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姐姐们是否值得同情?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jx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流行词“扶弟魔”,它是指一味牺牲自己,永远帮衬弟弟,不计成本愿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献一生的好姐姐。
  “扶弟魔”姐姐们究竟值不值得同情?
  许多读者朋友通过《心理与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

@我思故我在


  “扶弟魔”姐姐是不值得同情的,表面她会很值得同情;但是这种没界限的生活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其中她也享受了被看见、被崇拜、被称赞。也找到了她内心深处稀缺的东西。
  编者回复 @我思故我在。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划定适当的界限是很好的做法,无条件的牺牲并不利于家庭关系的修复。

@静嘉其心


  不值得。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自己不会争取应有的权利,别人更加不可能帮她。
  编者回复 @静嘉其心。感谢您的留言,姐姐们不反抗,成为“扶弟魔”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白菜。

@有匪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同情或者不同情我们主观绝对性的判断。原生家庭结构的不良影响使得家庭成员关系不健康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产生坏的影响是双向的,既然问题已经发生,无论是姐姐还是家庭中的弟弟或者父母,更应该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所在,如果不坚定一个解决问题的决心,这样的事还是会发生。作为家庭第一教育的平台,父母更应该多加注意。
  编者回复 @有匪。谢谢您为我们留言。家庭的确是第一教育平台,面对如今的二胎时代,家长们确实需要更多地关注此类问题。

@叮了个咚


  “扶弟魔”们让人又爱又恨,如果她们感受到了这种状态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想摆脱却又不得要领,建议寻求正规的心理帮助!
  编者回复 @叮了个咚。感谢您的留言和提出的科学建议,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互动内容哦!

@静


  因为不争气的弟弟,我紧着自己给他钱,弄得我和老公有隔阂,离心离德。
  编者回复 @静。感谢您的关注和分享,十分理解您作为姐姐心疼弟弟的心情,希望通过我们的互动话题能让您有所收获,生活更加幸福!

@卿*仪


  扶弟魔扶经济,不如扶他的能力!认清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很重要,姐弟之间互相帮衬是手足情深,过度了就成了病态黏连!
  编者回复 @卿*仪。感谢您的分享,小编也十分赞同您的观点。即使自己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连接,也不必一味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过度的纠葛也许会适得其反。

@甜


  身为独生子女,对于“扶弟魔”并没有机会切身感受。但是身边有女性朋友为了更多“彩礼”险些放弃心爱之人,母亲更是拿着她的彩礼为弟弟买房。虽然她万般无奈也只能顺从,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强大,终有一日可以摆脱家庭的束缚。
  编者回复 @甜。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关注和对互动话题的分享,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和参与!

@心理咨询师滑洋


  “扶弟魔”“妈宝男”都是值得同情的群体。他们看起来“可恶”,其实“可怜”,作为一个成年人却时时刻刻地活在父母的精神控制之下。只要父母满意他就满意,只要父母开心他就安心,完全没有做出自己判断的能力。看起来是“妈宝儿”,其实是“妈妈的奴隶”。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扶弟魔”还是“妈宝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有人强迫他们扮演这样的家庭角色,做出改变获得新生的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编者回复 @心理咨询师滑洋。谢谢您的分享,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健康的心身,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编者的话


  正如我们的读者留言一样,“扶弟魔”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确定无疑的。妈是亲妈,弟是亲弟,就是亲情非得厚此薄彼,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终将带来伤害。
  有人认为,“扶弟魔”的女人们值得同情。她们通常得不到原生家庭的爱,却是原生家庭的提款机、供血库、救命稻草。她们为了原生家庭中的“巨婴”弟弟,不惜牺牲自己的小家庭与情感,更要承受額外的经济负担,最终成了受害者。
  作为一个成年人,姐姐们也因许多“拎不清”而不值得同情。她们往往在逆境中生长,虽然性格要强,能够自强自立,却无条件地牺牲自己。满足父母并不是一种对你和父母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做法,即使自己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连接,但也不必一味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一旦产生埋怨的情绪,反而会影响我们与父母、与爱人的家庭关系。
  在如今的二胎时代,“扶弟”或者“扶妹”现象依旧不会消失。虽然更多的家庭早已摒弃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生二胎的初衷也许只是想让子女有个伴,但就像孔融让梨一样,“谦让、照顾弟弟或妹妹”是我们从古至今都遵从的公序良俗。任何父母都不能保证这一碗亲生的“水”时时刻刻端平,一个不小心,二十年后是否会出现“扶弟魔”升级版?
  作为家长,应避免道德绑架,公平地对待孩子,不强迫大孩子照顾弟弟或者妹妹,避免小孩子过分依赖哥哥或者姐姐。让每个孩子都有充足的独立空间,能探寻自己的真正想法、了解内心需求、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11日,北大女生包丽在遭受恋爱PUA后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而在痛惜之余,如何识别和应对恋爱中的PUA,避免和减少PUA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也越來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PUA带来的伤害  PUA源于美国,全称“Pick-up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涉及搭讪、吸引、建立关系、升级关系、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的程式和技巧。但是,被商业化的PUA逐渐演变成了“精神控制”的代名词
期刊
女性作为最小社会化单位—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在婚姻中的身份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这一转变的发生让女性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现代女性对于自己在婚姻中身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她们开始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可想而知,当身份变得多样时,女性平衡多重身份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大。  然而,在共同面对的这一压力面前,为什么有些女性可以在多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适应良好
期刊
我曾经一想到“追星”,脑海中就浮现出粉丝对明星狂热的追捧和不可理喻的迷恋,直到遇到小d。当认真地倾听了她的故事,尤其是听她讲到对一个球星长达十年深深的爱恋时,我感到震撼,也是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作“理解来访者”。由外及内,对小d的了解逐渐深入  小d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感觉她有些疲倦,穿着拖鞋,脚指甲已很久没有修剪过,说话时略带笑意。这个大四的姑娘在室友的建议下来寻求心理咨询帮
期刊
“你家孩子谁来带?”“爷爷奶奶是不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当下社会,更多女性步入职场,年轻夫妇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小孩,祖辈父母参与孙辈养育的现象已成常态。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祖辈父母和年轻父母共同养育下一代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大多数的市民正体验着或者曾经体验过“三代同堂”的酸甜苦辣。诚然,隔代养育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家庭负担,降低了养育的经济成本,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信下面这样的对话场景
期刊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倡关注睡眠健康,并明确提出两个目标,一是成年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目前的6.5小时提高到7~8小时,二是失眠症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减缓。  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
期刊
虽然很多人把《裁缝》定义为复仇类型的电影,但是显然复仇主题的电影不会取这样的名字。“裁缝”这个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女性,很明了这是围绕女人展开的故事。如果因为女主是技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神乎其神,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改变人生轨迹,那片名为何不叫《设计师》呢?或者其他和“美”有关的词,而“裁缝”听起来那么普通,“缝”的定义又那么广阔,既可以缝高定时装,也可以缝破碎的布片,直观上又让
期刊
过去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传播,不仅使国内外的经济和产业受到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带来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产生的典型消费现象:或者囤积,或者青年人消费观的转变,或者网络消费的增加等,我们邀请到相关专家分别对此进行解读,期望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拥有健康的消费体验,获得科学消费决策的能力。第一
期刊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息,要通过我流传到这个世界上,我很荣幸,承接了这个任务。十几年来,因为这本书,我受到了无数的祝福和感恩,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在跌跌撞撞地经历书中的所有过程。那一个金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我自己一直在体会、实践,愈加觉得当初写下这
期刊
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  “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  “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  “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  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渴望让身边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在他人的
期刊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