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教育培养人的问题时曾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仅仅在传统的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用新课程理念建构课堂,把学习阵地拓展到校园里、社会上、生活中,教育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换"芯"——新课标理念新评价体系新教材主题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新《高考评价体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教育培养人的问题时曾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仅仅在传统的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用新课程理念建构课堂,把学习阵地拓展到校园里、社会上、生活中,教育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换"芯"——新课标理念新评价体系新教材主题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语文统编新教材的全面推行,语文教学和评价的核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升级"芯片",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拥有充沛的动力。"一核""四层""四翼"新评价体系的明确导向,语文统编新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入,都明确了新时代语文教育理念和方向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领域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在中职生的教育工作。为了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想法以及方式进行教学计划,以此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从而间接提升学习方面的效能。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和机械化,很多中职学生很难再课堂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对中职生而言,学习相应的技能有主在社会中立足,本文就中职生职业素养以提升学习效能进行简要分析。1中职学生学
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当遵循的基本标准之一。新时代,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立德”就是要树立崇高的品德,“树人”就是要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应当包括政治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与人文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尚未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师资力量不足,培养职业素养的实践性活动不够完善。要完善以“立德树人”为目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我国教育教学迈入新发展阶段。广大教师迎接时代的新挑战,锐意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了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养、新教材新教法探索、教—学—评新实践,《地理教育》杂志社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教研成果、交流先进教育理念的平台,特决定出版《新课标
“会生活,能自理”是独立生存、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和前提。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技能,抓住3~6岁这个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信心,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文章阐述如何有效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从而挖掘幼儿生活自理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对生活活动价值的思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通过电脑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30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心律失常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卧床时间为(2.36±0.66)d,住院时间为(10.3±2.11)d
数学文化融入高考试题是数学育人价值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情境是高考试题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考查目标的载体。以2020年高考13套数学试卷中的数学文化试题为例,对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三种情境下试题的类型、内容特性、与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要求的对应关系、问题来源等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