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知识城市”理论与中国城镇化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城市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的,其基本涵义是城市建设以知识为中心,在城市的各个领域都执行一种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创造力的发展战略,将知识置于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同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知识城市理论,认为广义知识城市理论才是城市管理思想的真正变革。广义知识城市建设和中国城镇化在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实现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利用广义知识城市理论促进中国城镇化,可以改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扩大知识的作用范围,为城市发展提供崭新的模式,找到无穷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
其他文献
重新提出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美学意识,是当代中国学术界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沿性问题。生态文明不从属于人类的需要,自然的生态不是由人们随心所欲可去自由移置的。自
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与"城市病"治理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对"城市病"中住房紧张、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配置失衡等典型"病症"进行医学式的病理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病"诸多病症
基于分形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形态进行定量分析,以边界维数和网格维数为理论基础,利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群的外部形态,即城市群建成区的边界,可以把握城市群形态演变的重要方向
城镇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变化受政策影响较大。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建立城乡分离的初始均衡模型和包含劳动力流动的最终
我国农村因宗法礼教、自然条件、交通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形成了居住聚落。湘东农村居住聚落演变经历了传统阶段、变革阶段和提质阶段等三个阶段,由相对孤立封闭逐渐向外拓展,品
对区域低碳经济实施效果,可以用低碳投入、低碳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吸收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再通过一系列二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安徽省的数据及低碳
中国现代散文选本随着新文学的发展兴盛而繁荣,但并不完全同步.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只是散文选本的起步时期,散文选本的真正兴盛是在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进入第三个十年,
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代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探讨了各类人口统计变量、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不同代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检验了代际在不同因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城乡规划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理念的融入,基于生态理念的规划导向表现为注重分析城市问题的生态学意义、实质和动因,将生态思维引入城市规划等。湖
城市正义是保证城市主体之间空间权利的平等,满足不同主体之间空间权益的基本需求。城市正义的空间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城市正义必须保证一种差异的状态。城市的差异性特质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