,进而形成对“极限思想”的认识。
  [感悟]
  上述两个案例,反映了老师们因循于教材而缺乏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守旧于低年级的“数学真理”,没有随年级升高、知识拓展而“与时俱进”。从而使自身的知识、思维渐渐被“童化”“退化”。如何使老师们常葆“与时俱进”的进化之态,避免退行变化,提升教学思维,提高教学实效?教师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避免知识思维“童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从儿童的视角来看问题、分析问题。但是,长期如此,教师自身的思维就可能被儿童所同化,“童化”后的教师就必然如上所述,表现为思维的“浅化”和学科主体性知识的“退化”。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因此,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一方面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熟悉儿童的思维特征,丰富自己的儿童语言,使自己的教学更切合儿童实际。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科主体性知识,葆有思维高度与深度。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居高临下,站在理性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审视学生的学。跳出“学生”教学生,跳出“数学”教数学。只有这样,老师才能驾轻就熟,在理性的数学世界和儿童的认知世界之间,来回穿梭,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数学教学的高度、深度和效度,才能保证我们数学学科教学的价值。
  二、着重知识本质理解,促进数学思想渗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如《循环小数》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无限”,更要通过对“无限”的直观认识,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三、沟通新旧知识联系,改造重组旧有经验
  新知学习总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或是对旧知的延伸拓展,或是对旧知的修正补充。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就是要关注新旧知识的区别、联系,把旧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改造、重组,使知识体系得以不断延伸、拓展。如本文所述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在一年级旧有的知识经验中,他们是并列关系。三年级后,开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经过比较,发现正方形具备长方形所有的特征,因此,就必须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在类似情况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知学习的影响。再针对所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尽量联系新旧知识与生活经验实现正向迁移,避免负面效应。
  [参 考 文 献]
  [1]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
  [2]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提升人事
<正> 所谓会计确认是把某个项目作为企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正式记录或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对于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财务会
石阡县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盘活农村沉睡资本,形成要素集合、产业集聚、集装配套、集约发展的现代山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应树立生成性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和驾驭生成、增强积累、勤干反思,以便提升有效应对意外生成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医院管理等领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一旦发生灾难,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容灾系统将能保证业务
[摘 要]  物理教学中极其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教师能够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适时采用“夸张”教学方法,能使问题简单化,使知识易懂,学生乐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夸张;浅显;简单有效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主要是通过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及物理实验来获得。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理解了所学知识,其中重要的方法是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解决问题
“全面两孩”政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何时能在贵州省真正落地?本刊记者就此专访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平。
笔者从都匀市茶产业局获悉,都匀筹备毛尖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纪念庆典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正> 网上零售是指顾客通过Internet向厂商小批量、频繁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事实上,网上零售是一种典型的B to C(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方式。通过Internet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