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的可视化写作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全球贸易不断开展的过程中,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报道成为人民生活中满足信息需求的重要渠道。归根到底而言,经济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支撑与服务,只用做到让数据说话,让数据有生命力才能够从高水平激发社会经济的增长,并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本文从数据与数据图像信息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新环境下经济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对二者的应用手段,为后期经济报道推进选取更为科学的途径。
  关键词:经济报道;数据信息展示;可视化
  (一)借助图像展示数据信息
  经济新闻的价值在于向人民群众提供对自身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具有参考意义的经济信息,相对于新闻信息的直接堆砌来说,通过图表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分类,并借助新的呈现手段实现了经济数据的再加工,降低了对经济信息的理解难度,也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展示效果,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经济学数据的背后含义,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实用性。
  经济信息图像就是借助图画与表格对所发生的经济学事件进行记录与报道,图表信息是对文字的补充,也可以是独立的展示模块,具有更高的逻辑性。图表信息属于可视化信息的范疇,在实践过程中,经济图像更多应用于专业化的经济学报道中。经济信息图表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数据的承载量,借助多项新闻素材的支撑充实经济学报道的内容,借助图文结合的形式,新闻读者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下获取新闻信息的全貌,也让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展现力得到了凸显,在此基础上给予了新闻读者更加具有深度的思考空间,也更加切合新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
  所谓经济新闻的可视化关键在于提升新闻报道自身的吸引力,以浅显易懂的新闻内容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图像信息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将原本晦涩的经济理论实践化与生活化,将经济学内容转化为更加浅显易懂的统计学知识,更符合当下人民群众普遍的知识储备基础,也为后期工作的推进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
  (二)借助时间与空间信息提升经济新闻的可视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也逐渐密集起来,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对经济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报道题材。在经济新闻可视化的创作过程中,借助时间轴与地图信息展示等多种新的形式,能够实现直接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经济内容展示,提升新闻报道的容量,使得经济报道的亮点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式的经济学报道中,整体的内容丰富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更加展示出经济新闻报道自身的逻辑性,同时提升新闻综合服务水平,突出经济报道中的亮点与重点,帮助受众摆脱数据罗列与分析过程,使得经济信息更加直观、有效。
  (一)新闻工作者自身眼界的不断开阔
  新闻工作者的发展与时代具有较高的结合度,也更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为了实现经济新闻可视化的目标,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更加提升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与表现手段,提升经济新闻报道整体的逻辑性与展现力。
  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如新闻编辑人员要更进一步了解数据分析的手段,挖掘更多的数据分析与展示形式,提升新闻工作整体的价值。在对经济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呈现的过程中,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不断调整自身的创作手段与形式,运用可视化思维,将数据进行归类展示,使用图表等对原有的信息进行拆解与分析,以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手段让新闻受众能够从中了解到所需的经济信息,真正达到经济报道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工作者应提升自身对经济学的认识
  相较于民生新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内容来说,经济学报道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在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相关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概念与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作为经济新闻报道的收集与加工人员,便要承担起连接专家与受众沟通渠道的责任。
  将原本高深的经济学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报道的首要需求便在于新闻工作者能够正确理解报道背后的专业需求,并借助自身的传媒基础将其进行转化。新闻工作者只有紧跟时代变化的需求,不断吸收经济学理论内容,并与专家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与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在报道的过程中展示更加具有专业化的态度,让经济报道真正做到通俗易懂,也就是实现了可视化的目标。
其他文献
根据浙西地区的土壤特性和气候环境条件,结合本地种植蓝莓的实际经验,总结蓝莓在浙西地区种植的技术要点与栽培管理技术,为规模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摘要:当今社会,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丰富了新闻资讯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们接收讯息的内容和形式发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势必对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产生巨大的冲击。伴随着传统媒体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身在其中的编辑记者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传统媒体;记者;应对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方面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传统媒体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
立足陆良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从科学监测、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应用、统防统治等方面剖析了秋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新媒体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近几年,新媒体的发展形势愈演愈烈,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必须做好行业变革准备,借新媒体背景促进传统媒体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编辑遇到的难题,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创新路径  (一)新闻监管难度大  由于新媒体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媒体集团创新、探索的主流方向。周末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媒体运作的经验,也取得了很
摘要:传统媒体向媒体融合的转型,给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媒时代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智能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价值重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工作者;价值重塑  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条件下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功地覆盖了媒体行业的策划、采访、生产和反馈等重要环节,智能时代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价
采用溶胀法和计算机HSPiP软件模拟测定了丁基橡胶(IIR)的三维溶度参数,并研究了三维溶度参数在确定相对能量差(RED)与溶胀比(q)的关系及建立Teas二维溶度参数图中的应用.结果表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