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医师”王新德讲述别样人生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王新德,有两种印象让人难忘。一是“本色”。言谈之中,无论是对自己成就卓著的医学领域,还是做中央领导人保健专家的经历,他始终平淡视之,极少为自己作注脚。二是“真”。在他讲述的过程中,说到兴处,他眉飞色舞,笑声朗朗;当陷入往事,他蹙眉顿首,面露忧色……
  
  坚持原则的中央保健专家
  
  自上世纪60年代,王新德就一直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的成员,直接参与或负责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邓颖超、胡志明等多位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的医疗保健工作。一般情况是每周一两次,他要走进那道神秘的高墙,为保障、挽救、延长这些政治伟人的健康和生命尽心尽力。相对自己的其他经历而言,这无疑是颇为传奇的而又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中南海的故事总让人敬畏而神往,记者渴望着王老能够讲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追问,他只是笑着连连摆手:“不能讲的,不能讲的……”
  他说:“我只写学术论文,不愿讲‘秘史’,我要是讲了,我可以出一本书,我可以因此而赚一笔稿费,可我不能因此而失了原则。”于是,即使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今天,他依然坚持原则,不想讲。
  他说话的语气始终很淡,好像所有的艰辛,都不值得一提,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纷纷扰扰的世事变迁,永远只能是一种背景,一种陪衬,他要做的,永远是尽到一个正直本分的医生的责任,履行的是挽救病人的天职。在此之外,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奉献,默默地从事着他的“临床研究”和“经验医学”。让他没想到的是,记者还是设法使他开了一个口子,也许今天他讲了,却是他心中的一个“痛”。
  
  亲历毛泽东走向生命倒计时
  
  据说,有时中央保健局拿来一份病历让保健专家看,但是都隐去了病人姓名。“保健局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你看就是了,从病历资料上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不该你问的,绝对不要问。不过,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在那样的一种氛围内,再看看病历上的具体情形,即使心里有时候也明白这是在为谁看病,不过,是绝对不允许说出来的。”王新德讲,我们这些保健专家是机动的,不能专门负责某一个人,而是哪儿需要就去哪里,“如重要会议(如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活动(如五一、十一观礼,还包括看节目)的值班,领导人外出(出巡、出访)期间的医疗保健等。”
  1974年冬日的一天,王新德接到电话通知有特殊任务,后来才知道是去给毛泽东看病。“初次见到主席。很紧张,毕竟对这么一位伟大的领袖有一种敬畏心理。事实上,他是很有魅力的,很幽默、风趣,也随和。当时是我一个人去的,感觉挺好。后来见主席的次数多了,就不紧张了。”当记者谈起主席对自己的病是否关心时,王新德教授说:“主席对生死看得很淡。‘文革’那阵子,保健医生与大家一样,戴上了毛泽东像章,拿起了《毛主席语录》。主席看见了,很生气地说:‘快摘下来,在我身边可不兴这个,什么万岁?人怎能活1万岁?’他当然也关心自己的病情。他在病重时说,希望你们如实对我讲,我的病怎么样,你们也不要怕;若是孔夫子还在世,地球上就装不了这么多人了,绝对容不下,不挤破地球才怪。我们当然不能跟他讲实话,留有余地,医学上讲究保护性医疗,不能跟危重病人讲实话。”
  1976年,对中国是一个多事之秋。周恩来总理与朱德元帅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爆发,一个又一个噩耗传来,毛泽东在感情上、精神上又受到一次次严重打击。1月8日上午10点许,主席正在看文件,不觉听到总理病逝的消息。“他一言未发,合上眼只是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时的主席,的确已无法向周恩来这位患难与共的战友表露自己内心的悲伤,由于身体状况,也无法出席追悼会。“在送审的总理追悼会报告上,主席在写有‘主席’二字的地方用铅笔沉痛地画了一个圆圈。”此时的主席,无法圈点的是自己的悲情。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主席逝世时所在的房间,冷气顿时开得很足。我们当然懂得,这是为了保护主席的遗体。我们不走,我们守着主席的遗体。那个时候,真的很冷啊!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半夜,工作人员把主席的遗体移到中南海对面的人民大会堂,我们跟着去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来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吊唁大厅瞻仰主席遗容,含着眼泪向主席遗体默哀、鞠躬、守灵,寄托自己的哀思。”说到这里,王新德神色凄然。
  
  “红墙医师”的悲喜记忆
  
  “除了对主席负责,同时我还主要负责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江青、邓颖超等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1975年的一天,总理头痛,疼得厉害,王新德当时诊断为可能是带状疱疹。总理问:“你们神经科,研究过针灸没有?”他答:“没有,以后可以研究。”总理长叹:“哎,你们研究出来,我也看不到了。”王老说,当时听了总理的话,心里很是难过,这反映出总理对自己当时病情的不乐观,也寄望我们早日在医学上大有长进。王新德说时,刚才还笑意盎然的脸上,划过一丝悲凄,似有挥之不去的伤感。
  1983年,已是86岁高龄的叶剑英身体一直不好,而且还患有神经系统病症。11月下旬~12月中旬,叶剑英的心肺又出现病症,而且病情复杂,医疗任务很重。王新德等专家夜以继日地会诊、治疗,半个多月后,叶帅的病情稳定了。1984年1月10日,叶剑英肺炎复发,病情较重。“对叶帅的关切,除了医生的责任感外,再就是我对叶帅由衷的敬仰,因为他在我党历次重要历史关口,都站在正确路线一边,而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当时表示一定要努力挽救、延长他的生命。”
  然而进入7月中旬以后,叶剑英的病情再度恶化,除心肺疾病加重外,并发多种病症,病情极其复杂,且呈恶化趋势,以致不得不进行气管切开。据王老回忆:年迈的叶剑英几乎各个系统都出现了病症,治疗非常困难。“这种复杂的情况,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我们当时称此次抢救为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当时的医务人员都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对叶剑英实行昼夜监护抢救治疗。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会诊与治疗。在最紧张的几天内,24小时不离开大厅,大家在极疲惫的情况下坚持着。实在太困倦了,就找个角落一靠,眯一会儿。
  叶剑英的生命依然处在危急之中,眼看“八一”临近,根据他的病情,中央决定不举行例行的建军节庆祝活动。人民大会堂也接到通知,近期不在此安排其他活动,并准备布置追悼会会场,预备花圈。“尽管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但参加抢救的全体医 务人员,仍在极力为挽救叶剑英的生命而努力。终于,在紧张的气氛中,’平稳地度过了建军节,叶剑英的病情再次趋于稳定。医务人员终于舒了一口气,一位护士说:今晚可以看看电视了。”
  中央对抢救叶剑英的工作很满意,胡耀邦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1984年12月27日,杨尚昆、习仲勋、胡启立和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招待会,招待参加抢救叶剑英的全体有功的医务人员。在这次抢救之后,叶剑英的生命又延续了两年多。
  
  恩爱笃定的幸福时光
  
  在采访中,恰逢他爱人汤慈美女士从外面回来,有关话题也因汤女士的加入而真正充盈生动起来。正是在她的讲述里,王老由“不讲”,开始引发出一点补充,一点感慨。也正是在讲述的过程中,记者得以了解感受到王老做保健专家的不曾为外人道的种种滋味,以及二老相濡以沫的深情。
  首先是苦。因为保健专家们的特殊职责,他常常在午夜睡梦中被一个紧急电话叫醒,只说是到“那里”一会儿,至于是什么事情,则不得而知。等事情处理完毕后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三四点钟。但是,无论夜里如何忙碌,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一般不请假休息,因为他不能说:“我昨天晚上去给某某领导人看病……”云云。这是纪律,无论再苦也要坚持,这种工作的保密性和无定性给日常生活工作造成的艰苦可想而知。
  同时,作为保健专家,思想上担负的压力也极大,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汤慈美所言,由于接触人物的特殊性,即使在普通人身上不成问题的事儿,一旦到了他们身上,也就成了问题;做的事情即使百分之百正确,别人也可能无法理解。
  “文革”中,国内政治形势混乱。作为中央保健专家,王老经常要出差。汤慈美从来不问(自然也不能问)他要到哪里去,何时能够回来。她只是默默地表达着妻子的关切之情:根据出差的大致方向——丈夫如果要去南方,就准备薄一点的衣服;如果是北方,就准备御寒的厚衣服。有一次,又逢丈夫出差,两个月未有音讯,与王老同行的其他专家的家属也有些着急了,问汤慈美这么长时间不见他们的影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汤慈美安慰她们不会有问题的。果然,他们平安归来。多年以后得知,他们去了广州,为胡志明主席看病。
  这样的“分离”,已成为他们夫妻生活的一种常态。不难想象,在这种充满变数的日子里,这种无言的支持与坚忍,包含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多少深情,多少信任?也许正是这别样的人生,培养了他们深刻而笃定的感情,在这种恩爱笃定的漫长时光里,他们一起慢慢地变老了,却神采依然,感人至深。
  编辑/任 娟
其他文献
新课改进行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小学音乐中情感的呈现模式,学生音乐欣赏中注重情感的欣赏,这样就能够培养
网络时代,人们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朋友圈里发张照片,很快就能聚集一圈点赞围观的人气;过年过节,群发的问候短信如约而至;老友聚会,QQ、微博、微信各种社交平台一个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deletedonchromosome 10 )兔多克隆抗体 ,利用该抗体研究PTE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以PCR扩增
一、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应具备哪些条件?是否需要履行审批手续?rn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申请开办中间业务,应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涌现,金融领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面对强势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因此,完善我国金
本文对有别于传统的金融产品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特点和发展进行了相当的阐述,希望人们对其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有效地对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This article ela
2002年我国经济金融呈现少有的好形势,在GDP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政策稳健,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支持经济力度加大,金融与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是坚持贯彻扩大内需方针,执行积
大学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阶段,但是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容易偏离现实轨迹,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新特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起各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始于西方学者,我国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有两种传统的研究视角,即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和消费者行为视角研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初步构
期刊
心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人们的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性意义,而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思想发育和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重视和加强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