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对策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同,体制转型与制度政策的差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全国、城乡、地区居民等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扩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影响民族团结,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增加改革的成本,出现信仰危机。政府须加快税法建设,调节高收入;加快工资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加快法律制度建设,取缔非法收入;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市场法制化规则化等,以促进社会和谐。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从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从不同的领域和视
人们对公平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实现公平共享,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着重阐述当前盛行的功利主义
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制度的制定应当遵循公益性、自主性、普惠性、适用性、协同性和多样性原则,创制出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和权利、保障社会公平和信息公平的援助模式,并
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性自我确证的原点,也是现代性伦理学认证道德合理性的原点。确立伦理制度化中的真正主体、强调伦理制度化中的主体意识、自主精神的确立和自律意识的提高,有助
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建构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思路和对策。建构现代生态文明是一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对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和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及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利润提高,财政收入增加
2003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9个季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以来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13%以上。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和结果,所以每年谈经济形势,都是那几句话,我们既可
人们常提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差别,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经济发展的理念经历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变化,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