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享受合作。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 探索
  
  一、尝试与探索实验
  
  我的尝试与探索是以八年级(2)班为试点展开的。
  首先向学生公布我的决定,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得一致通过。接下来以毛遂自荐的方式产生了7位小组长。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的要求有三个:大家课下以7位小组长为核心自愿结成7个学习小组,明确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有所长也会有所短,只要自己虚心好学,那么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在一起学习也一定有所收获。在小组产生的过程中,科代表和小组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首先与科代表协商,达成了共识,便于活动的展开,她也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小组长的积极参与,又为这项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想,首先有了我与科代表、小组长的合作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自信与热情是我也是科代表与小组长的共同之处。
  我准备了8套选择题,分别写在8张纸上,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我派发,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大家共做一道题,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第3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为了自己,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
  8套题做完后,我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彰,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以此作为基础,到第二次考试时,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
  
  二、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
  
  7个小组第一次做选择题时的平均分是50分。从第二次到第七次的平均分依次为:63、64、60、64、60、67分。小组最高分第一次是70分,只有一个小组,后面有三次最高分是满分──80分。有一次是5个组都是70分。小组最低分第一次是30分,第二次和第五次是40分,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都是50分。
  期中考试的成绩,2班虽然还是位居第八,但是我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发现,这次考试12班的平均分比上一次提高了20分,而我教的其他班提高的分数都在10来分左右。班里同学也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长了20多分。题目难易程度固然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更多的原因还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实力。经过这一系列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同学们对历史课逐渐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因为课堂上,同学们分小组坐在一起,做题有竞争,回答问题也有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大家的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遇到的问题──几点思考
  
  1.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同学的自制力差,影响整个小组的纪律和效率。比如在开展小组学习的第一节课上,2班就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在一起说话,通过观察就可以判断在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是让我头疼的第一个问题。
  中午我分别找了两个小组的成员,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课上表现。他们都勇敢地进行了自我批评。我尤其强调了组长的作用,既然敢于站起来承担这份责任,就要把责任落实到实处,动脑筋做好组长的工作。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锻炼。
  我曾经向专家请教这个问题,专家是这样答复的:小组合作过程,只是在上课时进行,但老师在课前课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同样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学生对合作式教学的看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意见。这样,上课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和各种类型的人和谐相处、共同工作,另一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要求,更是当今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要用尊重学生的方式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受尊重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什么是尊重,进而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2.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曾经一度中断,大家似乎失去了开始的热情,我找了两个小组的同学谈话。其中一些成绩不错的同学提出想恢复到最初的上课方式,他们认为在同伴那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还不如让老师多讲。对我来说,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头疼的问题,真有些措手不及。当时我手里也没有相关资料可以学习借鉴。无可奈何,只好暂停下来。
  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我觉得合作式学习是否真正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与探索,是否有勇气面对挫折与失败,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责任感、心态与自身实力。
其他文献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  通过研读和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沪教版)》,我感触颇深,体会到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代写论文背景下,课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情趣性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优化 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基础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关键词:数学 方法 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
期刊
内容摘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  关键词:化学实验 思维 训练    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
期刊
内容摘要: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 趣闻 设施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
期刊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对“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进行以下思考: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由于我们对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往往出现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如: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情感、态度、价
期刊
内容摘要:实践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持开放与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 模式 参与    一、实践主体参与式教学,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1、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涵义及目标  主体参与式教学,即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一大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即培养学生主体独立自主的,主
期刊
内容摘要: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常规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和沟通渠道,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与学,师与生的双向交流互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应有目的性,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给学生构建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个人成长空间。  关键词:物理 第二课堂 能力     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一般更强调升学率,老师的教学按部就班,学生机械式套用定理、定
期刊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么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下的几点经验:    
期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知识,平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也就是注意各个心理学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下面论述几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几个心理现象。    一、中介心理问题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汉语作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存在,因此自然就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那么在今后的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有意识的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原理,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