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jf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提高生物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更新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建立合理完备的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建议
  
  生物统计学是把数学语言引入具体的生命科学领域,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有机体开展调查和试验的学科,目的是以样本的统计数据估计总体的参数,对所研究的总体进行合理的推论[1]。
  生物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相比,它具有特殊的变异性、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该学科逐渐成为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是高等院校生物学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近几年来,随着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不断修改,学生的数学课程学时比例下降,数学基础不扎实。而生物统计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生物统计学一直被认为是生物学各专业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我们在多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本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这一具体特点,不断摸索,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生物统计学学科是在研究生物现象的过程中,与数学的发展相伴随逐渐发展而来的。它把生命科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以数学中的概率论为理论基础。这其中就必然会涉及很多复杂的数学知识。而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的数学功底比较薄弱,对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产生心理畏惧,甚至讨厌这门课程。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选择好深浅适度教材的同时,编排好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课程可以大致分为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两部分,试验设计部分需要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大量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又为具体的分析提供了数据资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大量授课时间讲授统计分析方法、原理及应用,而对于试验设计部分讲解较少,使学生觉得这部分内容不重要,导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无法设计合理试验,走弯路,甚至得不到正确的分析结果。为此,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必须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讲授并重,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学原理变为具体事例,并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通过实践发现,教学内容更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还培养了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寻求最优技术路线的意识,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假设测验的过程中,不要仅仅讲授假设测验的过程,而要结合授课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现象为实例,深入浅出,更容易理解。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2]。教学手段更是多种多样,它们各具特点、功能不同、要求各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性质,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
  首先,生物统计学不同于生物学专业其他课程,它并不是唯理论的,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生物现象时的动手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将具体的理论、繁杂的公式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们在讲解统计的假设测验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单单把假设测验的步骤教授给学生,学生就会觉得晦涩难懂,无法理解。但是,如果把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教给学生,他们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伴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教学也应该同步进行。要经常带领学生到生产实践中,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亲自动手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分析并最终作出推断和结论。这样,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应该注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生物统计学课堂,也引入统计分析软件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利用Excel、SPSS、SAS等统计分析软件演示案例的分析过程与结果,使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推断变得快速而简单,从而实现教学与软件应用的有机结合。
  3.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4],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高等数学、概率论等基础理论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该门课程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关系也十分密切。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该课程相关的各种统计分析软件也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应用。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教师要想讲好这门课,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努力钻研教学规律,探索改革该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其次,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并紧跟该门课程的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内容,掌握当代统计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应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最后,加强自身科研观念和专业实践能力。《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科研和实践工作上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要求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贯穿教学内容中。只有这样才能讲出该门课程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该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4.建立更加合理和完备的考核机制
  本门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主要强调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用一次期末考试完全决定这一个学期的成绩,最终造成很多学生高分低能,无法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我们认为,学生的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笔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查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和平时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实践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试验设计的合理性,推理的完整性和应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占总成绩的30%;笔试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50%。
  综上所述,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教师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前提下,建立更加合理和完备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动手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春喜.生物统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
  [2]陈柄灿.《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设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11-213.
  [3]王永立.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82-84.
  [4]孙耀中.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60-63.
  
  基金项目:佳木斯市201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11044);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A2011-034)。
其他文献
摘要: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如何帮助贫困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朋辈教育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具有实际价值,探索实行朋辈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能极大地增强贫困生教育管理的实效。  关键词: 朋辈教育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探索思考    随着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在扩招的带动下,高校贫困生数量逐年增加。贫困生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在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
详细介绍了155kA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焦粒焙烧湿法效应启动的方法,并根据白银铝厂10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有关特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用测定镀液单位体积的重量来计算焦钾含量,方法简单、快速,不需任何化学试剂,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摘要: 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转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礼仪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吸收国际礼仪经验,要让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加强途径    一、礼仪的内涵  《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
摘要: 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文化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等综合素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效果,还影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职业教育面临严重挑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引进“双赢谈判”和“零缺陷”理论,构建职教高效课堂,是改善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双赢谈判”理论“零缺陷”理论高效课堂    一、引进“双赢谈判”理论,构建职
摘要: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高职护理专业精品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施行激励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护理专业精品课堂激励式教育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我院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进行精品课堂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向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的教师备课很认真,在课堂上