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别人当作太阳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ackt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84年8月,年轻的科学家哈雷受皇家学会的委托前往牛顿的居所请教。简单的寒暄后,他单刀直入地向牛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假设一颗行星受到太阳以和距离平方成反比递减的力所吸引,那它是以什么样的曲线运行呢?”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也能让牛顿思索一番,可让他吃惊的是,牛顿竟不假思索地答道:“椭圆。”瞠目结舌的哈雷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呢?”牛顿说:“计算出来的。”
  哈雷恳请牛顿把计算的过程展示给他看。牛顿在凌乱不堪的屋子里搜寻良久,也没有找到那份写有计算过程的草稿。最后,牛顿不无遗憾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哈雷,但向他保证,如果找到,会寄给他;如果找不到,也会重新写一份计算过程转交给他。
  三个月后,尚未等牛顿把那份重新计算好的稿纸寄给哈雷,哈雷就迫不及待地再次登门拜访了。当他从牛顿手里接过只有薄薄九页的稿纸时,简直惊呆了,他不相信牛顿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他兴奋地浏览着这份弥足珍贵的计算过程,脑海里却升腾出另一种想法:他觉得牛顿的这份计算好像是一座美丽的冰山,而自己仅仅是接触到了冰山一角。既然自己比别人多接触到了一角,那么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熟知和了解。他立刻动员牛顿发表这份成果,可一向严谨的牛顿却不愿意这样做。在牛顿看来,这份计算结果既不成熟,又尚未完成,不适宜拿出来发表。但是,科学结果往往是捷足先登者名垂青史,有太多的人想攻克这道难题。最终,年轻气盛的哈雷恳求这本书由他自己出资印刷,牛顿这才答应下来。
  这本被称为科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的春天出版了,书虽然晦涩难懂,却出乎意料地很快销售一空。它给牛顿带来了无上的荣誉,牛顿因此成为第一个因为科学成就而被册封为爵士的人。
  故事接着在哈雷的身上延续,由于参与了这本书的出版,他自然对此书有更深的感情,他想验证牛顿在书中提出的“彗星是会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假设。此书出版后的第八年,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运用牛顿发现的定律,发现彗星出现的几次记录中其轨道非常相似,于是他猜测这应该是同一颗彗星。哈雷在经过严密的计算后,于1705年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猜测: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再度出现。事实证明他的推测是正确的,这颗假设中的彗星真的于1758年的圣诞节再度出现在天空。正如他所说,如果那真的出现,那么发现这颗彗星的功劳,应该归一个英国人。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是人们还是给予了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天文学家无尚的荣誉: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彗星。
  对于牛顿而言,如果没有哈雷,也许他的成功不会来得如此之快,或许会被别人替代;而对于哈雷來说,如果不是借助牛顿这颗太阳的光亮,或许穷其一生的努力,那颗每隔76年就会照亮夜空的彗星断然不会用他的名字命名。把别人当作太阳,哈雷成为了月亮,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那一颗。
其他文献
通过对数字全息图光强信息的分析,介绍了光强相减法的原理,为了进一步改善再现像的质量,提出了将光强相减和灰度值变换相结合提高再现像质量的方法.实验对比了全息图的直接再现像
系统地设计了浸渍酚醛树脂石墨密封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及步骤,该方法从微观结构、基本热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及摩擦学试验做出综合评价.采用该方法,结合大量试验在3种不同型号浸
多数用户发现病毒,就安装一个病毒软件,发现攻击Web服务器时,就设置一个防火墙,这种呈点状的方案以及将其拼凑的方案都已经不适应现在安全现状对综合防护的高要求。如何在获
研究了K-框架扰动稳定性,并给出了1系数扰动和3系数扰动的新结果.
星期三下午,一位手提皮包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初一(6)班教室。他矮小的身材,脸瘦瘦的,小眼睛,四十多岁的样子。上身穿着脏兮兮的西服,下身穿着一条皱巴巴的黑色裤子,皮鞋却是锃光瓦亮的,背着一个鼓鼓的包。  “嗨,大家好!”还没等我们张嘴,他抢先开了口。  “你是干什么的?”王小明问。  “卖钢笔的!”那人边说边打开他那鼓鼓的包。哦,原来是卖钢笔的推销员!大家“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看那人宣传已拿在手中的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心灵塑造工程。优化教化机制、情境机制、体验机
硬度的测定是材料在力学性能研究中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在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试件上进行试验,不需要特别试样,并且与材料抗拉强度有近似的正比关系.通过汇总前人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