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关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业的设计是英语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业是对我们在校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深化。对于教师来说,作业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很好地反馈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在完成作业时不仅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所以,目前传统的听听读读、说说写写的作业形式已满足不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引领我们从传统的作业模式中走出来,创新多元化的英语作业形式,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其人文素养和文化品格。《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它要求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真正从学生出发,从趣味性出发,注重实践性,让学生“乐”中求知,“动”中求知。“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
  一、设计贴近生活型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英语作为我们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所起到的最终目的就是沟通和交流。因此,设计英语作业时,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布置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让他们有话想说,让英语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比如,在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Day这一单元,授课中我就发现周一至周五的学校生活基本雷同,都是上课、吃饭、做作业、踢球之类,这样的课后的制作时间表作业仍然仿照书本样板来展开的话,学生难免会简单重复、枯燥乏味。于是我布置学生制作My Saturday或My Sunday的安排表,并在第二节课课前进行小组交流,结果课上有的学生说周末睡懒觉,有的学生说周末吃大餐,有的学生去上了不同兴趣班,还有的学生去公园和同学骑单车。因为同学们有话想说,所以抢着说,听的学生也兴趣盎然。
  其次,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让学生有话可说。小学生英语句型掌握相对单一,单词量不大,如果留给他们太多开放性的作业,缺少语言支架的话,就会限制他们的语言表达。因为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获取真实的语言表达机会。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我布置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人及亲友上班或者上学的出行方式,选出三个具有不同出行方式的人,然后根据问句“What’s his/her name?”“Where does he/she live?”“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ork?”分別作出回答。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将不外现的思维用语言支架串联起来,让语言学习思维化,让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有一些英语作业,特别是单元后的项目型作业,我们最好采用互动协作的原则,让学生与学生、与家长或者与老师相互切磋,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完成这项作业任务,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设计成立小组轮换日记本,以7至8人为一个小组,每人轮流在日记本上写英语短日记,第一个同学写完后交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需先对前面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再写自己今天的日记,以此类推,老师最终评出最佳写作小组。这样的写作形式,提供了更多机会给学生相互学习、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组员之间相互帮助,通力协作的能力。
  三、设计探究质疑型作业,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审辨思维能力的公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比如在教授PEP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would you like?Read and write.部分之前,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机器人Robin准备为他的主人做一顿晚餐,他将会为吴一帆他们准备什么好吃的呢?请你把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我在检查预习时,就列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What would Wu Yifan like to eat? What would his grandpa like to eat? Does he like ice cream? Can Robin cook? Where is Robin from?...千万别小瞧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其实他们可以提出很多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在进入文本前带着疑问,老师把学习授权给了学生,这一开放式作业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活动具有探究价值,就有了学习的冲动。
  四、设计自选型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的精神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业设计要聚焦学生的分析力、判断力和兴趣、方向、上进心等等。在布置作业时千万要摈弃以前的题海战术,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发现所学知识所蕴含的新事物,发散他们的思维。如教完一个对话或故事之后,鼓励学生续编对话,或续编故事结局,这些自由创编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又如在单元复习时,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摘抄,本单元五至十个自己感觉有难度的单词或词组,并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仿写新句子。作业的数量、内容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自我规划、自主检查和主动投入的学习态度。
  通过精心设计新颖、独特和具有吸引力的作业,学生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这些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为学生未来终身学习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对诗词的赏析也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对诗词内容及情感把握不到位,在赏析诗词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或者是错误。其实,只要在诗词教学过程中重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特定的写作背景,教学中将背景分析透彻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住诗词的内容及情感,最终达到赏析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赏析 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  初中语
期刊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体系”,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的学科本质,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与人价值,而这无疑就是基本数学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次数学课程标准首
期刊
头脑风暴法有称为智力激励法,是有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在自由、愉快、暢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观点,并以此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学习者创意和灵感的学习方法。用brainstorming的目的是为了集中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集思广益,激活头脑中的各种相关图式,比如想法、
期刊
我们学前教育已慢慢进入高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通过近期参加的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举办的电教课赛课的教学经验,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感悟。  一、案例讲述  11月参加了由开发区举办的电教课赛课,在比赛的前期准备过程中,我选择了在一节科学活动《蔬宝派对》中加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幼儿园
期刊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本质上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有着诸多的不同,它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也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匹及的。可以说,探究式教学法是创新思维及科学思维训练之根本教学方法。本文选取初中某单元的教材内容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有序实施呈现,之后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于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描述及评价。最终,通过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将探究式教学理念及其模式推广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去并形
期刊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课堂,而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其先決条件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不仅是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
期刊
一、注重故事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情景教学过程中,问题故事化属于一项十分常见的方法,通过问题的故事化,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对学生大脑思维、创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有效开拓与培养,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中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当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情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故事化情景的創设。  比如,在进行“同底数的幂数乘法”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基础,它在培养幼儿认知趋向、挖掘幼儿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现代素质教育的实践趋向,也逐渐从表层知识学习,向着创新能力的层面转变。为实现幼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发,就必须要把握现代素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实践方法。  一、幼儿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价值  幼儿教育,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也是个人内能力开发的根本环节。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莫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还有说:初中掉下来的成绩可能都是小学欠下的读书账!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说:“增加高考语文总分,可以从现在的150分增加到200分。“可见,“阅读”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
期刊
一、缘由 —— 外教课后的反思  去年外教课我都坐在教室旁听。不论是来自波兰还是俄罗斯的外教,在开课之初都会介绍其本国文化。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但当外教提问有关中国或四川的文化,学生们要么完全不知,要么知道一点点,且无法用英语清楚表达。在英语角外教询问成都本土文化,学生们鸦雀无声、呆若木鸡,不知如何作答。我意识到学生们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但学生却不能用英语将本国本土文化介绍给外国友人。学英语只为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